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我跟蘇格拉底說失戀...


我跟蘇格拉底說失戀...
----------------------------------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見到一位年輕人茶飯不思,精神萎靡,其狀甚哀,但他沒想到還有我的存在。

  • 蘇格拉底:孩子,為什麼悲傷?
  • 失戀者:我失戀了。
  • 我: 悲傷因為失去四年的愛。

  • 蘇格拉底:哦,這很正常。如果失戀了沒有悲傷,戀愛大概也就沒有什麼味道。 可是,年輕人,我怎麼發現你對失戀的投入甚至比對戀愛的投入還要傾心呢?
  • 失戀者:到手的葡萄給丟了,這份遺憾,這份失落,您非個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 我: 不是投入更傾心,而是因為愛的深,所以才會傷的更深。

  • 蘇格拉底:丟了就是丟了,何不繼續向前走去,鮮美的葡萄還有很多。
  • 失戀者:等待,等到海枯石爛,直到她回心轉意向我走來。
  • 我: 媽的,難道傷心也不能嗎? 一直想著鮮美的葡萄還有很多,對感情還有忠誠和認真可言嗎?

  • 蘇格拉底:但這一天也許永遠不會到來。你最後會眼睜睜地看著她和另一個人走了。
  • 失戀者:那我就用自殺來表示我的誠心。
  • 我: 已經看到了。

  • 蘇格拉底:但如果這樣,你不但失去了你的戀人,同時還失去了你自己,你會蒙受雙倍的損失。
  • 失戀者:狠狠地傷害她,我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
  • 我: 還好從來沒想過自殺。

  • 蘇格拉底:可這只能使你離她更遠,而你本來是想與她更接近的。
  • 失戀者:您說我該怎麼辦?我可真的很愛她。
  • 我: 我與她的距離,決定在於她。

  • 蘇格拉底:真的很愛?
  • 失戀者:是的。
  • 我: 嗯。

  • 蘇格拉底:那你當然希望你所愛的人幸福?
  • 失戀者:那是自然。
  • 我: 本來就很幸福。

  • 蘇格拉底:如果她認為離開你是一種幸福呢?
  • 失戀者:不會的!她曾經跟我說,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她才感到幸福!
  • 我: 只能無奈接受。

  • 蘇格拉底:那是曾經,是過去,可她現在並不這麼認為。
  • 失戀者:這就是說,? 她一直在騙我?
  • 我: 人總是善忘的,過去本來就是無意義的;了解。

  • 蘇格拉底:不,她一直對你很忠誠。當她愛你的時候,她和你在一起,現在她不愛你,她就離去了,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大的忠誠。如果她不再愛你,卻還裝得對你很有情誼,甚至跟你結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騙呢。
  • 失戀者:可我為她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費了嗎?誰來補償我?
  • 我: 好好的,為何會不愛?雖然追究是無意義的。

  • 蘇格拉底:不,你的感情從來沒有浪費,根本不存在補償的問題,因為在你付出感情的同時,她也對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給她快樂的時候,她也給了你快樂。
  • 失戀者:可是,她現在不愛我了,我卻還苦苦地愛著她,這多不公平啊!
  • 我: 我明白。

  • 蘇格拉底:的確不公平,我是說你對所愛的那個人不公平。本來,愛她是你的權利,但愛不愛你則是她的權利,而你卻想在自己行使權利的時候剝奪別人行使權利的自由。這是何等的不公平!
  • 失戀者:可是您看得明明白白,現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她,是我在為她痛苦。
  • 我: 靠腰,她媽的講起法律來了是嗎?

  • 蘇格拉底: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可能過得很好,不如說是你為自己而痛苦吧。明明是為自己,卻還打著別人的旗號。年輕人,德行可不能丟喲。
  • 失戀者:依您的說法,這一切倒成了我的錯?
  • 我: 我知道,我明白,我了解她過得很好。

  • 蘇格拉底:是的,從一開始你就犯了錯。如果你能給她帶來幸福,她是不會從你的生活中離開的,要知道,沒有人會逃避幸福。
  • 失戀者:什麼是幸福?難道我把我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還不夠嗎?您知道她為什麼離開我嗎?僅僅因為我沒有錢!
  • 我: 話不能這樣說,選擇本來就是很個人,很自私的。

  • 蘇格拉底:你也有健全的雙手,為什麼不去掙錢呢?
  • 失戀者:可她連機會都不給我,您說可惡不可惡?
  • 我: 每天差不多工作到九點十點還不夠是吧。

  • 蘇格拉底:當然可惡。好在你現在已經擺脫了這個可惡的人,你應該感到高興,孩子。
  • 失戀者:高興?怎麼可能呢,不管怎麼說,我是被人給拋棄了,這總是叫人感到自卑的。
  • 我: 從來不覺得她可惡,只是思念,想念。混亂的思緒。

  • 蘇格拉底:不,年輕人的身上只能有自豪,不可自卑。要記住,被拋棄的並非是不好的。
  • 失戀者:此話怎講?
  • 我: 決定權在她身上。傷心自卑過後就得站起來。

  • 蘇格拉底:有一次,我在商店看中一套高貴的西服,可謂愛不釋手,營業員問我要不要。你猜我怎麼說,我說質地太差,不要!其實,我口袋裏沒有錢。年輕人,也許你就是這件被遺棄的西服。
  • 失戀者:您真會安慰人,可惜您還是不能把我從失戀的痛苦中引出。
  • 我: 這例子跟被拋棄還真差個十萬八千里,拿驢子跟猴子比是吧。

  • 蘇格拉底:是的,我很遺憾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但,可以向你推薦一位有能力的友。
  • 失戀者:誰?
  • 我: 我知道你要說甚麼。

  • 蘇格拉底:時間,時間是人最偉大的導師,我見過無數被失戀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人,是時間幫助他們治愈心靈的創傷,並重新為他們選擇了夢中情人,最後他們都享受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份人間之樂。
  • 失戀者:但願我也有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該從哪裡做起呢?
  • 我: 當心死了,就是時候了。

  • 蘇格拉底:去感謝那個拋棄你的人,為她祝福。
  • 失戀者:為什麼?
  • 我: 一直都在祝福她。

  • 蘇格拉底:因為她給了你份忠誠,給了你尋找幸福的新的機會。
  • 我: 。。。( 我該祝福天下有情人都分手嗎? =________=" )


    .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愛是彼此珍惜 說話的秘訣(上)


The Power of Two- Secrets to a Strong & Loving Marriage (by Susan Heitler)



  現代夫妻關係最大的挑戰是,如果我告訴你我心中真正的感覺,你就會逃避我;但我若無法把心中真正的感受與你分享,我們便會漸行漸遠。能否用適切的方式表達心中的感受,可以左右你的配偶把你當戰友或敵人。

溝通的基本原則:
  一、 把你心中的想法清楚說出來。
  二、 學習用話語來表達內心的情緒與感覺。
  三、 不「越界」。
  四、 話裡不要帶刺。


原則一、 把你心中的想法清楚說出來

 把心中的感受大方說出來,夫妻才能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在你有勇氣把話說出來之前,你要信得過對方,知道對方願意了解並接納你發自內心的話。



 秘訣一:直接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與需要。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沈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是堅強、有自信的象徵。事實上在現代婚姻中,反而是那些較有安全感與自信心的人,才能成熟地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思想。

  • 現代男士除了堅強能幹之外,還要有感情與開放的心懷,才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親密關係。瓊安。須比若(Joan Shapiro)在她的《了解男人》(Man, A Translation for Woman, 1992)一書中提到:
      「打落牙齒和血吞、不溝通型的男性主義只在戰場上才有明顯的意義。在戰場上,戰士需要能服從命令,能吃苦而不發怨言。但是,現代婚姻所需要的是合作關係而不是英雄主義。和戰場上不同,在親密係中,情緒和精神上的支持遠勝過身體的無護。總而言之,在現今的世界中,學會溝通極為重要。」

  • 自我價值感較好的人相信自己有影響力,也認為自己要說的話有價值,因此他也比較敢把心中所想說出來。更有意思的是當一個人能把自己的期待與他人溝通時,他對自己的信心同時也跟著增加了。自重而後人重,在婚姻中,我們不只要學習尊重對方,也要學習自重。

  • 當我們能把心中的感覺與想法說出來,同時也期望對方用心傾聽我們心聲時,我們才能在婚姻中得到真正的平等、互重。


 秘訣二:避免暗中期盼與猜測。



  • 不溝通而只等別人來猜測你心中的需要是非常難受的過程。在婚姻中,如果經常要猜測對方在想什麼,或是感覺什麼,也是個痛苦的過程,不但雙方都覺得很累,更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誤解。

  •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伴侶心中所要的和你所「猜測」的完全相反。因此,學習放下自己的主觀、論斷與猜測,願意虛心地詢問,並了解伴侶內心的經驗與感受,是建立甜密關係的一大要訣。


秘訣三:不要說:「你早就知道我認為…。」



  • 與配偶交談時常犯的另一種毛病就是認定對方早就知道你在想什麼。在對話中如果以「你早就知道我認為…。」來當開場白,對方可能會以為你在責怪他,而開始防衛,甚至反擊。因此最好把你心中所想的用「我認為…。」來起頭,直接提出來。


秘訣四:說出你想要的,避免說出你不要的。



  • 想像你到我的辦公室來,卻看到我在生氣,怪你沒有把我要的書從架上拿下來給我。當你聽我這樣說,你可能會覺得我這人真是不可理喻。讓我們再假設:你是個大好人,雖然心裡有些不願意,但你仍說:「好,我幫你拿。」如果我接二連三地說:「不!不!我不要這本紅的,也不要那本藍的。」你想你會有什麼感覺?

  • 再好的人心裡也會嘀咕著:「你這個人是不是吃錯藥?簡直太不講理!搞了半天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像你這麼難伺候,誰會幫你。要書的話自己去拿。」反之,如果我用「我想要」的語句,告訴你:「請你從背後書架上幫我拿本書,那本白皮、有綠字的。」此時,你會比較樂意幫忙我。如此,不但我得到我想要的,你也會因「助人為快樂之本」,又加上得到我的感激,而心裡覺得舒服。

  • 只把你不想要的告訴別人,就好像把一卷底片給對方看,而不是把沖洗好的彩色相片給對方觀賞。底片上並沒有顏色,如果只看底片,很難知道沖洗出來的相片會是什麼樣子。

  • 告訴對方你要的是什麼,如此就可以避免對方猜測與誤解,同時,對方也比較容易依你的期望而行。

秘訣五:用正面請求而非負面抱怨的方式來溝通。



  • 「抱怨」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過去的」、「負面的」與「你不要的」事情上,對改變現況不會有幫助。「請求」則以尊重對方的心態把你的期望說出來。「請求」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還未發生的行為,使對方有改進並得到你鼓勵與感激的機會。

  • 「抱怨」的溝通方式中含有抨擊、質問、命令、強求的味道。當對方聽到,會覺得被你責怪與控制,為了要維護自尊,通常不是找理由替自己辨護,就是反擊。縱使對方脾氣好,勉強去做你要求的事,也做得心不甘情不願。

  • 「請求」中含有高度的尊重,對方可以選擇「拒絕」、「接受」或是「協商」。在被尊重、有選擇自由的情況下,對方大多會按你的心意去做。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後現代主義與台灣社會


作者/周學信
譯者/魏玉琴

編按:隨著時代變遷,昔日所信奉的客觀真理不再成為唯一的判準,「後」現代以超越或遠離對現代文化認同之姿興起,由解構主義所主導的「去中心化」方案解放了多元的可能性,於是,變動與多元成了後現代社會的文化特徵。雖然台灣社會之現代化尚未臻於成熟,但後現代卻已開始向我們叩門,此可由大眾文化價值、生活方式、消費主義及各方面多元化論述得到印證。成長於新社會的XY世代們,自然不能自外於這股思潮,事實上由許多以X世代為主的小眾媒體所發表的「顛覆性」論述中,均不難發現後現代思潮的痕跡。在後現代思潮逐漸取代現代主義的同時,教會界應如何回應後現代所拋出的挑戰呢?

在二十世紀末葉,第三個千禧年來臨的前夕,許多巨大的改變代表了世界歷史的轉捩點。普林斯頓神學家艾倫(Diogenes Allen)說道:

巨大的知識革命正在發生,其巨大的程度有如將現代從中世紀區隔出來一般。現代世界的根基正在崩塌,我們正進入後現代的世界。啟蒙時代(約在公元1600~1780年)所漸漸推進的原則,也是形成現代精神的基礎,如今正在崩潰之中。【Diogenes Allen, Christian Belief in a Postmodern World (Louisville, Kentucky: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1989), 2)】

當然,現世總是處處出現一些可辨識的記號,可以證實後現代世界的黎明來到。當我們密切觀察台灣近來的趨勢,在知識、社會文化與政治的處境中,不能不體認到最令人注目的,不是年輕人當中出現了所謂的新新人類,而是那些老一輩的、中生代的,也像年輕人一樣,漸漸被吞噬在後現代主義的浪潮中。

然而,我們不能太天真地不假思索就將許多美法的後現代理論用於台灣,像是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傅柯(Michel Foucault)、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 或是羅逖(Richard Rorty)等大師的理論。就如同我們常注意的,現代的台灣長久以來一直扮演旁觀者的角色,往往觀看西方的思想與意識型態不斷地登陸,卻不會認真地上前迎戰,或是將它涵化到中國的傳統思想中。當這些具有西方淵源的思想或主義被熱情地輸入,總是後浪推前浪,一個接一個地,遲早會被用盡,然後就煙消雲散於受污染的城市空氣之中。儘管台灣文化在許多方面顯然都深受西方的影響,但實際上卻並未真正被這些進口的西方思想與意識型態所觸及。這種特別的事實使得我們很難以明確的方式來評估台灣目前的處境。

我們最多只能稍有信心地說:當代的台灣社會狀況是:前現代仍逗留在中國社會文化生活的若干層面,現代也尚未達到其成熟的程度,而後現代卻已開始向我們的生活叩門。這點可從大眾文化價值與生活方式,消費主義與高科技效率的資訊社會中得到清楚的見證。在當代台灣所能看見的,是在前現代、後現代間推移的複雜聯盟。

目前台灣的後現代化處境其實是很負面的。過度的物質主義乃是建基於現代「發展」與「成長」的意識型態。在台灣,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成為主導的生活型態。接續在過度的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之後,乃是極度渴望快速與不斷的改變,同時也顛覆舊有的事物。人類學家米德(Margaret Mead)提醒我們:我們乃是愛慕新潮的一代(neophilia)愛戀新的事物。的確,當代的台灣具備了後現代社會中的迅速與不斷改變的特徵。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如果以上我對當前時代的分析是正確的,包括到目前為止所有提及的事物與建議,那麼什麼是後現代主義?這個辭彙的定義非常豐富,幾乎沒有人能夠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或許因為後現代主義就是這麼一個充滿歧異的文化運動。因此要尋求一個明確的定義是徒勞無益的,因為後現代主義的特徵之一就是它刻意不願使任何事物客觀化。字首的「後」(post)本身就是重要的線索,它是指一條隨後而來的通道;這條道路是通往超越或遠離與現代化認同的文化。就基本與概括的意義來看,後現代乃是跟在現代之後,也就是在現代之後。

既是這樣,什麼又是現代主義和它的應許?為什麼到了後現代,這些應許竟讓人感到幻滅?在文藝復興時期,強調人是真實世界的焦點,首度表達了現代主義的文化。到了十七世紀,建立在啟蒙時代的思想之上,強調個人的自主本質,透過科學的方法與理性的運用,人可以建構一個和諧的生命整體。到了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更進一步提供了工具與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化的發展。這些工具與社會結構包括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官僚層級的組織、現代化的國家體制、以及根植科學知識的現代科技。【參見Stanley J. Grenz, A Prime on Postmodernism, (Grand Rapids, Michigan: W.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對於現代主義的盼望與期望達到高點,人們相信現代主義有潛力透過科技發展來改善生活品質。歐登(Thomas Oden)描述這種處境是「現代化的妖魅」;這種妖魅乃是以「科技的彌賽亞主義、啟蒙時代的理想主義、數量化的經驗主義、以及不可避免的歷史進步所帶來夜郎自大的狂想」為其主要的特徵。【Oden, After Modernity...What? Agenda for The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Publishing House,1989)】這一切「現代化的妖魅」目前正都受到後現代的挑戰,它的根基也在搖搖欲墜之中。

何謂後現代主義?

那麼,什麼又是後現代主義?它的主要特徵有哪些?在我們往下討論後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徵之前,容我們先作一個簡短的定義:

如今我們正從現代化的夢魘中,亦即從操縱人的理性與對總體 性(totality)的迷戀中覺醒;進入後現代意義浮動的多元化世界中,也就是身處生活方式與語言遊戲的異質範圍,已經放棄了使它本身總體化與合法化的懷舊渴望。【Terry Eagleton, "Awakening from Modernity",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20 February 1987.】

在這簡短的定義,我們碰到了許多後現代主義的關鍵思想。那就是對現代化的反彈,特別是「總體性」的系統;稱許某些更加意義浮動、多元化、混合的事物。同時也懷疑歷史和「懷舊的渴求」。根據這個基本定義,現在我們開始討論它的某些基本特性。

後現代的世界似乎對科技有更冷靜的看法,比較不會被科技的應許所迷惑。就像政客為了選舉般,科技也承諾了過多它不能承受的應許。因著科技的進展,這世界已經沒有更好或更安全的地方可居住。人類所生產的可怕武器使我們縈懷罣心,其潛力足以毀滅整個地球。儘管科學家有能力餵飽世界,但每天仍有許多人淪為餓殍。科技不能清除世界的惡;儘管醫學已有極大的突破,但愛滋病的流行正嘲笑著現代的醫學技術。後現代主義者宣稱,他們了解科技在我們社會的正確地位,並且努力不去天真地相信科技可以解決社會所有的問題。

後現代主義也慶祝理性之王的遜位,並讚賞現代主義與客觀、理性的戀愛事件已告終結,不再認為它們是真理唯一的判官。後現代主義也質疑是否真有客觀的理性存在,因為人自己的經驗往往會為理性著色。它也懷疑是否僅憑客觀的觀察就可以提供任何事物的解釋,更不用說是真理了;因為感官的資料是高度主觀的,某些人所看到的未必是另一人所見的。後現代以懷疑面對一切客觀化的真理,但它仍然對真實世界的不同理解抱著開放的態度。真理是相對的,全在於你向誰求問。就宗教、哲學或倫理的事物而言,這人與那人的觀點都一樣有效。

「解構」也主導了後現代的方案,意謂著現代生活的「去中心化」。現代主義的範型乃是尋求一個中心,但轉移到後現代時,便主張根本沒有中心,只有多元的可能性。後現代主義所讚賞的是相對主義或多元主義。相對主義已經被人接納為人類狀況的本質,特別是德希達將它與解構聯結在一起。他懷疑理性的能力是否能達到「總體性」的論述,也就是對真實的某些層面提供普世性的解釋。基本上,德希達是想要消除「原道中心主義」(logocentrism):要在真實的事物與我們語言呈現之間畫出一條清楚的線,是不可能的。德希達的主要焦點乃是書寫的語言與文本(text)。他想讓我們不要太快就假定,我們可以發現文本中固有的意義,而且可在其中找到固定的意義。文本總是提供進一步的脈絡、相關事物和處境;也因此就一直有提供進一步的意義的潛力。根據這樣的進路來讀文本,其背後有兩項原則:任何書寫而成的內容都會傳達作者不曾表達或可能不想表達的意義。其次,作者無法適切地將他首要的意思放入文字之中。【Allister E. McGrath, A Passion for Truth (England: Apollos, 1996), 186.】

另一個界定後現代的特徵,就是它帶來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的死亡。法國哲學家李歐塔對後現代的定義是「對後設敘事不肯輕易地相信」【〔Jean-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他所指的就是不要相信任何有意告訴你的話,說道:「事情就是這樣的。」所有後設敘事都不過是主宰的面具,馬克斯主義與其極權主義的觀點就是最好的例證。李歐塔辯稱權力的組織是透過偉大的敘事來支持他們的宣稱,並藉由故事顯示出他們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除此之外,傅柯透過他對醫院、監獄和性的漫長研究,顯示個人如何漸漸被歸類、劃分到各類範疇之中;他們的生活細節與行為如何漸漸合乎規律。這一切都闡明「客觀知識」或「真理」,乃是出自掌權者的利益。事實上,他認為知識與權力已經成為同義詞。透過認同逼人就範的標準,「真理」可以支持鎮壓系統。因此,傅柯相信客觀真理或道德的想法是必須受到挑戰的。對後現代而言,沒有什麼敘事可以聲稱適用於每一個人。我們可能沒有綜覽全局的看法,但我們仍可以得到某些觀點;這是從我們自身所處位置得到的觀點。多樣的觀點,產生了豐富的理解。

後現代主義與教會的回應

後現代主義代表對現代主義的反動與抗議;它也道出了一個時代的終結,與另一項新事物正從地平面升起。那麼,基督教會該如何回應必須生活於其間的後現代世界呢?當我們在面對後現代主義,如果只是像鴕鳥把頭埋在沙中,盼望這些法國的否定論者(negativism)走開,這可不是好的選擇。當然,我們不要把他們妖魔化為無神論者,像是不合聖經的思想家所作的。我們也必須避免另一個極端,就是接待他們有如基督教最好的朋友。後現代的思想提供給福音派的,不只是嚴肅的挑戰,更是福音前所未有的機會。

從積極面來說,福音派可以發現與後現代的共通點,就是一致地拒絕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和科學化方法。但很不幸地,福音派往往不假批判地接受了現代的觀點:認為知識是有其確定性與客觀性,這種客觀性可由理性建構。這種啟蒙時代的影響對福音派是非常深遠而廣泛的。福音派傾向於看待聖經乃是一本純粹命題真理的資料來源,而忽視或未能體認它的敘事性質。同時福音派的屬靈觀往往過於理性,僅根植於他對聖經經文的了解;而對聖經中屬靈觀也包含了關係、情感與想像力等各層面並沒有等量齊觀。我們的「清晨靈修」就是很好的例證,靈修就是讀經與應用。在我們的護教與佈道中,花了太多精力在闡明基督教信仰的可信度;這個假設的瑕疵就是認為,人人都會同意那些合理的事物。我們對「福音真理」的理解往往過於理性,以致未能充份體認耶穌基督就是那「真理」。即使在的講道中,也往往浸潤在理性的陳述與分項式的大綱。長久以來,許多基督徒認為自己是合乎聖經的,其實是澈頭徹尾地理性主義。我們認為自己是神的兒女,但最後卻發現我們只不過是啟蒙時代的兒女。

後現代的批判有其正面的貢獻,但也有其負面的影響:要求放棄任何對普世化真理的信念。這種放棄所帶來的就是面對在當代爭奇鬥豔的知識景觀中,對於各種關乎真實的不同解釋,失去了可加以評估的最終判準。於是相對論統管了一切處境,一切觀點同樣的有效。李歐塔拒絕後設敘事是不可採納的。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不只是將彼此衝突的局部敘事(local narrative)集大成,更相信有一後設敘事將所有人涵蓋在其中;這個敘事就是神在這世界中的救恩行動。耶穌基督是這後設敘事的中心;我們不能容許基督教的地位降格為只是諸多信仰之一。

後現代的挑戰是不容忽視的,基督徒必須承擔這樣的挑戰。要分辨一項新的運動綱要是一回事,介入其中又是另一回事。將福音帶入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環境中,所要求的就是成為門徒的裝備;基督徒必須背起十架,跟隨基督進入這後現代的世界。

(作者任教於中華福音神學院,現在英國進修。)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臨終病人需求與關懷



阮慧沁副教授‧門診部副主任 柯純卿副教授



 護理是照顧人的專業。係提供照護,以維持並促進人之健康,協助人以最好的方法面對日常生活、疾病、傷害、殘廢以及死亡。目前護理照顧趨勢,已走向整體性全人照護──即身、心、靈的完整性醫療照護。但是靈性方面長久以來,相關的認知普遍的都還是極為空泛。因此,要談靈性照護之前,必先瞭解人是什麼?人是具有身、心、靈之主體,並由這三種結構相互交織影響所組成的。所以我們既不能只顧到靈性層面,也不能忽視身心層面之照顧。在身體方面,人藉著五官與外界溝通;心理方面──魂(情感、意志、道德、知能)而覺知到自己,這就是一般所說的社會心理層面。而「靈」是最深層的部份──是不滅的,人依此覺知到神。「靈」使個人與神、與他人建立信任、相愛之關係。它使人知道人生意義與目的、生命的價值、愛、盼望、寬恕、美及真理,而這些至高的價值會趨使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朝向自我實現或天(神)人合一的目標。

 我們都知道臨終病人在最後的病床歲月中,身體上常常飽受疾病及症狀的折磨,逐漸喪失身體的活動力,無法完成社會性的功能,需要他人照顧,致使病人深陷於生理上及心靈上的痛苦,因此在照顧臨終病人時,應顧及病患之各個層面,幫助病人緩解身心上的痛苦,使病人在人生的最後旅程中,得身體、心理及靈性皆平安。能平靜、安祥、有尊嚴地度過臨終期,獲得善終。今將其照顧層面概述如下:

(一)身體平安: 其內涵有四項,

  (1)身體的痛苦減輕至最低──藉由積極緩和性治療,可控制疼痛、呼吸窘迫、食慾不良、失眠等症狀,減輕至最低,使病人覺得舒適而維持原有生活品質。

  (2)身體完整、清潔整齊──適當修飾身體上缺陷、傷口保持乾淨無臭味、衣著清潔、全身清潔等,不但促使舒適感,也可維護病人美好形象、去除病人羞恥及自卑感,願意接受親朋之探訪。 

  (3)尊重病人之自主權──病人能自己動手的事,讓他來完成;如從旁協助而讓他能獨立完成梳洗整齊或如廁事項。這些可以讓他感到還能主宰自己,尚能活動自如,感到自己還有尊嚴和自重感,是激發病人有生存希望的來源。

  (4)臨終的過程不要太長──當身體功能完全喪失,在斷氣的過程,不使用人為方法如升壓劑、電擊或心臟復甦術等拖延臨終病人的瀕死期,使他飽受拖延的折磨之苦。

(二)心理平安: 使臨終病人減少面對死亡的恐懼,不要讓他寂寞、害怕、孤獨的死去是可以掌握和控制的,下列四點是照顧者須關心的事項。  

  (1)自覺無法治癒,能面對死亡──無論是信仰那一種宗教,當在認了的時候,他就不再做無謂的搏鬥,較能鎮靜且理性地做決定及交代後事。家人必須儘速地完成或被交辦的事項,以示尊重,使病人能安心地朝向死亡。

  (2)希望之達成及了卻心願──病人的希望隨著生命歷程而改變,當病人知道目己治不好,但是希望減輕疼痛或希望重新調整藥物,希望家人來看他、希望吃某種食物、想散步、想做某些事,只要不會傷害到病人,應予成全。尤其是當病人能放下心愛的人、事、物如托孤、遺物分配、交代遺囑及處理身後事等,這些都能如願交代,能了卻心願時,病人將會覺得自己可以死得安心。

  (3)感受家人支持及關愛──能與家人坦誠地傾訴痛苦,獲得貼切的照顧,可消除被人遺棄之恐懼,安心地面對死亡。

  (4)不孤單、不寂寞──家人的陪伴、溫柔的觸摸、柔細的交談、禱告、喝詩歌、唸佛經等,使病人覺得你就在身邊,成為他的扶持與力量,讓他覺得不孤單、不寂寞,安心地走完人生之旅程。


(三)靈性平安:臨終病人的靈性需要有五項:

  (1)需要意義──讓病人回憶生命中快樂、成功、失敗等事,找出人生的意義,讓病人覺得沒有白活。

  (2)需要寬恕及被寬恕──對病人來說,傷人或傷心的結,若沒有打開,是無法獲得心靈的平安。對臨終病人的照顧需密切注意這份靈性需要,否則病人帶著怨恨離世也是很大之遺憾。

  (3)需要愛──人之生存最怕孤苦伶仃,臨終病人更怕孤單。「愛」是使臨終病人感到生命有意義。除了人的愛,還需要體會「神」的大愛,這是臨終病人的宗教面最重要的需求,也是安寧療護的宗教牧靈人員最重要的課題。

  (4)需要希望──懷有希望雖死猶生;抱著不能達成希望而活,對臨終病人而言是不安、不甘及遺憾的。因此給予病人希望,並儘量達成其希望。

  (5)需要宗教信仰──宗教的核心要素,即是回答人生的終極意義的問題,正信的宗教信仰可給病人帶來靈性的平安。

 
 總之,當一個人逐漸衰弱時,會慢慢學習到死亡的不可避免,而這個歷程是最寂寞和孤獨的。對於一個臨終的人,良好的照顧,以及對其人生價值之肯定,應是勝於「慎終」之隆重。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一月一日

高醫醫訊月刊第十七卷第八期

瀕臨死亡病人的心理反應


 每一個人都害怕死亡,但不幸的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死亡。生命的原像一經揭露,就是自然界的生滅定律;生命的了悟來自於死亡的覺醒,可汲釋生的智慧,故幫助臨終病人面對死亡,進而克服或減輕其面對死亡事實時的心理反應,同時就是幫助自己證悟生命的意義。

 疾病所帶來的痛苦與面對死亡的恐懼,不但病人受苦,家屬身心上的煎熬,也絕不亞於病患本人。若罹患了絕症而隨著死亡腳步的接近時,無可避免的會引發家屬與病人錯縱複雜的情緒與心理反應,直接影響瀕臨死亡者的心情與醫療,亦干擾了病患家屬自己原有的生活秩序與功能。病人體驗到身體的逐漸衰退、痛苦逐漸增加;家屬則意識到行將喪失親人的悲慟,而最後往往是家人在看盡病人所受的折磨後,讓病人抱憾以終,自己也可能過於哀傷,久久不能釋懷。所以對於瀕臨死亡的病人,除了以醫療科技來減輕病人的痛苦外,讓病人及其家屬了解面對死亡時的心理反應,更有助於減低因死亡而產生的「二度傷害」。關於死亡的恐懼,可以歸納為下列五點:

(一)對未知的恐懼:
 死亡是個什麼樣的東西,死亡的滋味如何,死後人到那裡去等;這些未知都會帶來威脅和恐懼,同時也害怕提及死亡。

(二)對失落的恐懼:
 生命裡所有的、值得珍惜的人、事、物,在死亡時都會全部消失,所以人們會感到害怕。小孩面對死亡時,有時候反而比大人容易,這與我們的想像相反。因為小孩子沒有那麼多可以失落。因此,人擁有越多,丟掉的也越多,造成的恐懼也越大。

(三)對分離的恐懼:
 如果是非常想要「抓住」什麼的人、非常「黏」的人、捨不得的人,其分離的恐懼將會更大。

(四)對死亡時形貌及過程的恐懼:
 有些病人對死亡時形貌的瞭解來自於電影或電視媒體,他害怕在死亡的過程中會相當掙扎而且很痛苦,使自己陷入恐懼之中。

(五)為未了的心願或來不及補救的事而感到遺憾:
 就像那首歌──「如果還有明天」──中的一段歌詞:「如果還有明天,我要怎樣妝扮我的臉」,也許這正是許多瀕臨死亡病人的心聲。許多病人對於自己無法完成過去想做的事而感到懊悔,現在即使要做,可是在沒有明天、也沒辦法說再見的情形下,當然是懷著哀傷和遺憾而去。


 一般面對死亡時病人及其親屬的心態主要圍繞在對於死亡的恐懼和特別的心理過程,即:

1. 震驚:從最早的麻木、毫無感覺,進而到憤怒等情緒;期間從獲知消息後開始,可以維持數小時或數天。

2. 否認:顧名思義就是不相信這個消息,不能接受此事實;這段期間可能維持數天或數小時。

3. 爭取:病人或家屬內心期望以其他的事或物,交換這不幸的事實;明顯的行為,例如求神、問卜等。這段期間可能維持數星期。

4. 憂鬱:當病人或家屬確定這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時,失落的感覺油然而生,心情陷入谷底;這段期間由數星期到數個月不等。

5. 接受:最後領悟到自艾自憐也是無濟於事時,擺脫困擾的憂鬱心情,進而轉向接受事實。

 上述這些心理過程並不一定按照這些順序排列發生,也非每一個人都必定經歷過,但卻是臨床上經常遇到的狀況,精神科專業人員可以了解病人或家屬面對死亡時,依其不同的心理階段提供適當的協助。

 目前台灣在政府支持及各界努力下,緩和治療/安寧照顧(hospice)的發展已有良好基礎,藉由醫療團隊的照護與家屬的配合,充份克服病人和家屬面對死亡時在肉體上的、情緒上的、社會的、精神上的困境,來提昇病人與其家屬的生活品質,可說是「全人照顧」的典型。為著使這項服務更為完滿,醫護人員與家屬應對瀕死病人哀傷反應的來由及表現,有充份的了解,藉由適當的介入、諮商、輔導及治療,使瀕死病人能夠坦然的、無憾的而且有尊嚴的走完生命中的最後一段路程,相信這也是病人及其家屬所期待的。


行為科學研究所 柯俊銘
精神科 王興耀副教授

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當台灣男人愛上大陸女人



出處不詳.. (非本人經驗談)

為什麼台灣男人會愛上大陸女人?
不管單身的台灣男人還是已婚的台灣男人, 有機會來到中國大陸的台灣男人, 100個台灣男人有101個都會愛上大陸女人!

就我個人覺得... 我以前在台灣也有交過幾個台灣女朋友. 對台灣的女孩...總覺得自己沒有像男人的感覺.

因為...

1.
台灣女孩好像都非常的看重金錢.(拜託我才20幾歲我哪來那麼多錢).
大陸女孩好像並不會很看重金錢.(我也不知道她是看上我哪一點).

2.
台灣女孩隨便身上都提著名牌的包包.(一個幾千甚至1~2萬台幣ㄟ).
大陸女孩隨便地攤買的包包耐用就好(好像一個才30元人民幣).

3.
台灣女孩...出去玩沒車沒人要理你(台灣女孩會說最好你要開雙B).
大陸女孩...我們一起坐公交車和地鐵或火車.(大陸女孩會說”打的”<坐計程車>那麼貴...該省就要省).

4.
台灣女孩.你帶他去吃一人499的自助式餐廳都吃海鮮ㄟ.(她會嫌你沒行情)
大陸女孩.你帶她去小尾羊火鍋一桌150元人民幣,2人都還吃不完.(她會說我們要省一點).

5.
台灣女孩.休假就要求你帶他去逛百貨公司(叫你買東西給她...因為隔壁的小美她男朋友都有買).
大陸女孩.休假時會買菜來家裡煮東西給你吃.(叫你不要常吃外面的東西,外面的東西很貴又沒營養).

6.
台灣女孩從家裡要來...她會叫你幾點到她家載.(她會說坐火車車票要350元很貴而且衣服很多太重提不動...拜託台北-台中來回油錢不是錢嗎)
大陸女孩從家裡要來...3天前就在家鄉火車站打電話叫你早點睡覺,因為火車要三天後才到.然後三天後你就會看到一位提著大包小包的小女孩.(包裡都裝著她在家鄉帶來的特產).
--------------------------------------------------------------------------------

當台灣男人和大陸女人交往1年之後......

1.
台灣女人開始忙碌的準備賺錢為結婚基金做準備...(她會說結婚靠男人的薪水是不夠的).
大陸女人開始放下自己的工作準備全心全意做你的賢妻良母...(人的惰性開始出現啦).

2.
台灣女人會開始要找你一起買以後2個人結婚後的房子.(一起奮鬥賺錢買房子喔...)
大陸女人會開始跟你說她爸媽住在鄉下的房子漏水很嚴重...(叫你出錢在內地她家鄉建個新房子).

3.過年時
台灣女人會幫你買回家的禮物(暗示你該帶她回家給父母看啦)
大陸女人會叫你要包多少紅包給她父母還有她家人的孩子(因為你是台灣人你不能失禮啊).

4.之後...
台灣女人放假有空就會陪你媽媽去逛菜市場.(開始為婚姻生活做準備囉)
大陸女人會跟你說她弟弟讀大學要註冊費,要你幫忙繳學費.(哇...那又不是我兒子).

5. 要結婚時。。。
台灣女人會說我們先住在家裡,等錢存夠再買房子(這樣也對啦,媳婦還要跟婆婆學持家之道)
大陸女人會說父母要我們在上海買間房子才可以結婚,到時候再把父母接來一起住(哇…我娶一個老婆還要養一堆人喔)
---------------------------------------------------------------------------

之後這個台灣男人覺得。。。大陸女人只能愛上、卻不能迷戀、更不能結婚!!!

台灣男人二話不說趁著大陸女人還在睡覺。。。連夜搭最後一班的飛機回台灣。。。





在飛機上心裡想。。。好險喔!!!終於醒來啦!!!
.

.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災難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的資格



在這個困難又痛苦的時刻,大家一直期待我們能有堅強的服務團隊為個案服務。因為我們還沒有太多大災難的經驗,921的資料又缺乏有系統的整理,我從【災難與重建—心理衛生實務手冊】一書中,找到一些重要的資料,希望能做為大家在評估災區心理衛生工作人員資格時的參考。

這本由美國國家健康和社會服務部門下的「心理衛生、藥物濫用和心理衛生服務管理中心」所編的書籍,幾乎是最深入、最完整,也是最符合現場狀況使用方便的心理衛生災難救援資料。有想要看的人,可以跟我說喔。

************************************************************

專業災難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的資格

理想上,災難心理衛生團隊必須是多元專業及熟悉各種助人技巧。人員必須熟練精神症狀檢傷分類、急救技術、危機處理及短期治療。對於危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哀慟反應及災難心理學都必須有一定的認識。倖存者一般不會自願前來尋求心理衛生服務,所以工作人員必須以各種非傳統的方法以社區為中心來提供服務。因此,先前的災難心理衛生的訓練及經驗是十分重要的。若有災區需要相互援助的情形下,該區的心理專業執照管制,甚至可以動用薩瑪利亞法律(Good Samaritan law)加以解禁,好讓其他州的專業人員可以越過州界而合法地提供協助,但是這方式必須在平時討論州際合作的時候,便作詳細的研究。

工作人員必須熟悉社區中各人群服務機構的功能及其互動(Farberow & Frederick, 1978)。他們必須擁有擔任機構的顧問及大眾教育的能力及經驗。除了能夠迅速與不同背景的人建立關係,還需要有純熟的溝通技巧、問題解決能力、能夠圓滑的處理衝突及了解所有團體運作的方式。

管理者需注意該州各種心理衛生專業工作上的法令,尤其進行的個案評估及諮商輔導落在心理治療所定義的範圍內時,最好要有適當的專業證照及保險保障。

輔助(paraprofessional)災難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的資格

半專業性的輔助工作人員,尤其是那些熟悉社區大眾、為街坊所信任的人,都是主動接觸人們及社區工作的最佳人選。他們可能是心理衛生機構、社會服務、公共衛生、或是社區機構的成員,他們也可能是徵募自當地社區的居民。半專業性輔助工作人員的特性和資格應具備以下條件(Collins & Pancoast, 1976; Farberow & Frederick, 1978; Tierney & Baisden, 1979):

1.最少具有高中程度(能弄清楚被教導的資訊及各種觀念)。

2.可能的話,最好是當地人。

3.其身份最好具有反映出該社區民眾各年齡層、性別、種族、居住時間的代表性。

4.擁有強烈的助人動機、喜歡與人在一起工作、對人有一定的敏感度和同理心。

5.能夠以一種穩定、成熟及理性的態度工作。

6.擁有足夠的熱情、體力,並經常在人際關係中得到足夠回應掌聲的人,才會是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7.可以與他人合作。

8.能夠與不同價值觀的人一起工作,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

9.能夠接受指導,而不會以先存主見或敷衍的方式回應。

10.擁有樂觀但具有現實感的人生觀,換言之,即「健康的個性」。

11.在面對壓力時,依然擁有高度的動力來維持主動及豐富的內在活力。

12.能堅守尊重倖存者的隱私權,而不會流於八卦。

13.面對獨特的族群時,會運用不同的處理技巧(譬如小孩或老人、特別是特殊種族團體);或對災後復原有用的知能 (譬如對保險的認識、房屋的重建知識。)

14.懂得自我拿捏分寸而不會過度介入倖存者的復原(譬如,明白協助及增進倖存者的復原能力與「完全替他們做」是兩回事)。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


我們都同意…呃…一起活受罪!


  每一個人都發言表示同意的事,有可能是每個人心中都不樂意做的事嗎?

  怎麼可能?每一個人都同意了,不是嗎?至少提議的那一個人會樂意吧?

  結果呢?請看底下這一則可能也會發生在你我家中的真實故事。

  管理學教授傑瑞‧哈維(Jerry Harvey)和他的妻子一起到德州小城柯曼市(Coleman)探望岳父母。當時室外的氣溫高且非常悶熱,沙漠的焚風更讓人感到不舒服。到了柯曼市,外頭氣溫是難耐的四十度,他岳父母和傑瑞夫婦待在陽台蔭涼處吹電風扇,還好有冰涼的飲料,大家一起玩骨牌遊戲打發時間。

  出人意料的,傑瑞的岳父突然說:「我們不如開車出去走走,到艾比林(Abilene)吃點東西好不好?」

  傑瑞在心中嘀咕道:「這真是個壞主意,這樣的大熱天加上沙漠焚風,來回要走一百零六英里(大約170公里)的路程,而且還要搭乘那輛沒有空調的老別克汽車?」

  傑瑞的妻子卻回答道:「這真是個好主意,如果能去那裡走走真是再好也不過了。」

  傑瑞此時只好附和道:「當然行,只要岳母也同意就可以了。」

  傑瑞的岳母回答:「當然好了,我已經好久沒有去艾比林走走了。」

  成行後,傑瑞當初在心中嘀咕的預言成真了——悶熱,皮膚沾滿了細微的灰塵,一切令人難以忍受。他們到一家速食快餐店用餐,但是裡頭平淡無味的食物令人難以下嚥。四個小時後,累壞的一行人回到家中時已精疲力竭,他們被外面的太陽熱壞了。每個坐在客廳搖椅上的人都累得不想說話,傑瑞為了打破眾人的沈默,於是他開口說:「這次艾比林之行還不錯吧!不是嗎?」

  沒有半個人回答這句話,最後他岳母說道:「老實說,要不是你們三個人都想出去,我還情願留在家中。」

  傑瑞的老婆回應:「不要說這都是我的錯,是你們三個人想去的。」

  最後傑瑞的岳父說道:「該死,其實我本來也不想去,既然你們很少來我們家玩,我怕你們在家裡感到無聊。我其實比較情願待在家中玩玩骨牌、吃吃冰箱內的東西。」

  這四個人當初所同意的事,恰恰好是每個人心中所不樂意做的事。

  傑瑞‧哈維將這段家庭的小插曲比喻為「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從這次事情中,我們可以思索一些事,在許多組織內,儘管每個人心中都不願意,卻常常做出一些違背個人意願的集體決定,這種集體同意的形成在程序上來說是很拙劣的。(《關鍵決策Les decisions absurdes-時報出版 》頁47)

  我們喜歡假設別人在想什麼或喜歡什麼,但卻常常忘了這只是我們的假設,不是別人真正在想什麼或喜歡什麼。結果,不管是真實人生,還是戲劇,日復一日,不同的人講著同樣的台詞,「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你」、「我每天拼死拼活的工作,還不是為了這個家」……。

  即使是大學教授,即使是在自己家人面前,人也有可能不敢表達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甚至還盲從。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從眾(conformity)行為。所謂「從眾」是個體為了順應團體的要求或為了符合團體的期待,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或信念的過程。

  下次遇到大家一致通過某決議的狀況時,記得想一想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避免一起活受罪。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40 歲以上的女人


這是美國CBS 60 Minutes (六十分鐘 )主持人 Andy Rooney對40 歲以上的女人的看法:
As I grow in age, I v! al! ue women over 40 most of all.
隨著年齡增長, 我越來越珍惜40 歲以上的女人
Here are just a few reasons why:
為什麼呢 ?
A woman over 40 will never wake you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nd ask,
40歲以上的女人 不會 在半夜把你吵醒, 然後問你:
'What are you thinking?'
你在想什麼 ?
She doesn't care what you think.
她才不在乎你 在想什麼。
If a woman over 40 doesn't want to watch the game,
40 歲以上的女人如果不想看球賽
she doesn't sit around whining about it.
她 不會 坐在你旁邊 抱怨東抱怨西
She does something she wants to do, and it's usually more interesting.
她會去做她想做的、更有趣的事情
Women over 40 are dignified.
40歲以上的女人 穩重自持
They seldom have a screaming match with you at the opera
不會在歌劇院或高級餐廳裡
or in the middle of an expensive restaurant.
跟你大呼小叫
Of course, if you deserve it, they won't hesitate to shoot you
當然,如果你罪有應得,她們也可能神不知鬼不覺地
if! t! hey think they can get away with it.
一槍把你 給斃了。
Older women are generous with praise, often undeserved.
熟女不吝於讚美 (不管是不是實至名歸 )
They know what it's like to be unappreciated.
因為她們親身體驗過被忽略的滋味
Women get psychic as they age.
女人越老越通靈
You never have to confess your sins to a woman over 40.
你永遠不需要向40 歲以上的女人懺悔!
Once you get past a wrinkle or two,
只要能夠對 皺紋視而不見
a woman over 40 is far sexier than her younger counterpart.
40 歲以上的女人遠比年輕美眉性感
Older women are forthright and honest.
熟女直接又誠實
They'll tell you right off if you are a jerk if you are acting like one.
如果你是蠢蛋 她們會馬上叫你滾蛋
You don't ever have to wonder where you stand with her.
你完全不需要傷腦筋揣摩她的心意
Yes, we praise women over 40 for a multitude of reasons.
40 歲以上的女人有很多優點
Unfortunately, it's not reciprocal.
40歲以上的男人呢 ?
For every stunning, smart, well-coiffed, hot woman over 40,
相對於每一個性感、迷人的40 歲以上的女人
there is a bald, paunchy relic in yellow pants
就有一個禿頭凸肚的熟男
making a fool of himself with some 20-year old waitress.
厚臉皮地跟小他20 歲的美眉調情
Ladie! s,! I apologize.
女士們,請容許我在這兒
For all those men who say,
幫妳們說句公道話 :
'Why buy the cow when you can get the milk for free?',
那些說只想喝免費的牛奶 而不願買頭母牛 回家的男人
here's an update for you.
實在是太搞不清楚狀況了
Nowadays 80% of women are against marriage.
今天有 80%的 女人寧願不結婚
Why?
為什麼呢 ?
Because women realize it's not worth just to get a little sausage!
因為她們終於發現不需要為了一根香腸
buy! in! g an entire pig
買回整隻豬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托比大逃亡--頭號受氣包


受氣包:一個敏感、善良、憂鬱的小夥子最適合當螞蟻軍團的犠牲品。所謂的軍團指的是羅。斯本、馬爾魯、布萊特、皮魯。。。這批壯漢。他們是胖密西親自點招進來的,常常趾高氣昂、仗勢欺人。至於靠自己大費周章才被招募進來的小人物,則被叫做「受氣包」或「頭號受氣包」,有被嘲笑、戲謔的意思。

被挑出來的人必須忘記自己的真實姓名,永久以「受氣包」取代。

受氣包們沒有選擇餘地,他們必須接受這個悲劇角色。受氣包的故事其實就是一部長長的血淚史。

上一個受氣包在設法逃出圍場時被抓回來,更早一個則是死於一場遊戲。現在的受氣包戒慎恐懼,生怕自己也被折磨死,要他做什麼都盡力做到最好。儘管如此,還是沒有人放過他。他們發過誓,要對所有的受氣包一視同仁,因此他的負擔越來越沉重,磨難也越來越多。

圍場裡有一種名副其實專門對付受氣包的遊戲,叫做「終結受氣包」,方法就是不停的揍、不停的打,目的是把一個個受氣包推至忍耐的極限。

作者:蒂莫泰。德。豐拜勒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健康的性格--馬斯洛 Maslow







自我實現者的特質

  馬斯洛得到這樣的結論,自我實現者(馬斯洛估計,這種人大約佔人口的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運作的功能層次,與一般人或正常者的運作層次完全不同。自我實現者很容易滿足他們所有的需要,但他們特別關心較高層次需要。

  馬斯洛甚至很大膽的說,自我實現者的生活方式較不美國化。他並不是說,自我實現的人是偏激份子或極端份子,而是說自我實現者超越了任何特定文化的限制。他們的人性充分地發展。馬斯洛研究了若干自我實現者以後,發現他們具有以下的共同特點。知道這些自我實現者所具有的特點,可以提供我們一個使自己盡善盡美的架構。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馬斯洛所提到的特質,因此可以將馬斯洛的模型視為完美個體的畫像。

一、他們對現實和環境的認知能力較佳,並且較能與它們安然相處。

  馬斯洛發現他們具有透視虛偽、表面或掩飾之事物的神秘能力。無論對藝術、音樂、科學、政治或社會事務,他們的認知都比較清楚與準確,因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較少受到自己的希求、願望、恐懼、焦慮、偏見的影響,因而能透視事實的真相。他們非但能忍受曖昧不定的情形,而且喜歡它們。愛因斯坦說的一句話最能描述此點:「我們能經驗到的最美麗事物就是神秘。」他們接受現實,而不空妄地反對它們。當我們與人生必然的經歷和諧相處時,我們才能真正更有效地控制展現在我們前面的事物。

二、他們較能接受自己、他人及自然。

  對於自己與他人不可避免的優點與缺點,他們能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抱怨。改變他人以符合自己的願望時,常會破壞與他人的社會關係,因此,自我實現的人尊重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其「真我」的固有權利。即使曉得自己有某些缺點,自我實現的人仍然會接受他基本的自我。他不會因未符合文化所界定的理想的美、地位、聲譽和其他等等,就產生莫須有的罪惡感和羞恥感,因而也不會受到這些感覺的折磨。自我實現的人不矯揉造作,不權充派頭人物,而且他們可以很快察覺別人的這些虛偽作風。他們接受隨成長而發生的生理變化(如衰老),且不會念念不忘往日的歡樂與做事的模式。他們可能偶爾有罪惡感,但是這種感覺只有在自己有某些可改而未改的缺點(如懶惰、脾氣暴躁、嫉妒、偏見)時,才會發生。

三、他們的內心生活、思想、行為都比較自然、率真。

  要實現真我需要內心相當的自由,行為也要率真自然。相反的特性則是處處防衛,不敢自我流露,並且經常懼怕他人的批評。他們與人交往時不矯揉造作。他們也較易超脫習俗或慣例的影響,而表現純真的天性。

四、他們遇事比較以問題為中心,而不以自我為中心。

  健康的人比較能心平氣和地處置自己的問題。他們把自己的問題視為與何其他問題一樣。解決問題的活動使他們特別高興。因而也使他們熱心參與自己的職業。馬斯洛發現健康者的一項顯著特徵,是熱愛一種職業,他感覺他的工作是重要的,他的人生有某種使命待完成,不管它是養育小孩或經營大公司。

五、他們較能夠且喜歡獨處。

  許多人發現獨處是一項很不愉快的經驗,但馬斯洛發現健康的人喜歡享受他們自己的經驗,並且追尋獨處的時刻。

六、他們比較獨立自主。

  健康的人較不受環境的影響,而且不是他們無法控制的環境變遷底下的犧牲者。他們即使面臨許多挫折、打擊,也能保持比較快樂且寧靜的心境。他們能自給自足,並依賴自己的潛能和資源來成長並發展。他們不需要他人的好評來支持自己。

七、他們比較能夠接受與欣賞新奇的事物或經驗。

  對於同一樣事物,他們能夠一再欣賞而不覺厭煩,好像每一次都可看出一點新的東西,都會有一些新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視若無睹的生活細節,也會使他們感到愉快、驚奇、敬畏,甚至心醉神迷,對自我實現的人而言:

  任何一次日落都如第一次那麼壯麗,任何一朵花都具有令人屏息觀賞的可愛性,即使他已見過一百萬次花朵,他見到的第一千個嬰孩,就像他初次看到的嬰兒一樣是奧妙的傑作。 

  自我實現者與一般人不同,他不會把生命的種種奧秘視為理所當然。而且,他們也能夠從自己已擁有的、過去的成就中吸取靈感。他們不會不眠不休地尋求更新奇事物和刺激。

八、他們較常經歷神秘或高峰經驗。

  馬斯洛發現許多自我實現者,曾經經歷過很強烈的個人經驗──或許可被形容為神秘的或富宗教色彩的。諸如觀察一位小孩嬉戲或欣賞音樂等徑驗,都能完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且產生高度的愉快狀態。自我實現者所描述的歡樂類型,似乎迥異於一般人所謂的「歡樂」,馬斯洛從他們對這些徑驗的描述中,導出高峰經驗的概念。這種歡樂不會因為反覆發生而削減。我們可以用驚奇、敬畏、心醉神迷、崇敬、靈感、讚嘆,和其他措辭來描述它。與此種歡樂相對立的是酒會的餘興節目、遊樂公園裏的刺激活動、酒吧裏的感官刺激。

  高峰經驗的另外一些例子是愛的感受,四海之內皆兄弟、美、靈感等的惑覺;徜徉於自然的經驗和宗教性的意識。這些轉變的意識狀態( altered consciousness ) 相當類似於吸食迷幻藥的經驗,但是,絕對沒有吸毒的副作用。經驗到這類意識狀態的人,指出它們是最令人陶醉且最汪洋浩瀚的人類經驗。有些人認為,這些經驗是他們人生的高峰時刻。我們可以借助某些情況來助長,而非強迫這些經驗的出現。例如,我們可以把某一個人想像為被種種問題干擾,且歷盡無數創傷的個體。我們可以回顧自己的生活,並且從已被克服過的許多問題中,與從已在成長歷程中消散掉的許多變化裏,擷取靈感。世界充滿著悲傷、痛苦和暴力,但它一樣充滿著神奇的事件。許多人只看到事情的陰暗面,對他們周遭的種種神奇卻視而不見。其實這些正是高峰經驗的豐富來源。

九、他們較能建立久遠的人際關係,而對其中的少數人培養深厚的感情。

  真正的友誼需要投入許多心力和時間,因此,一個人事實上不可能有許多親密的朋友。健康的人把他們的友誼看得很重要且虔心培養它。雖然他們熱愛和關懷的對象只有少數幾個,但他們幾乎對每一個人都較友善、慈悲、喜愛。這種愛並不是毫無區辨性的。他們也會嚴厲地批評那些罪有應得的人,尤其是那些吹毛求疵,裝模作樣及狂妄自大的人。他們會為了對方好而指責他。由此看來,他們的敵意是情境性的,並不會成為人格特徵之一。

十、他們具有較強的民主性格特質。

  他們為人比較謙虛,因為他們覺得,不管是什麼種族、家世、性格、職業、性別,每個人有可取可學之處。他們可以坦然與迥然相異的人交往和學習,這是一種不可多見的特性。他們對任何人都存有幾分敬意,就只因為對方是個人。

十一、他們能夠清楚地分辨出手段與目的的不同。

  他們有強烈的道德觀念與確定的行為原則。他們的是非與善惡觀念比較清楚。不過他們心目中的是與非、善與惡,未必與習俗的觀念相同。馬斯洛發現,健康的人很清楚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標,而且知道他們先要完成什麼才能達到目標。大體而言,他們追求的目標較為固定,當達成目標的手段遭到挫折時,他們也會靈活變通。不過他們手段的變更卻是以不違反個人的道德與他人的福利為原則。同時,對於很多經驗和活動,常人只視為不得不爾的手段,而他們卻能予以欣賞與享受。即使在做例行性的工作時,他們也會設法稍事變換,以自得其樂。

十二、他們有著不帶敵意而又富於哲理的幽默。

  表示優越感的幽默(如嘲弄他人的缺點),帶有敵意的幽默(如傷害別人的感情),以及猥褻淫穢的幽默,常是一般人所喜愛的,但卻不為自我實現的人所欣賞。自我實現者卻能在有意義的生活事件上,找到幽默的題材,譬如事實與自己所預期的不符合時。他們對自己的缺點和獨特性也會自我解嘲。例如,我們重閱一篇很早以前的期末報告,或許會發現該文語氣狂妄自大,而覺得自己很滑稽。

十三、他們比較具有創造性。

  馬斯洛喜歡把自我實現者的生活態度與赤子之心相互比較。他發現兩者有許多相同點,譬如對同一樣事物,能夠一再地欣賞出新鮮的地方。他也發現自我實現者比較具有創造性──並不是他們具有偉大的才華,而是他們的心靈較像小孩子那樣純真自然,對任何事情或遊戲,都會因為想出一套新奇方法而興奮不已。馬斯洛相信,大多數人似乎已經喪失了純真小孩的新奇眼光。我們可以想像一條受主人寵愛的狗,看到主人走過來時的興奮模樣,或一對如膠似漆的夫妻的魚水之歡;或在暖和的春日裏,漫步樹林時的興奮和自在的感受。

十四、他們較能超越各種對立性而達到統整狀態。

  自我實現者在他們的行為中,較能夠表現出對立的特性。他們既老成持重又童心未泯,既重視智慧又感情洋溢,既純真坦率又自我克制,既態度嚴謹又嬉戲風趣。大多數人都將這些對立的特性,予以截然的劃分。尤其困難的是同時表現出對立的特性,一個人可能同時遊樂和工作嗎?對大多數人而言,只選擇其中一種來做,不是更舒服嗎?我們腦中都有一些成熟的人該表現什麼樣行為的固定觀念,例如一種冷靜、克制、無情、理智的作風。某些充滿生命活力的特性,譬如率真、自發性、自由表露出自己的感受、嬉戲和其他等等都必須被壓制下來。其實這些是我們天性的一部份,我們應該將之表露出來對立的特性,常是因為對事情的看法不確定所造成的。一個人可以有長遠的目標,但也能專心致力於目前的工作;一個人可以對人生抱以嚴肅的態度,但不為失敗所壓倒;一個人可以專心達成某些目標,但也能別出心裁,使達成這些目標的手段頗富趣味。依照馬斯洛的看法,一個人的人格存在有過多的二分性,並不是好現象。人格內的對立狀態是不成熟的一種跡象。




摘錄自《健康的性格》頁180-186



自我實現者的愛情觀

  馬斯洛認為我們必須瞭解愛,我們必須能夠教導它,創造它,預測它,否則世界將充滿敵意和猜忌。馬斯洛發現,自我實現者可以教導我們一些關於愛和性的寶貴觀念。


一、自我實現者表示,當與所愛的人相處時,他們感到很自然,很自在,無需隱藏自己的瑕疵、缺點,和其他身體和心理的缺陷。

  健康的愛既坦誠又自然,並且甚少自我防衛。他們覺得心理上和身體上,都可以赤裸裸的表現出真正的自己,而仍舊感到被對方所愛、所需要。羅傑斯(Rogers)說得好,「在這裏『愛』或許具有最深層且最普遍的意義──就是深為對方所瞭解和接受……我們只有不受對方威脅時,才能夠去愛他;我們僅在能瞭解對方對我們的反應,或我們對他的反應時,才能夠去愛他。」

二、自我實現者既有愛人的力量而且有被愛的能力。

  梅寧哲( Menninger)道出很鞭辟入裏的見解,「人類確實想要彼此相愛,不過卻不知道彼此相愛之道。」對健康的人而言,就較少有這種缺憾。他們至少曉得如何去愛人,而且能很自由、自然且輕鬆地表達出愛的具體行為。

三、自我實現者的愛與性有較密切的關係。

  自我實現者所經驗到的高潮,有時是最強烈且最渾然忘我的完美境界。假如,愛是種完美和整體融和的渴望,那麼自我實現者所陳述的性高潮經驗,就是這種狀態的獲致。性高潮有時雖能帶給自我實現者神祕的經驗,但自我實現者有時卻把它看得很淡薄。也就是說自我實現者的性歡樂,或許非常強烈或一點也不強烈。這是與浪漫愛的觀念──愛是一種非凡的狂喜,一種心醉神迷,一種神秘的經驗──不太一樣的。性交有時是一種溫柔體貼的歡樂,而不是強烈的歡樂,是一種愉快輕鬆,如同玩耍的事情,而非嚴肅且深刻的經驗。

  自我實現者的愛表現出他們具有的許多持徵。例如,其中一項特徵是以健康的悅己納人為基礎的。他們能夠接受許多人無法接受的事情。例如,儘管他們較少尋求婚外的性關係,但他們卻比一般人更自由地承認,自己有時為其他異性所迷惑。他們也較能自由、無拘無束,且不受傳統束縛地討論性的一切。以上總括起來的結論是,他們較接受生命的事實,包括性的需要。再加上他們所擁有的較強烈、較深厚、較滿意的愛情關係,使得他們較不需要追求婚外的補償或神經質的性行為。

  自我實現者的愛的另一項特徵是,他們並沒有截然劃分兩性所擔當的角色和人格特徵。也就是說,他們不以為女性是被動的而男性是主動的,無論是在性行為或愛情,以及其他任何方面都是如此。這些人都很肯定他們的男性氣慨或女性氣質,使得他們不太介意採行一些文化所界定的異性角色,尤其明顯的是,他們既可以主動又可以被動地愛人,而且在性行為上此種特徵最明顯。吻人和被吻,性交時在上方或下方,主動示愛和默默的接受愛,調戲和被調戲──這些行為是男女兩性都可以表現的。假如人在性愛時只能採取主動的姿勢,或只能採取被動的姿態,那不是人生一大缺憾嗎?自我實現者卻能同時擁有這兩種特殊的歡樂。

四、美好愛情關係的一個重要層面是,他們關心對方,照顧對方,擔負起對方幸福的責任。

  當一方感覺到對方的需要就像是自己的需要,這種感覺,會使他感覺自己的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是屬於對力的需要。當一個人的自我(ego) 擴展至涵蓋兩個人時,這時在某種程度上,兩個人在心理的意向上可說是已變成一個單位,一個人,一個自我。佛洛姆在其著作「追尋自我的人」一書中,對「愛」所下的定義裏很精闢地敘述出此一愛的原理:

  「就原理而言,愛,就是被愛的對象,與自己的自我聯結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真正的愛是一種創造性的表現,且包含關心、尊敬、責任和瞭解。它並不是一種被對方所感動的『情感』,而是一種以自己愛人的能力為根基,為了所愛的人的成長與幸福的積極奮鬥。」

  美滿婚姻與不美滿婚姻的主要差異是,夫妻能否「患難相共」。如果夫妻關係很美滿,生病或衰弱的一方,可以很安心地投入愛侶的懷抱中,讓他(或她)細心的看護,就像小孩子很安詳地躺在父母的懷抱中進入夢鄉一樣。在感情較不健全的配偶中,其中一人生病都會造成夫妻關係的極大壓力。對完全以體力來衡量自己男性氣概的男性而言,生病會身體衰弱都是一項悲慘的災禍,對他的妻子而言,如果她也這樣界定男性氣概,丈夫生病也同樣是無法忍受的災禍。對那些以美麗動人的外表來界定自己女性氣質的婦女而言,疾病、衰弱或其他任何能削減其魅力的事情,都是一項悲劇,對她的先生而言也是如此,假如他也以同一方式來界定女性的氣質。自我實現者幾乎能完全免除這項錯誤。

五、健康的愛充滿著歡樂、喜悅、幸福感。

  佛洛姆和其他態度嚴肅的學者,常把理想的愛情關係,定義得好像它是一項工作或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歡樂。健康的愛基本上並不是如佛洛姆所定義的奮鬥(striving),而是一種喜悅和享受。

六、健康的愛接受對方獨特的個性,尊敬對方和肯定對方。

  佛洛姆對這方面的見解非常動人,「愛,並不是使自我消失於對方中,而是主動地肯定對方,並以保存個體自我為基礎來與他人結合。」尊敬對方,渴望對方成長,讓對方有充分的權利做為獨特的人,都是真愛的表現。譬如,有些丈夫對妻子的成就引以為榮,甚至她的成就勝過他時也毫不嫉妒。 

摘錄自《健康的性格》頁186-189

自律的重要

  人的自我克制、自我約束及自我改善,正明顯地表達出自由意志的存在,主流心理學為了反撥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氣,不幸矯枉過正,對自制、自我約束這類名詞過份敏感,甚至列為禁忌,分辨不出何者為健全,何者為不健全的自制。

  Maslow對這講解得十分清楚:「總以為自然、坦率便是好的,任何自制都是不應該的,這是我們極易犯的毛病;事實不然……自我克制、自我約束可以有不同的涵義,即使不提它在處世上的重要性,仍有種自制是相當健康,且應該具備的。自制並不一定是壓抑或捨棄基本的需求……(健康的人)在適當的時機應該能夠表達他想講的,偶然也能率性而行,放下控制、抑制、自衛等;然而,同樣的,他也應該有自我克制的能力,放得下他的喜好,謹守分寸,以免冒犯,閉起嘴巴,控制衝動。」

摘錄自《超個人心理學》頁159

資料來源:廖閱鵬老師官方網站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自我實現的下一步? -談助人者為何需要靈性成長



  人本心理學的大師馬斯洛(A.H.Maslow 1908-1970)所提出的人類需求階層理論中,最高的發展階段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估計,自我實現者大約占全人口的1%~2%,他們超越任何特定文化的限制,並且充分地展現與發展自己的人性面和獨特性(個體性)。這些『自我實現者』具有如下的特質:(注一)
  1、他們對現實的認知能力較佳,並且較能與它們安然相處。
  2、他們較能接受自己、他人及自然。
  3、他們的內心生活、思想、行為都比較自然、率真。
  4、他們遇到事情比較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5、他們較能夠且喜歡獨處。
  6、他們比較獨立自主。
  7、他們比較能夠接受與欣賞新奇的事物或經驗 
  8、他們較常經歷神秘或高峰經驗。
  9、他們較能建立久遠的人際關係,而對其中的少數人培養深厚的感情。
  10、 他們具有較強的民主性格特質。
  11、 他們能夠清楚地分辨出手段與目的的不同。
  12、 他們有著不帶敵意而又富有哲理的幽默感。
  13、 他們比較具有創造性。
  14、 他們較能超越各種對立性而達到統整狀態。

  那要如何才能成為走上『自我實現』之路呢?馬斯洛在他最後的著作-『人性的極致』(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一書中有提到幾種途徑:
  1、首先,自我實現的意義就是充分地、鮮明的、無私的、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地去經驗生命中各個層面。
  2、如果我們把生命視為一個有許多選擇的歷程,自我實現就是在每一個時刻選擇成長的那條路,也就是冒險地投入未知,開放自己接觸新的事物與挑戰新的經驗,而不是尋求熟悉的安全感。
  3、『實現』的意義就是使之成為真實、實際存在的,而不僅是潛能而已。
  4、誠實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自我實現的根本要素。
  5、前面四個步驟都是在幫助我們發展出較佳的能力,以做出『較佳的人生選擇』
  6、自我實現是一種不斷發展自己潛能的歷程,它是無止境的歷程。
  7、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是自我實現的剎那。
  8、自我實現者還需要承認與覺察自己的自我防衛行為,然後努力地摒棄它們。

  馬斯洛晚年曾經訪問許多符合上述標準的『自我實現者』,發現他們幾乎都有經歷所謂的『變動意識狀態』(altered consciousness即非日常意識狀態)的<高峰經驗>,在這種意識狀態中是很難用語言表達,進入狂喜、合一、人我界線消失、與萬事萬物有了一體感的連結等意識境界。其中最常見的有五種:
  1、存在(Being)-我即存在,我就是『在』
  2、內在和平(Inner Peace)-一種沒有理由、沒有條件的深刻寧靜
  3、大愛(Love)-沒有條件的愛任何人,同時也願意為他們犧牲受苦。
  4、一切如是(Okness)-完整、圓滿,這一切都很好(All the Best!)
  5、一體感(Oneness)-我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我,這一切都沒有差別

  更令人驚訝的是,當這些人經歷<高峰經驗>之後,對整個人格狀態(包括個性、情緒表達、行為模式等)都有很明顯的正向轉化。馬斯洛發現目前的心理學已經無法解釋這些令他無法理解的<心理現象>,他認為以<研究個體行為的科學>的心理學發展已經碰到瓶頸,必須有更大的架構、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待這一切。

  於是他在1969年在美國成立『超個人心理學學會』(The Society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並擔任首任的會長,隔年(1970)馬斯洛就過世了,但是他已經會心理學找到一個更大的研究方向,為後是留下一個可以繼續探詢的典範。

  所謂<超個人>(Transpersonal)是指有一個比個人更大的存在,祂是這一切存在的基礎、背景,超乎任何語言、文字、概念、思考所定義及描述的。在各個不同的文化中都有著不同的稱呼與分類,我們暫時稱它為『靈性』(Sperituality)。

  身心靈是一個整體,它是人存在活生生的事實,即不是概念也不理論,我們所協助的個案他本身就是<身心靈>的整體。助人者若是只知道心理學是不夠的,因為人還有比個人更大的『靈性』,這部分是過去常常被助人者忽略的。靈性成長是一種用生命『親證』的實修歷程,這是門很大的功課,需要用更謙卑的心去探索、去經歷,歡迎有興趣探索靈性成長的朋友,一起加入<超個人心理學-助人者的靈性成長>行列!


  吳文傑
(注一):請參見『健康的性格』PP180~186 、 pp189~196 Nichola S. Dicaprio著  莊耀嘉 譯  桂冠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失業日增引發志工潮 by Julie Bosman



Michelle V. Agins/The New York Times



2009/5/8‧


譯者:胡麗文

去年11月,Lisa Traina在紐約還擁有一份人人稱羨的工作-於Art Deco資產中的Rainbow Room佈置私人派業。現在她花10個小時的輪班時間走上街頭,試著說服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到Bowery Mission 找尋食物及庇護。

許多失業者與Traina一樣,自從企業因不景氣而被裁員後,即加入公益組織服務的行列,除了多少能運用本身的人脈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也能排遣失業後突如期來的空餘時間。

經濟不景氣導致的失業潮不但使volunteernyc.org在今年2月份的網站流量較2008年同期多出30%。志工遽增的狀況使得傘狀組織-New York Cares加開新進志工培訓課程。而位於賓州費城的Big Brothers Big Sisters機構則比去年同期增加25%的課輔志工需求詢問。位於加州舊金山的Taproot Foundation其招收專業志工的名額也較去年同期提前額滿。

在這波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中,許多銀行家、廣告文編、行銷經理人、會計師以及其他專業工作者面臨被裁員的困境卻仍樂於貢獻其專業投身於公益事業,很多公益組織領導者對於這波因失業潮引發的現象感到驚訝。例如:提供低收入戶財務諮詢服務不遺餘力的The Financial Clinic則在日前派遣一位受過華爾街式訓練的M.I.T.員工協助紐約中國城的人準備退稅作業。

公益組織看待這群失業族群投身志工行列的看法並不一致。服務於Learning Leaders的行銷經理Elizabeth Mitchell認為,有些人眼中的垃圾對其他人來說卻是寶藏。然而,有些人卻認為美國志工潮的風行主要是針對美國總統歐巴馬對於公眾服務號召的回應。較小的組織,擁有少於二十名員工並且沒有全職的志願協調者,已經奮鬥去吸收全部的匯集,特別自從大多數的他們已經必須同時面臨被漸漸縮減的計畫捐款以及政府補助金。

“你可以使他們停止召喚嗎?”一位非營利組織執行者抱怨著,他憤怒的訴說情況。”每個人都受到奧巴馬的激勵,”他說,並且說明著:”他們也都失業了。”
Lindsay Firestone管理主要的為慈善機構及窮人提供的專業服務,在吸引更多比可能容納的志工後,說明組織今年已經縮減招募。”這就像是希臘悲劇一樣,”她說,”我們為這些所有的志工感動著。但是現在被困住了無法利用這些,因為他們缺乏足夠的經費。”

Bertina Ceccarelli,一位United Way紐約資深副會長—與市長辦公室合作經營volunteernyc.org進行服務—流露出像911後的情形—除了新的志工有更多時間可以填滿之外。

“這真是非常遺憾但這是事實,”Ceccarelli小姐說,”但是諷刺的是有時候比起解雇他們要比找些事給志工做的工作簡單多了。”

沒有什麼可以改變志工的熱情。

Continuum Hospice Care協助紐約市民他們生命終了,已經開始今年的候補志工的清單。Allison Maughn,暫代主席,說明他們大多數希望他們的無薪工作最後可以轉變成有薪資的工作,並且可以為大多數僕人做的工作高舉他們的雙手,就像填滿荷包及資料進入權。”他們甚至開心能夠做在櫃檯並且回應電話,”她驚奇的說著。

紐約照護中心質疑今年二月多數的志工會是永久的,並且一個團體調查指出有三分之一的志工是失業者。星期四已經有一半的人收拾行囊要前往課程訓練,激勵志工潦草的寫下筆記就像他們於Dennis Tseng條列一樣,一位興高采列的二十七歲人士,火速般的說明具體細節說了將近一個小時。這個課程,鄰近Whole Foods的一間咖啡店,已經非常擁擠以致於後來的人必須靠牆站著。
現在,我一個星期當五次志工,”Emily Jimenez說,二十九歲,她住在Staten Island並且上個月從Milford Plaza飯店被解雇在Midtown。”假如他們要我去做的話。”
Katherine Howie,一位失業的律師,寫了”現今無價值”在雇用資訊於適應的形式。”我不介意犯罪,”她說。”我非常開心可以與孩童,或運動,或是創意工作。我只想要做些事來填滿我的時間。”

Nini Duh,二十九歲,九月由Lehman Brothers被解雇而且現在於任何需要她的地方擔任志工—小學,中國城的財務工作—近乎每天。這是開心的改變,從她一百小時的星期在她的銀行投資破產前。

“現在當外面天亮時,我就起床,並且開始做事由本來的十點改到七點。”Duh小姐說,她住在Flushing, 皇后區。”有時候我思考著,”假如這是我的工作,將會非常好的。”

God’s Love We Deliver, 從紐約市提供那些重症病患食物於他們家中。已經顯示出最近有一千四百名志工遭到解雇,跟據Karen Pearl,此機構的主席及執行總長。Eryka Teisch是解雇的其中一員,當她的財政科技公司在九月破產時,她眼睜睜看著她的工作消失。God’s Love最初要求她一個星期二個小時。

“我笑了,”Teisch小姐說,三十九歲。”我只能說,'太好了,但我加入了零收入行列。'”

Teisch小姐說明這次經驗—她於廚房、辦公室工作,不管如何只要是需要她的地方—已經有助於她工作狂症,類型-A的個性。一個額外的機會去聯結與她失業的志工。

“你不要試著將你自己陷於艱困的那邊—你知道,”我討厭我的公司而且我無法相信他們會這樣對我,'”Teisch說。”至少我們擁有早晨起床的動力,比起在經濟蕭條的現今還必須去尋找其他工作來得好。”

因為典型的志工仍需邊尋找工作—Tesch小姐,舉例,說明她正”激烈地”—尋找一些已經準備投入非營利執行工作,當經濟好轉並且新的軍人尋找到支薪的工作。
“我的願望是當他們決定現在正是做些其它事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太可能實現他們在United Way所學的記憶了,”Ceccarelli女士這樣說著。

停頓後,她補充著:”或許他們甚至已經成為捐款人。我將告訴你們,在城鎮沒有執行主管會這樣想。”


關於作者
Maria Schneider在一家全球通訊公司Edelman擔任企業社會責任業務的資深副總一職,她的聯絡方式:maria.schneider@edelman.com。

翻譯:胡麗文

原文:Julie Bosman,“From Ranks of Jobless, a Flood of Volunteers.”Mar.15, 2009,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09/03/16/nyregion/16volunteers.html?_r=3&partner=rss&pagewanted=all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Poems by Linda Lee Elrod

.

It is not easy being in love with you and not being able to see you every day.

There are times when I would consider giving up everything just to be able to gaze into your eyes or hold you in my arms even for a few minutes.

I always feel incomplete, like a part of me is missing when we are not together.

I know that, right now, this is how things have to be, but that doesn't make it any easier to bear.

Everyday without you just reminds me of the joy you add to my life, joy that I’m missing ... a lot.

So, don't forget that I “L” “O” “V” “E” you, that I'm thinking of you, and that I'm counting every minute until we're together again ...

(My unutterable thoughts put in words by Linda Lee Elrod)

*********************************************************

When I met you..


When I met you, I had no idea how much my life was about to be changed but then, how could I have known.

A love like ours happens once in a lifetime.

You were a miracle to me, the one who was everything I had ever dreamed of, the one I thought existed only in my imagination.

And when you came into my life, I realized that what I had always thought was happiness couldn't compare to the joy loving you brought me.

You are a part of everything I think and do and feel, and with you by my side, I believe that anything is possible.

Thank you for the miracle of you.

You are, and always will be, the love of my life.


Linda Lee Elrod

**************************************************


There are times



You just can’t imagine how much I miss you sometimes!

Oh, I know you’re not in Timbuktu or anything, but there are times when not just anyone will do-
times when I really wish you were right here, right now to confide in, laugh with, and talk to.

It’s amazing how often I’ll wonder what you’d think about something or what you’d advise me to do in certain situations.

Or I’ll see something and just know that nobody else would think it’s funny… except you.

I guess what I want you to know is that even though we’re apart now, I still feel closer to you than I do to many people I see every day.

That’s just a fact.

And I thought it might make you fell good to know how very important you are to me… no matter where life finds either of us.

--Linda Lee Elrod


***************************************************


Times in Life



There are times in life when you feel as if the earth has opened up and swallowed you whole . . .

And you seriously doubt if you'll ever stop hurting.

And it's then that you need to realize you can't "Make everything all right."

All you can do is survive, one hour at a time, then one day at a time.

But you are not alone.

There are many who care about you and are ready to lend you their strength when yours is all gone.
So hang on, because the sun will rise again . . .

And though you'll never forget, you will survive this and go on.

by Linda Lee Elrod

***************************************************


Friend


How can I describe the kind of friend you are?

It's really hard to know where to start because you are a friend to meIn so many different ways.

You're the friend who can tell when I'm not fine, even if I say I am, the one who draws me out, not to pry, but because you really care about how I'm feeling.

You're the friend who won't hesitate to do something totally goofy just for the sheer pleasure of cracking me up.

You're the friend who remembers things I've said, the one who knows what I worry about,

And the one I trust with my most precious secrets.

You're worth more than a thousand "mere acquaintances" because this adventure called "life" wouldn't be half as fun if I couldn't share it with you.


- Linda Lee Elrod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愛是彼此珍惜 出界和犯規

The Power of Two --Secrets to a Strong & Loving Marriage Ch.10 by Susan Heitler

第十章 出界和犯規

在夫妻對話中,你所說的話好像球,出界和犯規的基本差異在於對接收話人所造成的影響,說話時若犯規通常會傷到對方。本章著重在有一方犯規出界,說出傷人的話,兩人起爭執之前,可用來止息戰火的技巧。

如何處理婚姻裡常見的兩個挑戰:第一,如果只有一方按著規則做,而另一方不守規則時,要怎麼辦;第二,對話其中一人嚴重犯規,要如何處理?

快犯規出界時如何把球帶回界內

對話時用指示、怪罪或突然態度變得激烈,都代表你們的對話快要出界了,這時該如何回到對話的基本原則呢?以下是一些實際的技巧。

 1. 叫暫停
  (1). 對話中如果有出界的情況,一樣可以暫停,檢討為什麼會出界,回到界內,重新用對話的基本原則傾聽,使雙方能在規則的界限內繼續談話。
  (2). 不談自己只談別人就是出界的行為。

 2. 界內重新開球──下列幾件事可以把對話保持在界限之內:
  (1). 先了解對方的感覺與需要,讓彼此不至於不小心就越界。
  (2). 先減低緊張氣氛,再繼續討論。
  (3). 向對方解釋你在意的部分。

 3. 轉變自己聽話的態度
  如果你突然意識到自己留意聽對方說錯之處,或聽不進對方所要傳達的訊息時,你可以請對方重複,並強調你試著要明白他的意思,這樣的保證會得到對方的心。

 4. 問「我們能一起做什麼」來改善狀況
  重點不在於指出誰對、誰錯,而是檢討自己對整件事應付的責任。未雨綢繆,討論如果將來類似的事再發生時,應如何處理,藉此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當伴侶拒絕導照規定時

 1. 你可以把馬帶到水邊,卻不能強迫馬喝水──但以下幾項是你可以做的:
  (1). 當她(他)說或做某些事的時候,清楚地分析自己,並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
  (2). 不亢不卑地告訴對方,他的某些行為(比如不體貼、強制性、粗魯或兇暴等)讓你不舒服。
  (3). 告訴對方你希望他做而對方也做得到的正面行為,好比體貼、溫和的話語,幫忙做家事,替小孩洗澡等。
  (4). 如果你能把本書所提到的溝通技巧用在你們的婚姻生活上,就代表你已經在學習成長及改變。
  (5). 即使你的伴侶不願接受你正面的影響而改變,你自己也要學習,不必為你伴的行為負責。

 2. 我自己能做什麼──夫妻間可能引起衝突的互動模式,以及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
  (1). 事情出錯,配偶怪罪你
   i. 你可以告訴對方你的看法和他不一樣,而不加以反擊。
   ii. 以同理心體會對方的感受。說「事情出錯,難免心中不愉快。」
  (2). 配偶批評或是只說他不想要的事。
   i. 問對方想要的是什麼。
   ii. 你可以說:「當我覺得我被批評時,就無心做你希望我做的事。」
  (3). 如果對方只用暗示,而沒把事情說清楚,告訴對方你希望多知道一些,或是請對方告訴你他心中真正的想法。
  (4). 如果配偶的態度不好、發怒、口氣霸道或侮辱你;你可以說:「我需要離開,安靜一下,我們等會兒再談。」等雙方平靜下來之後,你可以說:「剛才我表達看法時,我覺得你口氣不好,而且不願採納我的意見。為了避免衝突,我選擇離開現場,等雙方情緒好點再談。」

 3. 假設對方不會因你而改變──許多婚姻的轉捩點就在彼此接受對方不會改變的事實時。

 4. 用恩慈與體諒的心待對方:
  (1). 把對方的缺點看成他與生俱來的「殘障」。
  (2). 學著用另一個角度來看負面行為,就像銅板的另外一面一樣,一個人的缺點很可能也是他的正面特質。

 5. 讓時間來創造奇蹟──以同情的心態接納伴侶的缺點,你會比較有耐心,給對方時間調適和改變。

犯嚴重錯誤之後

如果婚姻關係之中有任何一方犯了錯誤,例如用惡劣的態度或語氣批評、諷刺對方,或是甚至牽涉到賭博、外遇及毆打等等行為,這時候犯錯的一方該負起責任向另一方道歉。此外,下列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

一、自我反省
 1. 試著了解
  (1). 你到底做了什麼?
  (2). 你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什麼樣的時間、地點或情況觸發了事件?
  (3). 你的動機或目的何在?
  (4). 你錯在哪裡?
  (5). 你自己、配偶或家人為這事所付出的代價?
  (6). 你如何改善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2. 回溯過去的心理歷史可以幫助你了解現在的行為,或許,你的成長環境影響你今日所犯的錯誤。
 3. 藉寫「情緒日記」來分析、了解自己思想與情緒來龍去脈。
 4. 你也可以在無人之處對話,把自己的感受「外在化」,盡情表達出來。
 5. 也可以找一個人分享,這人可以是配偶、朋友、親戚、教會輔導或專業治療者。
 6. 更重要的是當你自我省察之後,要和你的配偶分享你對整個事情的了解,同時讓對方明白你的想法,使對方有信心,知道類似的情況不會再發生。
 7. 同時你也要採取一些策略,使自己在下次類似的情況發生時,不會有同樣的情緒或行為反應。
 8. 如果類似的錯誤或行為不斷重犯,可能就需要專業的輔導著才能改正。例如有關賭博、酗酒和藥癮的問題則需要特別的輔導機構來矯正。

二、夫妻兩人一起復元
 1. 犯了嚴重的錯誤以後,兩人一定要一起冷靜地討論與分析事情。清除垃圾之後,商量如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2. 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幫助兩人成長,使夫妻關係更親密,建立更美好的家庭。

三、不要使用讓事情變得很糟的計策
 1. 在婚姻關係中,犯錯之後如果不肯認錯,並且採取逃避、不當回事、一味怪罪別人的態度只會把情形弄得更糟。
 2. 很多時候,一個人不斷地犯同樣的錯誤,是因為他以為對方說話不算數,因而未能清楚意識到這些錯誤可能帶來的後果。
 3. 所以,你若能言行一致,並且清楚地提醒,往往可以幫助對方認清自己的問題,進而尋求幫助和改進。
 4. 如果伴侶的行為對你造成任何傷害,你必須要學會保護自己並且尋找外界的幫助。

四、如何療傷──從創傷中恢復並不容易,通常需要刻意學習。
 1. 自我撫慰──用消極負面的想法只會引起對方的防衛與反擊而加深你們之間的鴻溝。如果能把注意力轉向正面,學在衝突中仍記得自己的價值與長處,同時放眼看周圍可愛的事物,就比較可以從創傷中恢復。
 2. 自我探索──嘗試把所遇到的困難變成自我了解與學習成長的機會,用這種心態面對受傷的情況,會幫助你加速自我療傷。
 3. 面對現實──面對現實,了解周遭人際情境的真實狀況。例如:當你的配偶對自己在婚姻中造成的傷害竟是如此渾然不覺時,你可能要重新評量對方同理心的高低、責任感的大小、學習成長與改善婚姻生活的動機等等。如果你發現配偶既缺乏同理心與溝通能力,又無改善婚姻的動機與意願,那麼你們之間的問題可能比偶爾嚴重犯規的事件大得多。你必須重新考慮如何處理婚姻中比較根本的問題,尋求專業輔導的幫助。

五、尋求專業輔導──婚姻有嚴重犯規事件之後,兩人的關係若要得到完全的醫治,就必須懂得如何徹底地清除垃圾。清理垃圾的過程要做得透徹,有時就必須藉助專業輔導的幫助。

六、一個巴掌拍不響──每次的爭端與事後的輔導都幫助雙方對彼此更了解。了解婚姻中所隱藏深層問題的癥結,並且進一步尋找徹底解決的方式。

七、何時該尋求專業輔導?
 1. 在婚姻關係中,如果不斷有下列的狀態發生,你必須尋求專業的幫助,並且做很嚴肅地思考,婚姻該如何繼續走下去。當對方:
  (1). 長期撒謊。
  (2). 精神虐待。
  (3). 身體虐待,動手打人。
  (4). 威脅你如果把家中情形告訴別人,就傷害你。
  (5). 酗酒、毒癮。
  (6). 賭博欠債。
  (7). 不顧家人身心的需求,長期忽略對家庭應盡的責任。
  (8). 精神錯亂。
  (9). 強烈嫉妒心,跟踪對方,要操控另一方的一舉一動。

 2. 這些嚴重的事情發生以後,雙方如果有意願要解決,除了找輔導之外,彼此要談好解決事情的期限,才不會懸而不決。

 3. 若婚姻經歷了較大的傷痛(例如外遇或暴力),在衝突解決之後,最好能舉行簡單的「和好儀式」。例如:找個好時機一起點同心燭,或清洗雙方戒指,重新為對方戴上,讓過去的事告個斷落,並且重定新的「合約」,邁向新的一頁。

熱情




熱情

輕柔地移動
擁抱顫動的虛空
沒有掌控
容讓自己流動
如浪潮般、盡情的流動,
慢慢地表達在盛開中壯大,
在種子中等待──
即使被拒絕也留在當下
你是否仍願與苦痛共舞?
與不安同在
直到黑暗過去──
把你的摯愛獻給日出?
你仍會伸出手嗎?
即使要伸得更遠
以及害怕
因為它會去而復返?
上帝要我們知道的
沒有比這更多了

──大衛。瑞斯比





親愛的,
借這首詩,獻給你,也獻給我自己
──世界上最熱情,也最會壓抑自己的熱情的人。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倒數--久城


從事投資顧問的我,從來都很愛自己的家人,愛自己的伴侶。至少,我以為是這樣。

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緊貼著香港及美國股市,就是這樣,已經花掉大半生時間。餘下的時間就安置在情人、朋友、及家人身上。為了《愛得太遲》的內容,為了對家人、情人的內疚感而流過眼淚,但淚痕風化後,仍雖繼續為「將來」而賣命。為了《無事常相見》的歌詞,為了曾被冷落的好友而眼淺過,但深呼吸一口氣,還是要營役餘生。

為了未能抽空回家團年,為了未能抽空陪女朋友驗身,我們竟花得起寶貴的時間來冷戰。但我想,父母、伴侶,都是最親的人,應該會明白的。

我的生日快要來臨,但沒有期待過,因為,根本沒甚麼值得慶祝。反而,想一個人靜下來,享受一刻的寧靜。在南丫島的度假屋內,我準備感受一個較孤單的生日。

在晚上,靜坐在度假屋的露台,沐浴在帶有點點鹽份的微風中,整個世界都變得很寧靜。突然,我迷迷糊糊的聽見頗陌生的聲音,我再細心一點聽……原來,他在跟我說話﹕「……年青人,我希望今年送您一份很特別的生日禮物,甚麼也可以。」

我想,我大概已經進入了夢境,跟神仙對話。我微笑回應道﹕「祢是神嗎? 那……我真的甚麼願望也可以提出? 」

「對。」「那,我就希望有一雙眼,能夠看透每一隻股票升跌時間。」「沒有問題,那對眼睛已經給您了。」

夢醒了,一笑置之。

第二天,回到戰場上,我看著升得頗急的「森力鋼鐵」,心想「它還可以升多少天」呢,突然間,有個發光的「3」字浮在「森力鋼鐵」之上。三天後,它真的插水式回落了。原來,這份生日禮物是……真的。

我善用這雙上天賜給我的「眼睛」,在股票市場嬴了很多場勝仗。不過,我已經有很多天沒有見過家人和女朋友了。

今天回家,一推開門,就向著自己的房間走去,隱約的聽見媽媽說﹕「明天是爸爸生日,你可以回來吃飯嗎?」 不過,爸爸立即搶著說﹕「不用回來,你忙你的工作吧!」

我放下了工作包,就走到客廳跟爸爸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會………」突然,我看見爸爸的頭頂出現了一個發光的數字……「35」。我立即給嚇呆了。之後,我慢慢回到房間,35天後,爸爸會……

爸爸生日那天,我盡能力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回到家,爸爸已經睡了。我在房間像小朋友的哭起來。三天後,我請了假期跟父母飲早茶,看見爸爸的發光的數字是「34」……原來,這是我還可以見他的次數。慢慢地,我也看見媽媽的頭上浮現了「45」這個數字。

原來,看著自己跟家人的相處日子在無情的倒數,心,是很痛,很痛的。

星期天,被我冷落了的女朋友終於來電,想見一見我。我們就相約在又一城的COVA見面,因為我記得,她很想到COVA吃甜品,但我一直未有時間陪她。我到了好一陣子,她還沒有出現……半小時後,我看見站在大門口的她……頭上面出現了「1」字,我……還看見她身邊多了一個「他」。這次之後,我們真的再也沒有見面。

一個星期後,我辭掉了工作,盡量陪伴在家人的左右,用儲下來的積蓄跟他們去旅行,直至爸爸患了重病……直至爸爸頭上終於出現「單位」數字。最後陪伴爸爸的幾天,我盡量逃避正面面對他,最多也只是低下頭跟爸爸說話,因為我不希望看見「3」、「2」、「1」。

在隱約看見爸爸的「1」字那刻,我離開了病房,走到街上。在途中我一直淚流滿面,眼前的東西都已經看得不清不楚。在醫院大門外,我看見媽媽,抹乾眼淚後,她的頭上竟然出現「1」字……媽媽……我轉身看著身邊的途人,全部都在頭頂掛著發光的「1」……我呆呆的退後一步,就看著馬路上的巴士撞向自己,來不及反應,我已經眼前一黑。

很光……很光……原來,已經天亮了……原來我還在度假屋的露台上。

多謝祢的「生日禮物」,我想,我大概知道餘下的路應該怎樣行。

久城



我們……是不是要看見「倒數」,才會懂得珍惜可以親眼看見他/她的「這一次」。不如,就由今天起,每次見面,都當父母、親人、伴侶、朋友的頭上,出現了「1」字。


文章來源:冰酒窖。24小時愛情便利店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愛是彼此珍惜 彼此支持體諒

The Power of Two --Secrets to a Strong & Loving Marriage Ch.11 by Susan Heitler





第十一章 彼此支持體諒

最高的智慧是對人有恩慈

© 婚姻進入佳美之境後,夫妻會覺得配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 好朋友能夠很敞開的把心中的話說出來而不用擔心對方論斷你或譏笑你。
© 好朋友是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會在一邊默默地拉著你的手,陪伴著你,而不會否定你的情緒,教你「不要難過」。
© 配偶就好像是你的私人心理治療者,陪伴著你過一輩子。

被傾聽的需要

你給伴侶最大的禮物就是在對方有需要時,細心、專注地傾聽,以善意支持他,讓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關心他目前所經歷的事情,讓他覺得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鬥。

本我去哪也該帶自我同去?

佛洛依德提出「本我去哪裡也該帶自我同去」(where id was let ego be)是鼓勵人把潛意識中渾然不清的一些情緒帶到意識的光中。

情緒其實對人有益,當我們在人生中受到情緒困擾時,最好能找話語,試著表達這些情緒。藉著自覺與合適的言語去清理情緒,不但能幫我們把潛意識的感受帶入意識層面,讓我們更加了解造成困擾的原因,從而抒解情緒,也能幫助我們對問題有更深的了解,更容易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與人交談能解決問題

人生中有幾種情形可能會造成我們心理的衝突與情緒困擾。

1. 是當你必需做選擇,心裡卻拿不定主意時所引起的內在衝突。
2. 是你與別人之間的衝突。
3. 是你與外在情境的衝突。

當我們遇到上述許多人生衝突與困擾時,就該學習與配偶彼此扶持,好好面對與解決這些問題。

幫你的伴侶擊出全壘打

一個好的教練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在婚姻中,不是替配偶解決問題,你要做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支持他,讓他用自己的力量解決。
2. 對配偶專注傾聽,了解他的需要。
3. 對配偶有信心,提升對方的勇氣。

幫助配偶解決情緒困擾──
1. 幫助他用言詞標明他的情緒感受,並且找出造成困擾的原因。
2. 透過適當的問題,引導配偶蒐集更多資料,對問題更深入了解。
3. 透過彼此的討論,綜合所蒐集的資料找出解決困擾的方法。

擊出一壘安打-幫助伴侶表達感受

雷蒙等人的研究結果:

沒有幫助的回應──
© 叫對方要堅強,趕快站起來。
© 在對方還沒覺得被了解之前就給建議。
© 避重就輕,很快改變話題。
© 表面裝出快樂、若無其事的樣子。

有幫助的回應──
© 表示關懷、同情。
© 陪他,用心傾聽。
© 給對方機會充分發洩,肯定對方的感受。
© 分享自己類似的經歷,讓對方知道你有同感並且能了解。

愈接近問題的核心,我們的情緒愈激昂。你的情緒反應是個絕佳的測量工具,最能幫助你診斷問題的原由。

所以傾聽配偶的感受是很重要的關鍵,不是用心傾聽對方想要表達的重點,更要用合宜的話語讓對方知道你了解他的心聲。

複述


所聽到的話經過消化之後,用自己的詞彙,向對方複述就你了解對方的意思。

懂得傾聽會讓你覺得自己不錯

第二壘 蒐集足夠的資訊

在這個階段要注意避免犯以下的兩個錯誤:
1. 「對事不對人」,把重點放在追究人的責任,而不是解決事情的本身。
2. 只忙著怪罪到底是什麼人做錯,而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問題的癥結。

第三壘 要思考解決的辦法

重點包括幾方面:
1. 採取不同的做法。
2. 增加資源,比如金錢、人力,觀察問題能否因此而解決。
3. 在比較輕鬆或不緊張的情況重新分析問題。
4. 改變環境,當天時、地利、人和有正向改變時,事情也變得較易解決。

容易犯的錯誤有:
1. 在你還沒有給你的伴侶足夠時間深入探索問題之前,就急著討論解決的方法。
2. 沒有足夠的耐心引導伴侶,讓他自己發現合適的解決辦法。

秘訣:記得到底是誰的問題。

強迫對方接受你的意見只會造成對方的干擾。當你覺得自己的意見很有道理,但對方卻不肯接納時,與其耗盡全力說服對方,不如試著明白對方不能接受的原因,這樣反而能協議如何解決問題。

性別差異

愈能了解性別造成男女處理問題時行為上的差異,我們就愈能做個有效的協助者。

問題發生時,男女接受幫助的方式也不同,葛瑞(John Gary 1992)指出男人在碰到困難受挫時,通常喜歡離群獨處,自己找解決的方法。反之,大部分女人在碰到問題時,多半喜歡找人談論。事實上,這兩種方式都有好處,而且都能幫助我們疏導情緒。

男人較少尋求專業輔導,然而一旦他們體會到專業輔導的好處,很多時候他們比女人更熱衷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樣地,女人也會發現有時可以靠自己度過情緒的低潮。

男女之間最容易產生的衝突,就是男人總以為女人的情緒是因他而起,他應該要為這些情緒負責,必須想辦法改變情況。當男人的努力仍然無法改變配偶的情緒時,會覺得自己很窩囊,此時除了罪惡感更深以外,還加上無力感。許多男人在這種狀況之下就會發怒。

因為,在配偶沒分享情緒困擾之前,他的心湖原本風平浪靜,配偶一旦分享讓他也不知該怎麼辦的情緒,就引起軒然大波,各種他不能面對,令他不快的情緒在心中氾濫成災,揮之不去。因而最常見的本能反應,就是發怒,否定、消除對方所帶給你的不快情緒。

大部分時候女人表達情緒困擾,最需要的是被傾聽、被關懷。在女人還沒有覺得感受被了解之前,男人就冒然提出解決辦法,或消除、挪開女人的這些感受,許多女人就會覺得受傷。

以下所列的對話技巧,可以讓你更有效的幫助對方解決各類情緒問題:

1. 對方有親友過世,覺得失落、傷慟之時。

  • 讓對方盡情表達懷念之情,例如:「請告訴我他(她)是怎樣的人,我想多了解他的生平。」
  • 表達你的關懷、了解及肯定。「我可以了解,失去這樣一個好人真是令人痛心。」
  • 最後,在對方覺得情緒被了解之後,才慢慢幫助對方回復到正常的生活。「你先休息一下,待會兒我們一起帶孩子們去參加球賽。」

2. 對方生氣時。

  • 先肯定對方的感受,再試著探討生氣是否有理。好比說:「小孩把房間搞得這麼亂,的確會讓人很心煩。」
  • 肯定對方心中所關心的事情:「我雖然對亂的敏感度不如你高,但我可以了解家裡太亂讓你受不了。」
  • 想辦法改進現況:「這樣好了,每天睡覺之前我們一起把家裡收拾一下,同時也訓練孩子們收好玩過的玩具。」

3. 對方沮喪時。

  • 先明白你的配偶對什麼生氣。例如,你可以建議配偶:「你可以試著把眼睛閉起來,想想你生氣的對象是人、還是事情嗎?」
  • 尋找不同的角度或方式來處理事情:「想像一下,如果你是甘地、林肯,或是個天下最有能力的人,這時候你會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

4. 對方焦慮時。

  • 找出問題的癥結:「當你覺得焦慮不安的時候,腦中浮現的是什麼影像?」
  • 指出引起憂慮的具體因素:「你是否因為胸口痛,而怕自己得了心臟病?」
  • 蒐集更多造成憂慮的資料:「你只是在運動的時候胸口才會痛呢?或是在別的時候也會痛?」
  • 建議一些較具體、可以減少憂慮的方法:「也許你可以去看專科醫生,找出胸口痛的原因。」

5. 對方有病痛時。

  • 肯定對方因病痛所造成的情緒困擾:「聽起來你的偏頭痛相當嚴重。」
  • 提供解決的方法:「我是不是可以做些什麼來幫你減輕疼痛呢?」

6. 對方受挫時。

  • 從問問題來了解造成對方挫折的因素:「在整件事情中,哪一部分讓你覺得特別受挫?」
  • 和對方一起思考解決的方法:「讓我們一起看看,在目前的情況,我們有哪些選擇?」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愛是彼此珍惜 心靈的親密感

The Power of Two --Secrets to a Strong & Loving Marriage Ch.12 by Susan Heitler
第十二章  心靈的親密感

親密感的定義:「親密感就是在關係中兩個人都能很安全地做自己,在對方面前無需設防,能很自然地呈現自己的本相。」

請問,在芸芸眾生中你能對誰傾訴你靈魂最深處的秘密呢?做這樣的分享,兩人間必須有很強的信任感。唯有當你覺得安全,知道你把心靈完全敞開,最真誠、最脆弱的時刻,對方會懂得珍惜你這份心靈禮物,以柔情和專注細聽你的心聲,你才能安全地向對方傾心吐意,建立真正的親密感。

親密感的重要性

近三十年來婚姻心理學最尖端的實證研究,似乎一致地指出,決定婚姻成敗的關鍵在於:
1. 夫妻間是否能面對並解決衝突。
2. 夫妻間是否能建立友誼與親密感(Gottamn 1991; Markman & Stanley 1999)。
而這兩個關鍵要素,彼此息息相關。

親密感的建立

建立親密感的關鍵在於兩人間能夠彼此信賴。彼此間的信賴,又築基於兩人關係中的安全感。唯有在安全的情境中,你才能放下心理防衛,向對方敞開心門,看到你內心深處最隱密、最脆弱、最赤裸也最真實的部分。如果在關係中沒安全感,為了避免受傷,你就不會輕易向對方分享心中的憂愁、哀慟、憤怒或夢想,不願告訴對方看到不太光明、你也覺得羞辱的一面。然而,當你有足夠的安全感與勇氣,能向對方分享這些心靈深處或正或負、最真實的感受時,你便能與對方建立心心相印的親密感。

如何才能讓對方與你相處時有安全感呢?關鍵在於有顆願意傾聽並從中不斷了解對方的心。讓對方知道,不管他所分享的是什麼,即使我們的看法不同,你也願意以尊重、專注、接納、守密的態度傾聽。你不會隨便批評、指控,相反地,你會設身處地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與感受。愈能如此,對方愈能把你當成知心、可信,讓他有安全感的人。

鮑維爾(Powell)「關係金字塔」


分享我所是
分享我所感
分享我所思
分享我所知
寒暄,無所分享



心理學前輩鮑維爾(Powell)曾提出一個「關係金字塔」的觀念,把人與人的關係,按深淺分為五個層次。在正常情況下,關係的深淺會決定哪些是合適的話題。現代大多數人在選擇對象時,心中都期盼自己的終身伴侶同時也是最知心的朋友,可以與自己進入「分享我所是」的最高親密層次,能水乳交融、憂樂與共,能無所不談,分享人生種種經驗與感受。


深度心理情結

為了能與伴侶建立安全、信賴,彼此可「分享我所是」的親密關係,兩個人都需要學習了解,並處理自己與配偶的「深度心理情結」。

人的「情緒過度」與身體上的過敏反應有許多相似之處,過敏源長久以來漸漸累積,超過限度之後,任何刺激都造成強烈的過敏反應。從心理學上來看,「情緒過激」是人自我了解的良機,也可說是通往潛意識之窗。

若懂得把握這些自我探索的機會,透過激動的情緒,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潛意識中種種心理情結,學會滿足人我的心理需求,進而建立你儂我儂的親密關係。

核心情結


深度心理情結的產生與個人在原生家庭中的經驗息息相關。原生家庭塑造人的個性,影響人格成長、管理情緒的能力,更為個人成長後人際互動的模式定型。

「移情作用」是指在原生家庭成長時所經歷的強烈情緒經驗,會在成長後的成人世界,尤其是與當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些人(例如配偶子女)相處時,重複浮現。

專以客觀科學方法研究「移情作用」的心理學家魯伯斯基(Luborsky)發現,對大多數人而言,在他們心理情結中有某些特別敏感、一觸即發、人際殺傷力特別強的「超級按鈕」,就稱為「核心情結」(core concerns)。

每個人的核心情結不同,有人的核人情結是怕「被批評」,有人的核心情結是怕「被看輕」,有的人極怕「被抛棄」,有的人正好相反,他們怕「被需要」,受不了「被依賴」。因而他們的核心情結可能是如何脫離「令人窒息」、「重重愛網」的束縛,爭取個人的自由空間。

核心情結極易在日常生活中毫無防備、意想不到的時刻,以超凡的強度,被我們生命中最親近的人(通常是配偶)引爆。

心理學生瓦區特(Paul Wachtel 1977)曾指出,夫妻們很容易在互動中,不知不覺地創造原生家庭的一些情境,引爆彼此的「核心情結」,使歷史重演。

人很容易把自己小時原生家庭的心理劇本,不知不覺地搬到成人婚姻關係中重演。不只自己習慣性地扮演孩提時期固定的角色(有時也會扮家中其他成員的角色),更奧妙的,是人常有本事在潛意識的層面影響伴侶,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也開始與他配合,扮演他生家庭劇本中的某一重要角色,兩人一搭一唱,你來我往地跳起心靈之舞。

另一個與此相關也耐人尋味的心理現象,叫做「強迫性重複」(Repetition Compulsion),意思是人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與某些特定類型的人產生深刻的愛恨關係。你會被吸引,因為他們身上具有某些心理特徵,讓你藉著與他們互動的過程得到再一次機會醫治過去所受的創傷,滿足過去未能得償的心理需求。

例如:很難討好母親的孩子,長大後迷上高傲、挑剔、對他們沒有好臉色的女性。酒鬼的女兒成長後再嫁酒鬼的機率比嫁給正常人高出兩倍。「強迫性重複」以許多不同樣式顯現。女性受不了自己的父親太懦弱,成長後不知不覺地嫁個「阿斗」,希望藉此改變新阿斗,能帶給自己父親未能給予的安全感。也有人受不了「太黏」的父母,長大後找個愛事事控制的配偶,在成人世界展開第二回合的心理戰爭,希望重新贏回自己一輩子所追尋的尊重與獨立。

值得一提的是,你在你婚姻衝突中所重演的劇本,不見得都來自原生家庭中父母與你之間的掙扎。有時你在婚姻中與配偶重複的,是從小父母親間慣性的衝突,雖與你無關,但長期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就把父母間的問題帶入自己的婚姻中。

核心情結之交互反應

夫或妻自身的「核心情結」往往就是對方「核心情結」的絕配,加在一起就產生極強的化學反應,激起又痛苦、又燦爛的生命火花。

進入婚姻與親密關係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能藉著過去「核心情結」被引爆的機會好好的發展EQ,更深入了解自己與他人,幫助彼此成長,使雙方都得到醫治,兩人的親密關係能更上一層樓。

了解彼此過去的心理歷史,可以為婚姻開創更美好的未來。認識彼此的內在心理狀態,也是解決衝突、建立親密關係過程中不可缺的一環。

「心靈回溯」(depth dive)的技術

「心靈回溯」是博士班的課程。是相當情緒化的過程,有些人甚至會暫時產生退化(regress)的現象,重新經歷兒時的傷痛,陷入強烈的情緒當中,一下子分不清楚自己到底人在何處、身在何處(在過去某段時日或是現在)。所以安全地使用套技巧之前,必須先學好前面各章的基礎課程。

以下是「心靈回溯」的五個步驟:

1. 省察過度強烈的情緒反應。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自己對某些人、事或情境有超乎尋常的情緒反應,就加以留意,尤其是特別強烈、一再重複出現的情緒,很可能背後藏著自己的「核心情結」。


2. 回溯心理歷史。
閉起雙眼,由當前過激的情緒反應開始回想,過去生命中有哪一個情境也曾激發類似的強烈情緒反應。


3. 相似之處。
現在與過去的兩個情境中能激發同一強烈情緒的人、事、物與互動模式,有何類似之處。


4. 相異之處。
現在與過去兩個情境有何不同的地方?有何新資源可用來解決問題?


5. 找出新的應對方式。
研究兩個情境的差異,能否從新的情境中,找到過去舊情境中未具備的條件、對問題分析的能力,與較有效的應對方式。

心靈回溯技術可以在一個人獨處時自行運用,不過,身邊若有安全的人來幫助我們一步步經歷上述過程,會更有效果。能溝通到這個地步的夫妻,他們的親密關係已經進入了很高的境界。這樣的婚姻具有極強的治療功能,可以幫助彼此醫治過去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心靈創傷。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愛是彼此珍惜 建立充滿愛的家

The Power of Two --Secrets to a Strong & Loving Marriage Ch.13 by Susan Heitler


第十三章  建立充滿愛的家

來和我相處,做我的愛人,
我們會享受所有的樂趣。
──Christopher Marlowe,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of His Love

在好的婚姻中生活中,你們都是彼此獨特性的保護者──Ronier Maria Rilke Letters

精神科專家安卓(Andras Angyal, 1965)指出健全的情緒有兩個重要的成分:
第一、你有你的獨特性,你覺得你的生活有意義,你對自己的作為滿意。
第二、你心中有歸屬感,你和別人之間存著有意義的連結。

分工合作
夫妻之間要分擔的工作包括下列幾項:
1. 經濟上的需要──有足夠金錢維持家務和扶養小孩。
2. 家務上的需要──包括洗衣煮飯、打掃、及屋子、院子的維持。
3. 扶養小孩的需要。

基本的對話原則:
1. 兩人都能表明自己所需要。
2. 兩人都能表達自己的感覺,並徵詢對方意見,問對方希望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命令對方該怎麼做。

愛需要用行動來表示。

愛可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讓對方知道你珍惜他的存在。好比,用話語告訴對方你感激他為你做某些事;或是在意見不同時,尊重對方的看法;接納對方的缺點或優點。愛有不同的層面,就像閃爍的鑽石一般。

要被愛,就要讓自己變得可愛

負性的行為只會造成對方的負面反應,惡性循環,很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破裂關係(Magrolin and Wampold 1981)。相反地,夫妻間正面的行為,好比開朗積極的態度、不論斷對方、懂得感激對方等等都會帶給彼此正面的回應。兩人感情融洽,正面的循環會形成美滿的婚姻與快樂的家庭。

愛,就要給對方美的感受

愛就是彼此珍惜

愛是懂得在生活細節上,欣賞對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
愛是能細心體會對方為你所做的一切,並感激他。
愛是願意花時間與對方在一起,也不吝告訴對方你愛他。
愛是承認兩人都不完全,接納彼此的缺點,讓對方真正的做自己,給對方成長的空間與機會。
愛是熱情加上友情、激情加上同情。婚前熱戀的激情會慢慢淡化,兩人一起共享的溫馨能持久,也是真愛的表現。
愛是懂得傾聽,了解對方的需要。用心傾聽對方的心聲而不輕易論斷。
愛是能夠與對方享受在一起歡愉的時刻。若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兩人就必須經常練習正面的互動,在愛的帳戶中「存款」。例如,早晨起床時給對方一個微笑;用言語謝謝對方幫你服務;體貼對方一天工作的勞累,他看報紙放鬆時端杯冷飲給他,不叫他立刻去做家事;在合適的時機以言語表達愛意等等。常常彼此關懷,表逹感激與愛意,雙方都會覺得活在愛中,愈來愈喜歡在一起。

愛能帶給兩人力量

傳道書四9-12:「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效果。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For families, layoffs shift responsibilities, roles - The Boston Globe



While looking for work, Lary Sack has been spending more time on household duties and caring for his children, Lydia, 11, (left) and Devan, 9. (Cheryl Senter for the Boston Globe)
By
Maggie Jackson

February 22, 2009


Wrangling over who takes out the trash is the least of their worries.

When Steve Hartel lost his second job in five years last June, his wife, Lisa Alecci, again became the family's sole breadwinner. Now, she may have to give up her chosen role as the go-to parent working flexibly and look for a better paying job. His vision of being the main provider for their family of five is on hold for now. Household roles have grown messy. Frustrations are high.

"We're really feeling the financial crunch," says Hartel, who was laid off from his job in client relations at Fidelity, a downsizing that cut the family's income 75 percent. The Andover couple has three daughters: one in college and 12-year-old twins. "Needless to say, this is causing lots of tension at home."

While confident that the family will "get through this," Alecci admits she's frightened and anxious. "I feel trapped," says Alecci, who works in fund-raising at a local private school. "I badly wanted to have this flexibility to spend time with my girls, to be at home."

With deep waves of layoffs predominantly hitting men, women's share of family earnings has become more crucial than ever. But the shift ing tides in male and female fortunes are shaking up relations in even the most progressive partnerships. Ultimately, the recession may further dismantle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and redefine what it means to be a "family provider" - but the gains won't be without pain.

"You're seeing a lot of families where he has lost his job and the responsibility for making sure the mortgage is paid is falling on her," says Heather Boushey, a senior economist at the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a Washington, D.C., think tank. "It's really challenging for families. That's the American story for now."

Because steep job losses have badly hit male-dominated industries such as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there are fewer men working today as a share of the male population than at any time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according to Boushey. Last year, women held 49 percent of the nation's jobs, and they may surpass men on payrolls if trends continue.

For families, the news is mixed. For years, women's financial clout has risen. In dual-earner families, more than a quarter of wives now earn more than their husbands, up from 17 percent in 1987. In all married households, wives contribute 35 percent of median family income, up from about a quarter in 1970. But women are more likely to work part-time and earn less than men for the same work - so families often suffer by depending on female breadwinners.

Then there are the psychological struggles, as pink slips and paychecks collide at home. For instance, men who involuntarily stay at home to raise kids struggle more to adjust to the role, according to research led by Aaron Rochlen,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Men who have been able to do this by choice and with pride adjust more quickly to the role," says Rochlen.

Male self-esteem does "take a hit" after a layoff, agrees Rob Fitzgibbon, an Essex-based information architect and father of two who was laid off from a Boston-area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mpany earlier this month. It was his second layoff in six years.

Fitzgibbon said that for now his family will subsist on his wife's income as a freelance graphic designer - or about one-quarter of their earnings before his layoff. He predicted there would be tensions with the new "juggling act." Still, he was excited to spend time with his daughters, 8 and 6. "This is an opportunity," said Fitzgibbon. First stop: meet his daughter's third-grade teach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general, husbands don't do as much housework or child care as their wives, even if both work. And the more married women earn, the less housework they do compared with lower-earning wives, possibly because they outsource chores, according to studies by Sanjiv Gupta,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 Yet during a severe recession, squeezed families may do more housework themselves - a situation that will demand renegotiated roles.

The downturn "will almost certainly change the balance of power, or responsibility, within the home," said Gupta. "The harder question is what that means in concrete terms."

One thorny challenge for many couples, especially as their work hours ebb and flow, is "giving up"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for one's classic role to the other spouse. Fathers resent the fact that she is a capable breadwinner. Mothers bristle when he outshines her in cooking, carpooling, or back-to-school shopping. A jobless dad feels doubly scorned for doing domestic duty that steals her thunder and that takes time away from job hunting.

The "turf war" - that's how Lary Sack sees it. "There's some tension because I haven't found work," says Sack, a Hampton, N.H.-based construction worker who's been largely jobless for a year and has always earned less than his wife, a part-time lawyer. Somewhat burned out on job hunting, he puts more energy into cooking and housekeeping these days. "It's awkward," says Sack.

One recent Saturday, Steve Hartel and his wife, Lisa Alecci, had a few cross words when he offered to take one daughter shoe shopping, and she felt usurped as a mom. "For me, it felt territorial," Alecci said. "Before it would have felt laughable, now the tensions rise."

Yet the couple feel that their marriage, while sometimes shaken during rough times, is a "true partnership," says Alecci. "Way down deep, I know we will get through this. I don't know how, but I know that we will. When we do, as a family, like other really hard stuff, we'll be able to look back and say, 'Look at how strong our family is.' "

Maggie Jackson is the author of "Distracted: The Erosion of Attention and the Coming Dark Age." She can be reached at http://www.maggie-jackson.com/.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老橡樹上的黃絲帶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

1971年10月14日《紐約郵報》刊登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回家》(Going Home):

長途車上坐著一位沉默不語的男子,在同車的年輕遊客的盤問下終於開了口。原來他剛從監獄出來,釋放前曾寫信給妻子:如果她已另有歸宿,他也不責怪她;如果她還愛著他,願意他回去,就在鎮口的老橡樹上系一根黃絲帶;如果沒有黃絲帶,他就會隨車而去,永遠不會去打擾她……汽車快到目的地了,車上的人們都坐在靠窗戶的位上往外看,只有這位男子不敢張望,他害怕迎面而來的可能是失望……突然間,全車的人都沸騰起來:遠遠望去,鎮口的老橡樹上掛了幾十上百條黃絲帶,這些黃絲帶像歡迎的旗幟迎風飄揚……

這個故事刊出不久,很快就出現了這首不朽的音樂作品。這個動人的故事被作成了歌曲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老橡樹上的黃絲帶),伴著歌聲這個故事也傳遍了全世界。黃絲帶也成了美國“歡迎被囚禁的人重獲自由”的標誌。

Tie a yellow ribbon around the old oak tree
東尼奧蘭多-老橡樹上的黃絲帶

I'm coming home, I've done my time
我的刑期已滿,正要趕回家
Now I've got to know what is and isn't mine
我必須知道有哪些東西還屬於我
If you received my letter
若妳收到了我的信
Telling you I'd soon be free
告訴妳我將重獲自由
Then you'll know just what to do
那麼,妳知道該怎麼做
If you still want me, if you still want me
如果妳還要我的話

Tie a yellow ribbon around the old oak tree
在老橡樹上繫條黃絲帶
It's been three long years
漫長的三年過去了
Do you still want me
妳還要我嗎?
If I don't see a ribbon around the old oak tree
如果我看見老橡樹上沒有繫黃絲帶的話
I'll stay on the bus, forget about us
我會留在巴士上,忘了我倆的過去
Put the blame on me
責怪我自己
If I don't see a yellow ribbon around the old oak tree
如果我看見老橡樹上沒有繫黃絲帶的話

Bus driver, please look for me
司機先生,請幫我看一下
Cause I couldn't bear to see what I might see
因為我無法承受即將看到的
I'm really still in prison
我其實仍在監牢
And my love she holds the key
只有吾愛握有鑰匙
Simple yellow ribbon what I need to set me free
我需要的僅是黃絲帶,即可將我釋放
I've wrote and told her please
我已寫信告訴過她

Now the whole damn bus is cheering
現在,整車的乘客都在歡呼
And I can't believe I see
我無法相信我所看到的--------
A hundred yellow ribbons around the old oak tree
老橡樹上掛滿了上百條的黃絲帶!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做妻子的圓夢人 王建瑄


.
我在擔任財政部長時,有次要升遷一位女同仁為局長。我約見她時,她很猶豫,說「先生會反對」,我自告奮勇的要了她先生的電話,願意直接跟他溝通。電話接通,我表明意思後,這位先生以怒不可遏的口氣對我說:「你們財政部都沒有人了嗎?」我突然領會到這位女同仁的苦衷了。她先生是位大男人主義者。

大男人主義厲害的人,常會伴隨著高度的自卑感,妻子所得到的成就與讚賞,常是他的負擔。以往在選舉時,我常四處為黨尋覓人才,鼓勵優秀的人參選。許多時候先生同意,太太就是不同意;最後幾經遊說,先生做下最後決定後,太太們也都毅然挺身為先生助選。她們非但不辭勞苦,且助選時還有模有樣。先生當選後,太太就進入服務處,繼續為先生分勞,她們真是嫁雞隨雞,夫唱婦隨的賢慧女性。

可是反過來看,男人就往往不是如此,有時太太想做某件事,但由於先生反對,就是不能去做;連太太有升任局長的機會,也因為先生的反對,只好作罷。試想,如果先生升任局長,太太會反對嗎?太太敢反對嗎?反對了會有用嗎?

有位太太幼時家境清貧,因此很想為父母親買間小房子,連父母已有的積蓄算在內,只要再湊二百萬就夠了,但是先生不贊成;儘管二百萬元對他們而言並非大數目,然而因先生反對,只好作罷。後來二老分別離世,太太孝順父母的心願永遠無法達成,成為她心中永遠的痛。

在大男人主義下成長的男人,常不自覺地只想到自己,而忽視妻子的人生願望。所以每個作丈夫的都應該冷靜的思考一下、回憶一下,有甚麼事是你太太極想做,卻由於你的反對而擱置了的?運用你的智慧來幫助太太圓夢。人一生都有很多夢,男人的事需要妻子來協助完成,有人說:「妻子是丈夫年輕時的戰鼓,年老時的手杖。」那麼丈夫又是妻子的甚麼呢?讓我們都成為妻子的圓夢人吧!

其實投資女人是最划算的,尤其是投資一個好女人,有這樣經歷的男人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女人是奇妙的生物,當你真心打動她之後,她就會不斷地為你付出,直到終老一生。想一想,你只是花一點時間陪她去吃飯、看場電影,送一些可愛的小禮物,說些能打動她的話,告訴她你將會帶給她如何一個美好的人生,幫她打蟑螂、偶爾搬搬粗重的東西…,這零零總總加起來,了不起是兩年、三年的時間(比較高竿的一年以內。但換來的是什麼呢?

男人的下半輩子裏,有一個天天為你守候的女人;在你回家時一張迎著你幸福的笑臉(吵架的時候可能沒有,但畢竟吵架的日子少多了),熱騰騰的飯,或是兩人一起去吃飯也不錯;還會為你生孩子(我想,生孩子有多痛不用我多說了)、養孩子,處理家事(這是你最煩的,不是嗎?)你失意時,陪你談心、鼓勵你;你高興時,她比你更高興;你得意時,她與你分享喜悅和成就;天天夜裏的溫存,多少次你們真心的交會。

以上都是三十年以上的時間,而男人在這三十年中,只是做一件他本來就在做的事─上班。去好好珍惜好女人吧!當你發現這個女人開始為你付出時,你就要了解你的幸福日子已經開始了,當然,你也必須開始為她的一生負責,儘力去做到你給她的夢。

男人訂婚前好像---孫子,對女友百依百順,關心有加,忍氣吞聲。訂婚後好像---兒子,已經開始頂嘴,開始有個人的意見。結婚後好像---老子,已經變成名符其實的老爺,由他發號施令。

女人訂婚前好像---燕子,愛怎麼飛就怎麼飛,不受拘束自由自在。訂婚後好像--- 鴿子,雖然能飛,但必須回家。結婚後好像---鴨子,再也不能亂飛,祇有看家守著老子。

有人說,一個人過了二十五歲就該為自己的外貌負責任,我想,男人最應該為女人的外貌負責任。一個清麗脫俗的女人跟了一個俗不可耐的男人,日子久了,女人也會變得很庸俗,她的五官沒有改變,皮膚依然白皙,但是她的氣質總是比不上從前了。我們總是被我們所愛的東西定型,一個女人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她就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女人;女人不美,是男人的責任。

一個本來很漂亮的女人愈來愈憔悴,那麼,一定是她的男人待她不好,她有憂傷,才會失去光彩。一個本性馴良的女人愈來愈潑辣,那麼,一定是她的男人不爭氣,她只好比他強。

一個清秀的女人變得愈來愈冶艷,那麼,一定是她的男人不能滿足她,她只好把風情投向其他男人。一個本來很高貴的女人變得愈來愈隨便,那麼,她的男人一定是個沒上進心的人,所以,她也失去了上進心。

一個本來很平凡的女人,變得愈來愈漂亮,愈來愈有氣質,舉手投足愈來愈有味道,那當然是她的男人的功勞。男人千萬不要抱怨身邊的女人愈來愈難看,她不好看,問題一定出在你身上。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同理心的層次



層次
反應方式


1.0
諮商員的反應內容和當事人所談的內容不相同,並且也不了解當事人表面的意思與情緒,甚至使當事人產生不被信任、無價值、言語荒謬、被批判等感覺,顯示諮商員不關心、不信任當事人。忽略當事人想法和行為的差距,只是被動的接受當事人消極的行為,不想與他有更進一步的關係。

2.0
諮商員只反映出當事人部分的表面感覺,或曲解他所表達的內容,在沒有真正了解當事人說話內容前,即已依諮商員自己對它的經驗加以曲解反應,或提出不當的建議;或用專家姿態出現而表達其真正感受。諮商員曾簡短地回答對當事人所提事件的看法,但並未接受他所有真正感受與行為的差距,故二者間只是表面層次的溝通。

3.0
諮商員能反映當事人說話的感受,又未曲解其內容,以一種開放坦誠的態度完成彼此間的溝通;但對他所提的問題未能直接立即給予指點方向或行動。簡而言之,即諮商員對當事人所提的問題,能開放的表達對這事的看法與經驗,而且能指出當事人行為上表現的差距,但對解決問題的行動則未予提,出諮商員以較籠統,不牽涉個人內在深層意義的方式和當事人談論二人間的關係。

4.0
諮商員不只反映當事人說話的內容,也表達內在的感覺和意義,更進一步顧及到他的利益,並表達熱切的關心,主動地關切到當事人,以引發當事人特殊的才能。能很清晰地指出當事人想法與行為上的差距,並能具體的予以一個方向,能夠及時地與當事人討論彼此之間的關係。

黃惠惠老師:《助人歷程與技巧》

許願樹──諮商員的自我覺察



從前有一個人,為了尋找出內心最深處的希望而浪跡天涯。他抱著希望從這個城市流浪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國度越過另一個國度,只為尋找充實和快樂。但是,這一路走來都沒有任何斬獲。終於,有一天他累了,他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

這是一棵很偉大的許願樹。任何坐在這棵樹下的人所許的願望都會實現。但是他並不知道。

當他正疲憊地坐在樹下休息時,心想:「多麼漂亮的風景啊!我真希望在這裡能有個家。」之後,在他的眼前馬上出現了一棟豪華的房子。

在驚訝和高興之餘,他心想:「哇!現在只要能有另一半陪著我,這一生就滿足矣。」立刻,有一位亭亭玉立、閉月羞花的女人出現在他面前,輕聲地呼喚他為老公,還親切地向他招手。

他又想:「好了,我肚子餓了,真希望有東西吃。」想完之後,眼前立刻出現一張華麗的宴會桌,桌上陳列佳餚、飲料,包括各式各樣的主菜及甜點。

這時,他感到有幾分累了,心想:「如果有傭人可以服侍我、餵我吃飯該有多好?」無疑地,立刻出現了男侍從。

用餐完畢後,他坐回原來的位子,靠在這棵大樹下,這時他又開始想:「多麼神奇呀!我想的每一件事都能實現,一定有什麼神秘的力量在驅使這一棵大樹。我很懷疑有惡魔住在樹裡面。」他想完以後,在他面前立刻出現了巨大的鬼怪。

這時,他想:「天啊!鬼怪可能會把我吃了。」
最後,他果真被鬼怪給吃了。

──摘自心情調色盤──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你是樂觀的人嗎?——樂觀量表(LOT-R)


請回答下列問題: (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



  1. 許多時候,我都會預期最好的狀況。 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2. 對我來說,隨時放輕鬆很容易。 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3. 如果我認為我會把事情搞砸,就真的會發生。 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4. 對於我的未來,我總是相當樂觀。 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5. 我很喜歡與朋友相處。 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6. 保持工作忙碌,對我非常重要。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7. 很少有事情是照著我期待的方向走。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8. 我不太容易感到不安。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9. 我幾乎不期待好事會發生在我頭上。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10. 生活中,我感覺自己好事情總是比壞事情發生多。 A.極同意 B.同意 C.普通 D.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計分規則:
1)第1、4、10題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E=5分


2)第3、7、9題 A=5分 B=4分 C=3分 D=2分 E=1分


3)第2、5、6、8題不計分,以剩下6題計分,總分在6至30分間

評量結果:


6分為極度樂觀, 7~18分為樂觀, 19~29分為悲觀, 30分為極度悲觀
如果你是極度樂觀與悲觀者: 需要立刻學習正面思考
如果你是樂觀者: 有好的正面思考基礎, 但還需不斷強化正面思考
如果你是悲觀者: 透過正面思考訓練, 避免陷入極度悲觀


(問卷設計:學者Scheier, Carver, & Bridge 整理:鄭呈皇)

**********************************************
LOT-R (Life Orientation Test-Revised)

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 (LOT) was developed to asses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generalized optimism versus pessimism. This measure has been used in a good deal of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al, affective, and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his personality variable. A somewhat dated review of that literature can be found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Scheier, M. F., & Carver, C. S. (1992). Effects of optimism on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Theoretical overview and empirical updat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6, 201-228.

Although the LOT was widely used, it had some problems. Most important, its original items did not all focus as explicitly on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as theory dictated. In part to remedy this deficiency, we developed a modest revision of the LOT, called LOT-R. It was published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Scheier, M. F., Carver, C. S., & Bridges, M. W. (1994). Distinguishing optimism from neuroticism (and trait anxiety, self-mastery, and self-esteem): A re-evaluation of 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1063-1078.

We (and other people have used the LOT-R in a good deal of research. More information on this work is contained in some of the articles on this list. A Spanish version of the LOT-R can be found here. A French version can be found here. A German version can be found here.

The LOT-R is a very brief measure that is easy to use. Its brevity makes it ideal for use in projects in which many measures are being used. Please note that this is a research instrument, not intende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re are no "cut-offs" for optimism or pessimism; we use it as a continuous dimension of variability.

Here is the LOT-R as it is used in our own work:
------------------------------------------------------------------------

LOT-R

Please be as honest and accurate as you can throughout. Try not to let your response to one statement influence your responses to other statements. There are no "correct" or "incorrect" answers. Answer according to your own feelings, rather than how you think "most people" would answer.

A = I agree a lot B = I agree a little C = I neither agree nor disagree D = I DISagree a little E = I DISagree a lot

1. In uncertain times, I usually expect the best.
[2. It's easy for me to relax.]
3. If something can go wrong for me, it will.
4. I'm always optimistic about my future.
[5. I enjoy my friends a lot.]
[6. It's important for me to keep busy.]
7. I hardly ever expect things to go my way.
[8. I don't get upset too easily.]
9. I rarely count on good things happening to me.
10. Overall, I expect more good things to happen to me than bad.

------------------------------------------------------------------------

Note:
Items 2, 5, 6, and 8 are fillers. Responses to "scored" items are to be coded so that high values imply optimism. Resear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esting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affirmation of optimism and disaffirmation of pessimism should compute separate subtotals of the relevant items.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Depression, she wrote/ by Peter Lavelle


If you suffer from mild depression, writing about your experiences can help lift your mood, psychologists say.


Published 11/12/2008


[Image source: iStockphoto]


If you're feeling depressed, can writing help?


Joanna Rowling thought it might. She had recently separated from her husband after a disastrous marriage, had a two-year-old child and no job prospects. She soon found 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her situation, as well as an emotionally distant father and her mother's early death, was isolate herself in a small flat and write about her experiences.


Joanna is not alone. Many people find writing is a good way to help overcome depression, especially following a traumatic event in the past, says Karen Baikie, a clinical psychologist and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at the School of Psychiatry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She says psychologists and psychiatrists often recommend it to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ild depression.


Baikie is running an online study, through the Black Dog Institute*, that looks at how the subject you write about affects your depression – whether it makes a difference if you write about a traumatic event, a positive event, or just something neutral in your everyday life, neither good nor bad.


Just why writing lifts a person's mood is a bit of mystery, she says.


It may simply be that writing is a form of expressing oneself. We've known for centuries that talking about traumatic events with others can help relieve pent up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 problem shared is a problem halved', as the old saying goes.


People who are isolated, who don't have good social networks, or those who find it awkward or embarrassing to unburden themselves to others, may find it easier to express themselves through writing.


Putting your thoughts,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down in black and white can make it easier to reach a conclusion about what they mean.


There's also a theory that the writing process itself actually changes the way the brain processes memories of that event.


Traumatic events tend to be stored in the brain as emotional memory, which has a tendency to jump back up at you at odd times and caus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y writing your experiences down, you transfer those memories out of emotional memory into everyday memory, so they become part of the humdrum memories of everyday existence, and less likely to intrude into your conscious thinking, Baikie says.


How much should you write? As much as you want. But psychologists typically recommend a minimum of three to four sessions of 20 minutes to an hour each time. Just one session doesn't seem to work, says Baikie.


You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grammar, punctuation, and spelling – no-one is going to mark it or correct it.


You can write about your past, what's happening in the present, or your hopes for the future; or all three. You can write about yourself, your relationship with your spouse, or friends and family.


Some people worry about revisiting a particularly painful event. You don't need to write about it if you don't want to, although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writing is that it allows you to explore places in your life you wouldn't otherwise visit, and there's absolutely no evidence writing about painful experiences does any harm, says Baikie.


You can write longhand, type on a computer, or if you prefer you can record your experiences on a tape recorder or MP3 player. Some people like to illustrate their writing with drawings, pictures or other artwork, while others prefer to express themselves through drawings and pictures without writing anything. This works just as well.


Writing and chronic illness


Writing can also help if you have a chronic illness. Sever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ople who write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with chronic illness find their symptoms improve.


Much of the work in this field over the last 20 years comes from James Pennebaker,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nd author of the book Opening Up: The Healing Power of Expressing Emotions.


In a 1988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Pennebaker and colleagues recruited 50 healthy undergraduates who were told to write about either past traumatic experiences or superficial topics over a four-day period. Six weeks after the writing sessions, students who wrote about past traumas reported more positive moods and fewer physical symptoms than those writing about everyday experiences. They also scored better on tests of immune function.


A 1999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found patients with asthma or rheumatoid arthritis also reported improved symptoms after writing about the most stressful experiences in their lives.


On his website, Pennebaker offers the following tips:



  • Find a time and place to write where you won't be disturbed (at the end of your workday or before you go to bed is ideal).


  • Write for a minimum of 20 minutes a day for four consecutive days.


  • Once you start, keep writing. If you run out of things to write about, repeat what you have already written.


  • Be open and honest and don't hold back.


  • Write about any problem that keeps coming back to your mind over and over; write down what it is about this problem that worries or angers you.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writers suffered from depression; Joseph Conrad, Robert Lewis Stevenson, and Leo Tolstoy, to name a few.


These writers were doing the same thing but attributing their experiences to fictional characters, says Karen Baikie. This allowed them to communicate their experiences to a wider audience.


It worked for Joanna Rowling, whom we mentioned earlier. Writing as J K Rowling, she's the author of the seven Harry Potter books, which, including film rights, have earned her about US$I billion so far.


That ought to be enough to cheer anyone up.


*The Black Dog Institute's 5th annual writing competition is now open – for details and entry form, see the link below.


More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