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癌末教授Randy Pausch的最後一場演說,怎能是最後一場?


  最後一場?怎能讓它是「最後一場」?

  資訊科學聖殿Carnegie Mellon大學資科系教授蘭迪波許(Randy Pausch)即將死於癌症,周前做了一場極生動的「最後一場演說」(The Last Lecture)。全片請看此,或看YouTube斷斷續續版)。許多大學最近都讓即將退休的教授做「最後一場演說」,但這場演說顯然不同,波許身上的胰臟癌的狀況並不樂觀,醫生已宣判,他只能再活幾個月,「而醫生上個月就已經這樣說了。」波許說。所以,這真的是一場殘酷至極的「人生最後一場演說」。

  人生最後一場演說,波許左手仍緊握著搖控器,語調依然迅速、聲音宏亮、咬字清晰,除了身體軀幹瘦得與一般人不同以外,其他所有部份,都看不出他是個癌末病人。波許在演講中當場秀出斷層掃瞄的照片,指著那黑白的影像說,看,上面大約有十個腫瘤吧!接下來他馬上嗆聲,假如觀眾今天是要來看他自艾自憐,那大家肯定是要失望了!他說,「我比大部份的(微胖的)你們都還要健康狀(in a better shape)!」說著說著,竟就仆倒在地上,自顧自的做伏地挺身,還用單臂撐起身體,左、右、左、右;攝影機還從後面攝下這位有些白髮的教授在作伏地挺身的模樣。

  波許都還沒開始演說,全場400位觀眾已經全體起立鼓掌(standing ovation),波許立刻用殷勤的手勢示意大家坐下,好像叫大家在自家沙發「坐、坐吧」,只說了一句「Make me earn it」就開始講了。我覺得「earn」、「deserve」這些很難直譯成中文的英文字總是會在關鍵的時候特別有意義。雖然是最後一場演說,波許依然不忘講課這件事,他就像平時教授一樣,先介紹「Today’s Topics」,只是這堂課不太一樣,他不再是以教授的身份,只是一個「人」;今天坐在台下的他的「學生」也包括了他自己所有的恩師、朋友、同事……。

  這場演講所用的是最陽春基本的黑底黃字的PowerPoint簡報,波許彷彿希望全場觀眾將焦點放在他在中間穿插的那些照片,還有站在大屏幕前的這個,即將消失的軀體。看完這場演說,你會發現這堂課還真的是值得站立拍手五小時,波許真的earned it了。 

  但波許心中主要的觀眾,好像又不是台下的這些人。他說:「這場演講,是獻給我的孩子。」波許去世後,將遺下三子,最大的才五歲,最小的才一歲。因此,這場演講的題目為「真正實現你的童年夢想」(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好像一個爸爸說給兒子聽的話,波許翻箱倒櫃找出他小時候拍的黑白照片,有一張是他在迪士尼樂園,另一張是對著電視照下阿姆斯壯登月,他說,他最感謝他父母當年讓他隨便在自己房間的牆上塗鴉,後來那整面牆都畫滿了數學公式;他和其他孩子一樣,腦子充滿夢想,小時候想要街市贏得超大型的毛娃娃、當NFL球員、當庫克船長、寫一篇World Book的內容、最後加入迪士尼工作並設計迪士尼樂園的雲宵飛車。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就算兒時夢想再荒唐,他後來竟然還是實現了大部份。他在大學時代真的冒名申請參加了NASA的無重力模擬,後來也參與過迪士尼遊樂場的設計;儘管他終究無法成為庫克船長,卻用電腦做了一個虛擬的Star Trek司令艙,讓他的偶像過來參與模擬並親口跟他說「酷耶!」。然後波許還將他贏來的那些比人還高的玩具大娃娃一一請人抱上舞台,當場送給大家。

  不過,像波許這樣一昧追夢,肯定撞牆。波許也在螢幕上顯示出了一些他所收過的「拒絕信」,並且好幾次播放出一面咖啡色的磚牆。他指著這座看起來好硬、撞起來好痛的磚牆,「這面牆,總是為了某個目的才在那邊的。」

  「它逼我們證明,我們有多麼渴望,牆後面的寶藏!」 

  「這座牆其實不是拿來阻擋我們的,而是幫我們阻擋其他人的!」

  雖然波許語調如此平和,但我從沒聽過這麼入心的來自創新者的怒吼。波許提到一堂他教了十年的「建造虛擬世界」資工系的選修課,他說,「我做的事情,常常走在第一位(pioneering),有時失敗,就變成眾矢之的。」他穿上一件人家送他的背上插滿了弓箭的背心來比喻這件事情。今天,波許已成了全美國最有建樹的虛擬世界技術的研究者,他共同創造了Alice,目前已達100萬套下載,就連現在,病魔即將帶走了他,但他仍堅持的說,別懷疑,他一定會在Alice中繼續活著。

  但他也提到,這些年來與學生和其他學者合作,有時候,幫助別人完成夢想,遠比自己完成夢想還要有趣。我在撰寫別學北極熊時也曾聽過矽谷創業家說過同樣的話,他們覺得自己突然暴富以後所得到的甜蜜,在得到了沒多久後就忘記了,但後來透過幫助身邊的人慢慢得到他們的夢想,讓身邊親友一一的成功,那些感動反而令人永生難忘。此外,波許還奉勸大家,要多多容忍身邊那些讓你生氣的人。有些人讓你生氣,但只要你有耐心,等久一點,「他們往往會好得讓你驚奇!」

  在波許的演講中,這些笑話、照片、手勢,其實都只是配角。若聽完演講的可發現,波許中間有好大的一段都是在討論他個人在專業上的歷程,這一段聽在不懂電腦的耳裡有點無聊,但波許仍舊一定得講到這段,因為這是他的一生的「肉」。有趣的是,他所形容這些「成就」的方式,絕不是以獎銜、名號來一點一點的條列出這些了不起的人生事蹟。從頭到尾,波許講的都是「人名」,他在這段事業的發展中,與哪些人見過面、和哪些人共事過、與他們照過哪些照片;有時,攝影機還轉到觀眾席中照到那些人。

  我認為,波許是在告訴大家,在人生走到最後的階段,回眸這一切,最重要的不是曾看過哪一幅風景、拿過哪一只獎盃,而是他見過了誰誰誰、與誰誰誰工作過、和誰誰誰說了哪些話。他好像在告訴他的兒子,以後想找爸爸,追尋爸爸走過的腳印,可以依這段「最後的演說」,來找到在爸爸生命裡曾出現過的關鍵人士,或是這些人士的後代。找到了他們,就可以將爸爸拼湊回來。

  近末,他說了一句話來為這場演講作總結。這句話是我近年來聽過少數的簡短有力的激勵名句。波許說,這場演講,並不是關於你該如何達成夢想,而是關於你該如何過人生(lead your life)。Lead這個字的感覺很難以「過」來直譯,中國人的「過人生」有點「讓它去」的味道,但老外的「lead」卻位於「刻意經營」與「隨意帶過」的光譜中比較偏向「刻意經營」的那一塊。「如果你用正確的方式過你的人生,」波許用柔軟的語調說:「命運(karma)會自己照顧自己…。」

  「你的夢想,自己會來找你。」

  他帶出一個蛋糕,表示昨天是他太太的生日,他請全場幫他唱生日快樂歌。許多觀眾跟著唱,臉上流滿淚水,但這場演講最令人感動,卻不是這些表象,而是當你讓波許的形影在腦中一再播放後,所得到的那些每次皆不同的感受。從頭到尾,波許看起來是在演說,其實他是在一再的告訴大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我是個努力的人。」「我並沒有特別的大,但我值得了我這一生。」而當任何人在死前對一生的體悟,變成一堂課時,無論他是教授還是路邊掃地的民工,無論是總統還是乞丐,都值得花你兩個小時好好的做一個學生。

  這真的是一場處處都是「人生」的課,難怪華爾街日報要以double meaning形容這場演說為「Lecture of a Lifetime」,而這場演講也讓波許成為這兩周來許多年輕人在線上談論、轉寄的熱門話題。波許在接受上周五播出的「美國早安」訪問中,繼續提起一些關於死的事:「我死的過程一定不會太愉快,一定會很不舒服,我太太與孩子一定難以繼續看下去。」這場「最後一場演講」相信也會繼續下去。這是一段很直率的面對、直率的分享。

  波許做的這場「人生演講」,不是教授的專利、不是美國人的專利。我們看到陳定南先生寫了部落格,林日崑先生開創了Nicklink部落格,一位癌末母親也以「文c和芸c的娘」寫了部落格(現在由他的先生繼續寫作)……。這種東西,全世界其實都一樣的,生命快要結束的人,往往會開始寫東西;對於活著的人而言,這些話語不只是生命的歌曲,讓人「感動一下」而已,它們是人的聲音,卻可比擬為天上傳來的天籟。這些人和我們活在同一個世界,有同樣的思考方式,不同的是,他們現在碰到了生命極度危急的狀況,也就在此時,他們對我們共同同樣的生命,有了一些我們平時怎麼想都想不完整的領悟,讓他們的智慧瞬間被推高到人類的極限

  可惜的是,這些智慧、這些文句、這些教悔,卻在這些鬥士紛紛離世以後,也跟著慢慢不見了。那些曾經有幾百萬次點閱的熱門文章,被其他更新的部落格文章給淹沒掉了;那些曾經長期盤踞在暢銷榜上的書,就這樣被擺進書架的內層養灰塵了。或許他們仍然被記得著,大家還說得出,當年曾有某某人罹癌,留下某些感動字語,但他們究竟寫了什麼?給我們什麼道理?忘了。都忘了。我們得一起等,等到下一位生命鬥士,再告訴我們其他的一些事。

  網站在商業方面開發到最後,更潛在的未開發的潛力,或許來自「心靈」方面。在之前的藍絲絨自殺事件一文曾提過一點點。我們或許不該稱它為「心靈市場」,以免讓「市場」這個太過商業的字眼來玷辱了這些心靈作品。我認為,波許給我們的不應該只是「一次的感動」,我希望在大家轉寄波許的信件、他的聲音、他的精神的同時,能夠一起想辦法,讓這些作品永遠留在人間、不斷播送。因為無論是波許的演說、Nick的部落格、還是文c與芸c的娘…這些作品提升了人類整體的心靈層次,多一份作品就會多一點。它們必須繼續被看到、被讀到;假如網路創業家能有某種方式,將它們累積收集起來,就算醫學依然治不了癌症,人類卻每次都能在心靈上進步一點點。這套「人生百科」,也將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全體共創的大作品、僅次於神聖宗教的凡人之經文。

作者Mr.6



  • About本文作者Mr.6:

  • 本名劉威麟,三十年前出生於台北,十五年前開始旅居異鄉,十二年前以C語言自製圖面軟體,十年前推出個人第一個商業網站,六年前自美國史丹佛取得此生最高學位,五年前開始寫商業專欄,四年前開始出書,三年前開始接觸創投(VC),兩年前回台灣定居,一年前結婚,著有《搶先佈局十年後》、《別學北極熊》、《在C點佈局》等八本作品。請按此寄Email給Mr.6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榮格自傳 回憶.夢.省思──同時(synchronistic)的現象

.
在潛意識裡被湮滅的「正常」

當病人發生轉移關係、醫生與病人或多或少產生潛意識的認同時,醫生和病人的關係便會導致靈學現象(parapsychological phenomena)。我遇過很多這種情形。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有位患者,我幫他擺脫了心因性憂鬱症(psychogenic depression)。後來他結了婚,我對他的妻子沒有好感。

第一次看到她,我便有種不舒服的感覺。她丈夫對我很感激,不過我看得出來自己成為她的眼中釘,原因是我對她丈夫有很大的影響。這種情形往往出現在那些並不真心愛自己丈夫的女人身上,她們心存妒忌,一心只想破壞丈夫與他人的友誼,她們要丈夫完全屬於自己,原因是她們自己並不屬於他。所有這一切的癥結,乃是缺乏愛情之故。

這位妻子的態度造成病人無法承受的巨大負擔。結婚才一年,他便舊病復發,可能因為妻子之故(她拿他這種委靡不振尋開心),使他忘了前來找我,我對他的情況因此一無所知。

那時,我正好有場演講,回到旅館時已近午夜。不知怎的,久久不能入眠。大約兩點時(我一定剛睡著),我心裡一驚醒了過來,感到有人走進房間,甚至還有門被急急忙忙打開的印象。我立刻打開燈,什麼也沒有發現。

我設法仔細回想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突然明白,我是被一陣不甚劇烈的疼痛弄醒的,彷彿有東西敲了我的前額,又敲了我的後腦勺。第二天,我接到一個電報,那位病人自殺了。後來,我獲悉,子彈穿過他的前額後便留在後腦勺裡。

這個體驗是一次真正同時(synchronistic)的現象,這種現象往往可以在與一種重大的原型的(archetypal)情境(死亡)有聯繫的情況下觀察到。透過潛意識的時空相關性,我可覺察出實際上正在別處發生的事情。集體潛意識是所有人共有的,是建立在古人所謂的「一切事物皆有同情心」的基礎上。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

.

藏身幕後的眼睛

我母親的兩種人格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白天她是個可愛的母親,到了晚上,她變得不可思議,像預言家,同時又是一種奇異的動物,例如熊穴裡的女祭司;古老而無情,像真理和大自然那樣無情在這樣的時刻,她就是我稱為「自然心靈」的化身。

我也有這樣的古老天性,與我的天賦聯繫在一起時,即使不都是愉快的。當我不想承認知道某一件事,卻又十分清楚實際上是怎麼一回事時,我便樂於被人欺騙。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像一隻狗──你可以欺騙牠,但到最後,牠總能嗅出被藏起的東西。這種「洞察力」(insight)出於本能,或者說是基於其他人進行「神祕的分享」(participation mystique)的基礎,猶如在一種沒有人參與的感知行為中,有一隻「幕後的眼睛」(eye of the background)正觀看著。

我的生活中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我突然知道一件原本毫無所知的事情。這種知識就像我自己的觀念般來到腦海裡。我母親也有這種情形,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就像是掌握著絕對權威的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剛好與情境相符。


正視病人內心體驗的重要性

我能以另一種眼光來看待精神疾病患者受到的痛苦,因為我洞察到他們內心體驗的豐富和重要性。

有份資料對病人的抵制反抗談得很多,原因就在於那個治療方法使人覺得醫生是千方百計把某些東西強加到病人身上,實際上,治療方法本來是要根據病人的情況自然地發生才是。

在一個以個人身分出現的人打交道,只有了解他才有用。對於每一個病人,我們都需要使用不同的語言。

很重要的一點是,每逢面對病人,我總是以一個人面對另一個人的態度來對待

受過傷的醫生才會療傷

醫生只有在自己的感情上受到影響時才能發揮作用。「只有受過傷的醫生才會療傷。」要是醫生的個性如盔甲硬梆梆時,他是沒有什麼作用的。有時,病人正好是醫治醫生痛處的一帖良藥,醫生也會遇到困難的情境,更準確地說這種情境是專為醫生而產生的。

每個治療師都應該擁有被某個第三者支配的控制力,為的是使自己樂於接受另一種觀點。女性是具有特別天賦的,她們往往有極好的直覺及犀利的批判洞察力,可以看出男人深藏的心思,有時甚至能看透男人的種種詭計,看出男人們看不到的層面。


我和佛洛依德

我很想聽聽佛洛依德對未卜先知和靈學的看法。1909年,我到維也納拜訪他時,便問他對這些事情有何看法。身為物質主義者的偏見,他反駁了一切,認為它們是胡說八道;見他以如此淺薄的實證主義來反駁,我好不容易把溜到嘴邊尖銳的辯駁嚥了下去。直到好幾年之後,他才認識到靈學的嚴肅性,並承認神秘現象的真實。

佛洛依德這樣說的時候,我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我的橫膈膜彷彿變成鐵做的,正在變熱,成為紅光閃閃的拱頂。就在這時,在我身邊的書架突然砰的一聲,我們倆被嚇得跳了起來,擔心被它壓到。我對佛洛依德說:「瞧,這就是一個所謂催化的客觀現象(catalytic exteriorization phenomenon)的例子。」

「哈,」他叫道.「胡說。」

「你錯了,教授。為了證明我的看法,我敢預言,過一會兒還會有另外一聲!」果不其然,我的話剛落,書櫃便發出同樣響亮的聲音。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健康花園--成長或防衛:重要的生命抉擇



腦部的決策

腦部根據過去的經驗與成見而解讀環境,如果解讀到危險,腦部的中央指令透過神經細胞與荷爾蒙訊息叫細胞去防衛。腦部這種對危險解讀是疾病與健康的主要課題,細胞會收到開放成長或封閉防衛的指令。

狂野獨立的癌細胞

個別的細胞繼續觀察環境,有時它們的解讀與中央指令不同。例如抽煙時受有毒焦油攻擊的肺部細胞,接受腦部放鬆的指令,在這種困惑的情況之下,細胞也許會認為中央指令瘋了,於是策劃反叛。這就是癌症的開端。

幾乎所有人的身體都有這種狂野獨立的細胞,當數量很少時,不會造成問題,但如果它們大量增加時,就會佔據空間,像一場政變。目的是為了生物體本身的福祉,對抗失控的中央指令,然而它沒有正確的觀點就亂下決定,壓制了其他想要執行功能的非癌細胞。

面對開放的挑戰

大多數人過去的生活經驗會影響他們對環境的看法。以前有不快樂的經驗(成見prejudice,或過早判斷pre-judgment),就會對類似的情境採取防衛的態度,變得僵硬,也限制成長。身體自動去防衛想像中的威脅,是非常舒適與方便的作法。

為了能以嶄新的方式來看世界,看到成長的可能性,放下成見,對當下採取開放的態度,通常會伴隨著焦慮;我們會覺得更有活力,可是也更容易受傷害。

成長增加自由

這種開放與封閉的概念,與古代中國的陰陽理論很類似。能量自由流動就會健康,停滯就會生病。

態度開放時,我們就能回應、學習、創造、成長與發展。成長就會伴隨著健康(心理與生理)、活力、感覺生命有意義。成長讓我們能夠回應且有責任感。好奇心、開放與脆弱,都會伴隨著成長。

一個不停滯的人,能量會自由的散射,在不同的層面顯現出健康、安寧、滿足──他們處於一種流暢的狀態。成長會促進意識的擴展,增加自由。

整體醫學的觀點

生命某一個層面是所有其他層面的一種表現(而不是原因)。疏通了某一層面的停滯,所有層面也都會得到抒解,疾病的症狀就會減輕,最後可能消失。

關係是了解固著與阻塞的最好場所。當人對自己的伴侶採取封閉與防衛的態度時,就可以體會到這種緊繃的效果。當人們學習與他人相處時,就會感覺到生命能量的自由流動。

這種開放的態度時常會伴隨著更多的脆弱感,也許讓人感到不安,但是能夠帶來健康。當我們熟悉了脆弱感之後,我們就更能對自己感到自由。我們能了解焦慮是一種與開放並存的狀態,我們就能放棄成見,享受「未知」的自由。

如果我們的心能開放,我們的細胞也會開放!如果我們能對其他人開放我們的心,我們就會更健康,更完滿。

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與行動負責,這種責任並不意味著怪罪。負起責任來只是意味著我們參與了所有的過程,包括疾病,我們不是被動的承受者。

成長伴隨著擴展的覺察與擴展的自由,責任感會增加,也會導致更多的個人脆弱感,這也許有點讓人害怕,但是也讓人充滿了生命力。

我們需要學習更熟悉脆弱感與開放的感覺,準備與他人分享我們的內在經驗,與人有聯結,與自己有聯結,就會促進健康。


 (A Book about Health & Happiness/ Jock MacKeen, M.D., Bennet Wong, M.D.)

健康花園--藍海與黃河之道

.
東方與西方的能量觀點

藍海與黃河的系統差別在於能量的觀念。西方醫學假設物質現象是基礎,能量是這種物質現實的副產品。古典中國醫學則是採取完全不一樣的觀點──能量才是主要的,其他所有的現實空間(包括物質)都是能量的一種表現。

生命的基礎是氣(生命能量),這種能量的基本模式是在生命中循環,成為一種能量體的結構,然後在其他現實中以身體、心靈、情感、靈魂與環境來呈現。

針灸的理論是,當這種系統的所有層面與空間都達到平衡與和諧時,人才會健康。能量放射被限制時,人才會生病,如身體的疾病或情緒上的壓力,或是心理失調與靈性上的空虛。

情緒與身體的互動

心靈的狀況會反映在身體上,也會反映在靈魂與情緒上。沒有單獨的身體疾病,也沒有純粹的心理疾病。疾病會發生在生命的所有空間,也就是生命能量會放射到所有層面裡。

學習調整身體姿勢會改變一個人的外觀,「你就是你的身體」,這個觀念在亞歷山大.羅溫(Alexander Lowen)的諸多關於生物能量的著作中有詳細的描述。

人際關係促進能量流動

心靈與身體其實是能量的不同層面。基本上,它們是一樣的──「心靈就是身體」。更進一步來說,身體與心靈、與靈魂、與情感、與環境都是一體的。這些年來,我們堅持相信「身心一體」的觀念,我們的信念也越來越深入。

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不太樂意看到人們必須依賴一位專業人士才能得到健康、維持健康。我們想要找出方法,讓人可以自己消除能量的阻塞,自己擔負起讓能量和諧的責任。

我們發現當彼此能夠坦然與親密時,我們的能量波動可以很容易流動,打通阻塞與固著。當能量流動時,情感就會更自發,彼此間也能坦然相處。他們能體驗到心靈與身體的合一。

不同學科的觀點

物理學從物質至上的原始立場進化到現代的量子力學與相對論,把能量當成了重點。

量子力學迫使我們放棄把宇宙看成是物質組成,而是一種複雜的關係網絡,一種整體的不同部分。(──Frityof Capra, The Tao of Physics)

腦部、腺體、免疫系統,還有整個生物,都一起組成一種美妙的系統,由內分泌與特定的信號分子來協調。(──Candace Pert, Molecules of Emotion)

但是精神醫學並沒有跟上這些整體論的發展。精神醫學與病人的關係從紀律與移情(多少算是一種藝術)變成一種牛頓科學式的態度,以神經化學來看精神問題的根源。

病人再次的被當成身體系統故障或混亂的無助受害者,需要一個幫助者,使用外力來重新平衡生病的系統。

主宰自己的態度與行為

我們相信人從來都不是受害者,包括身體在內,我們認為情緒改變與思想混亂是當事者自己的責任,我們相信人可以主宰自己的情緒,當他們找到方法來轉變情緒時,神經化學也會隨之改變。

這是很革命性的理論──如果人們的態度與行為影響自己的化學變化,那麼在許多狀況之下,藥物是不必要的。

當一個人的系統極端失衡時,用藥物來更正體內的化學變化,通常可以讓症狀得到暫時的抒解,於是我們可以反思,做出負責任的生活決定,來改變造成失衡的影響。

異質同型「Isomorphism」的概念

Isomorphism這個字的意思是「型態與關係的完全相對應」,當兩種東西是異質同型時,就有相同的型態或模式。以個體而言表示你永遠是同一個人,不管你置身何種情境中,你以基本的存在模式來應對每一種情況。

同樣的經驗模式發生在母親與治療師身上,也出現在他的夢中、他妻子身上,在任何涉及結構的情況中。(──Edgar Levenson, The Fallacy of Understanding)

結構主義主張在個體獨特的結構中有異質同型的存在,每一個人都是宇宙性整體的一種獨特表現。

每一個個體的模式都保持一致,就算是個體會成長、改變與老化。讓你看起來一樣,感覺也一樣,能被當成是你的是能量體的結構。

你身體的細胞無時無刻不在更新,大多數的細胞在幾年時間就會被替換,並沒有任何相同的物質存留。你在七年前的所有原子,現在就都完全不存在了!相對於人類基本構成以快速的方式改變,地理結構的改變卻非常緩慢。一座山的核心原子與二萬五千年前是一樣的。

當下了解,當下改變

我們認為你沒有辦法改變你的模式──這是獨一無二的你──但你可以改變你與模式之間的關係。

我們可以學習以不同的方式來聯繫自己的模式。你可以在任何情境之下學習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反應模式的人,能夠在當下以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自己。我們能夠在當下決定發展新的習性,建立更健康的生命態度。


(A Book about Health & Happiness/ Jock MacKeen, M.D., Bennet Wong, M.D.)


健康花園--抛開原諒,學習放下

*

近年來許多大眾心理學都很強調原諒的重要性。我們卻發現原諒是一種虛假的動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基本上,當一個人原諒另一個人時,他們要先裁判那個人做了錯的事情;因此,原諒的過程涉及了一種道德立場,使人必須與其他人保持客觀的距離。

我們認為原諒是不重要的,而且會產生新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學習的是放下。

我們需要放下怪罪、怨恨、傷害、投資與期待,才能釋放內在的羈絆。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從防衛與封閉轉為開放與成長。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放下;原諒只能讓我們被困在道德主義的模式。

一旦少了怪罪,我們就可以放下停滯的現狀,公開分享共有的現實。採取這個觀點的人,會從彼此身上發現驚人的自由與親密。我們發現只要能避開「對與錯」的競技場,我們總是能夠彼此一起學習。

(A Book about Health & Happiness/ Jock MacKeen, M.D., Bennet Wong, M.D.)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Time To Say Goodbye《告別的時刻》

  一九九七年全球流行樂壇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莫過於由英國音樂劇第一女伶SarahBrightman (賽拉.布萊曼 )與義大利盲歌手 Andrea Bocelli (安得烈.波伽利)所合唱的《 Time To Say Goodbye告別的時刻》一曲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古典流行跨界音樂領域。單單在德國,這首單曲便銷售了三百萬張,成為德國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單曲唱片;除此之外,更高居英國流行榜亞軍,以及法、瑞、奧、意等國的極度高名次。

  這首曲子是德國拳王亨利.馬斯克為他傳奇生涯的告別賽、而特別邀請他最鐘愛的女歌手賽拉.布萊曼所作的演唱;賽拉接受這個光榮的委托之後,再由她挑選了這首義大利歌曲、並指定與原唱者波伽利合唱。然而,在這場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舉行的拳賽中,亨利竟意外地落敗,當他登台謝幕,《 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動人的旋律同時響起,聞者莫不動容;於是,一個傳奇告別的同時、另一個音樂的傳奇卻正式登場。

  記得Celine Dion(席琳.迪翁)曾說過,若上帝也用歌聲的說話,那聲音就是Andrea Bocelli ( 安得烈. 波伽利) ,從他與Sarah Brightman ( 賽拉.布萊曼 )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全球樂迷似乎找到一種映照心靈的歌聲,一道照亮心靈的曙光,一份對生命的熱情禮贊。


作詞:Sarah&Bocelli 作曲:Sarah&Bocelli

Sarah:
Quando sono sola
當我獨自一人的時候
Sogno all’orizzonte
我夢見地平線
E mancan le parole,
而話語捨棄了我
Si lo so che non c’è luce
沒有陽光的房間裡
In una stanza quando manca il sole,
也沒有光線-------
Se non ci sei tu con me, con me.
假如你不在我身邊
Su le finestre
透過每一扇窗
Mostra a tutti il mio cuore
招展著我的心
Che hai accesso,
我那已屬於你的心
Chiudi dentro me
你施予到我心中
La luce che
你在路旁
Hai incontrato per strada.
所發現的光

Time to say goodbye.
我要和你一起離開
Paesi che non ho mai
那些我從未看過
Veduto e vissuto con te,
從未和你一起體驗的地方
Adesso si li vivr¨°.
現在我就將看到和體驗
Con te partir¨°
我將與你同航
Su navi per mari
在那越洋渡海的船上
Che, io lo so,
在那不再存在的海洋
No, no, non esistono pi¨′,
我將與你一起讓它們再通行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我將與你一起生活在那裡


Bocelli:
Quando sei lontana
當妳在遙遠他方的時候
Sogno all’orizzonte
我夢見地平線
E mancan le parole,
而話語捨棄了我
E io si lo so
我當然知道
Che sei con me, con me,
妳是和我在一起的
Tu mia luna tu sei qui con me,
妳是我的月亮,仍然在此相伴
Mio sole tu sei qui con me,
我的太陽,妳就在此與我相隨
Con me, con me, con me.
仍然常相左右------

Time to say goodbye.
我要和妳一起離開
Paesi che non ho mai
那些我從未看過
Veduto e vissuto con te,
從未和妳一起體驗的地方
Adesso s¨? li vivr¨°.
現在我就將看到和體驗
Con te partir¨°
我將與妳同航
Su navi per mari
在那越洋渡海的船上
Che, io lo so,
在那不再存在的海洋
No, no, non esistono pi¨′,
我將與妳一起再讓它們通行


Both:
Con te io li rivivr¨°.
我將和你在那裡重新生活
Con te partir¨°
我將與你同航
Su navi per mari
在那越洋渡海的船上
Che, io lo so,
在那不再存在的海洋
No, no, non esistono pi¨′,
我將與你一起再讓它們通行
Con te io li rivivr¨°.
我將和你在那裡重新生活
Con te partir¨°
我將與你同航

Io con te.

我和你

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遇到100%的愛--完美的愛 殘缺的關係

*
你可以花一點時間,注意一下被愛(to be loved)如何讓你和你內在豐富有力的境地契合。

當有人向你示愛,並不是那個人拿什麼東西給你,其實是你打開了內在的一扇窗,讓愛進來,觸到了你,另一個人打開心窗,會鼓勵你也把窗打開,愛就從此滋生了,這完全是你內心的經驗

這觸動了你的心──廣闊的溫暖從內在把你照亮,一旦有了這種感覺,你自然和愛你的人引起共鳴,好似雙方在一起分享共同的經驗。

當你的心被憂慮重壓、被恐懼籠罩或僵硬緊閉,即使情人充滿深情,你大概也感覺不到他的愛。只有你的心暢通時,愛才觸得著你,被愛(to be loved)就是成為愛(to be love)。

音樂家麥頓(Miten)用一首歌形容在心中著陸的感覺:「你給我最好的禮物,是化我心為我家。」

D. H.勞倫斯寫道:「出發尋愛的人,只會發現他們自己缺乏愛。」如果你仔細觀察仰賴他人施予愛,身體會有一種緊張和壅塞,胸部最為明顯,心感覺收縮,結果你感覺到自己缺乏愛。

沒有人可以讓你契入大愛,得到心靈的究竟安頓。我們只有打開心窗,沐浴在最深層溫暖和開放的天性中,才有契合。當你仰望別人施予愛,你就只會想控制操縱,要他們始終不渝,來安頓自己的心。

只要我們幻想他人是愛的來源,就等於命定在傷害、遺棄、背叛的沙漠中走失,在那裡,人際關係看起來是無望的悲劇和缺陷。其實這些試煉中倒藏了一個禮物:由於我們的痛苦操在別人手中,迫使我們更深刻地追尋愛的來源

我一再強調勿從別人身上尋找完美之愛,並不是要拒絕人際關係或藐視其重要性,相反的,你若扎根於愛的源頭中,會讓你更有力地和他人接軌。

我也不是說在人際關係中不可能體現絕對、無條件的愛,因為無私的照顧是最偉大神聖的人類潛力,然而親密愛侶之間流動通暢的愛最好也不過是時斷時續,雖然我們曾在純然開放中瞥見純樸清新的絕對之愛,但要找回來卻是有些難度。

你愈不要求人際關係必須圓滿,愈能欣賞它們美麗的織錦,絕對和相對、完美和不完美、無限和有限、不可置信的交織在一起。你可以不再忙著對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相對之愛,反而學著乘風破浪,也更能欣賞對他人開放心靈,打造真正親密關係中那些簡單平凡的英雄氣質。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曾寫過,為人的基本課題並不是追尋完美,而是「準備最終被生命擊敗、支解,這是將一人之愛繫於另一人身上無法避免的代價」,他所說的這個人和我們一樣不可能完美。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 Soren Kiekegaard)在著作《愛在流行》(Works of Love)中指出,真愛是發現「愛一個人,並不是不顧他的弱點、錯誤、不完美…,而是連他的弱點、錯誤、不完美…一起愛,正因為你所愛的人有這些弱點,你更不能迴避他或疏遠他,相反的,你們兩人應相互扶持,休戚與共,加強內省,來克服這些弱點。」

愛你自己也是一樣,當你知道你內在絕對不可能為你的缺陷所玷污,那你這個如美女的部份就可以開始照顧有時貌似野獸的部份了,接觸美女會軟化野獸執拗的防衛。

事實上野獸不過是負傷的美女,它是沒被認出,失去自信的美女,不相信自己被愛、值得愛,所以引發出最獸性的情緒反應──憤怒、傲慢、憎恨、嫉妒、卑鄙、沮喪、不安全感、渴貪於依附,畏懼於失落和遭棄。

我們的美女和野獸從同樣的溫柔之處中生起,當我們強硬對抗時,野獸便生出來了;但當我們讓自己柔軟,我們就可以分辨藏在腹中失散好久的美女的曲線。

這就是我們最渴望的愛──擁抱人性,欣賞自己是美麗明亮的生命,困在脆弱、閃爍不定的形象中,不斷呼喚著要從蛹變為蝶,呼喊著從種子到新生。

我們站在「肯定」和「拒絕」,「無限之愛」和「有限之人」交會的交叉路口,發現了人類心底的呼喚:一點一點露出了我們心中的太陽,可以擁抱整個自我和發光發熱的溫暖天地,這種愛就是真實的力量。

感受愛(to be loved)就是成為愛(to be love)

原註:

我絕對不是主張人類相對之愛是可有可無的,或者倡議應該不顧我們對它的需要,相反的,我主張人際關係的挑戰為個人和靈性的成長提供重要的墊腳石,我也反對說精神修持是不涉入二元的我與你(I and Thou)的關係。

試圖用靈性和精神修持來迴避處理情緒未完成的工作──顯然是愛的創傷──後果是一場災難,特別在西方,常常引起心理不平衡和毀滅性行為,我稱這種解離和否定為「靈性繞道」(spiritual bypassing)。

我們往往用兩個極端來處理與愛失聯:情緒否定──試圖以俗世成就和靈性超越來漠視我們的創傷(常見的男性選擇),或情緒固著──變成無盡的依賴人際關係為快樂的來源(常見的女性選擇)。

本書建議兩者之間的中道──欣賞人我之愛的相對意義,同時知道它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自在和滿足,健康的人際關係無疑對人類快樂有所貢獻,但這快樂是從契入心中最真實境界而來──人我之愛可幫助我們契入。

我們可以運用心理學,繞行其他人所放置的障礙,這可能除去立即的麻煩,卻不可能打造人我關係。這樣我們善用技巧去爭取全世界的認可,但也失去了我們的靈魂,亦即失去了我們與現實的連繫。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Healing the Wound of the Heart
/ John Welwood
*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遇見100%的愛--愛是扶持的環境

*

英國兒童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將家庭定義為「扶持的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能友持兒童健康的成長,對於兒童除了身體的扶持很重要之外,溫尼考特的觀念主要係指家庭可以提供的良性的情緒環境。

扶持最重要的兩方面:接觸和空間。

接觸包括會見、了解、觸碰、和諧、契合、照顧。兒童若有良性的接觸,較易發展自信、內在的自我支援、自我接納。但僅有接觸還不夠,還要給兒童空間──做他們自己的空間,只有接觸而沒有空間,非常的具侵犯性,令人有狹室恐怖感,讓人透不過氣來。

溫尼考特強調讓嬰兒安住在「非結構性行為」(unstructured being)(即一種沒有結構、不嚴謹的生命存在狀態)中,不要常常入侵,父母若不具侵犯性,而且認識、尊重孩子個人的節奏和需要,並尊重孩子的空間,不常侵擾孩子「自我運作」(going-on-being)(溫尼考特的說法,即悠然自得的生命存在狀態,指童年無憂無慮,沒有衝著孩子而來的入侵行為或恐懼),便可以幫助孩子在自我中悠然安住。

如果這空間感未能和良性接觸取得平衡,也會造成問題,孩子會覺得遭到遺棄。

愛大致會造成兩類創傷,使人害怕親密關係:

1. 父母若多所侵入,未能提供足夠空間,孩子長大了會害怕親密接觸,以免被捲入、受控制、受操縱、遭妨害。通常會導致人際關係的撤退。
2. 父母若未能提供溫暖的感情接觸,孩子長大會害怕、失落、匱乏。會造成依附他人。
3. 有些人兩種各有一點,造成「拉鋸」的人際關係,一方開拔走人的話,另一方必窮追不捨;當對方迎上前來,他反而縮頭縮腦起來。

父母一旦提供了足夠的接觸和空間,便創造了一個扶持的環境,滋養健康的身心成長和人際關係。

扶持的這兩個面向(接觸和空間,規範步調和其自然)和愛的兩種核心特質(溫暖和開放)是相應的。

溫暖是我們天生的動力,自然想向外探伸、碰觸、接觸、歡迎、擁抱、邀喜悅進來。開放是我們能夠以溫和、空闊的方式,順其自然,允許他人顯現他們的真實面目並接納之,不去掌控或按照我們的意志任意揉捏他人。開放加溫暖,讓我們認識、感謝每件事物和每個人最核心的本然之美──簡言之,就是愛。

雖然這兩種特質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還是需要第一朵火花來點燃。對孩子來說,那朵火花就是知道自己被愛。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Healing the Wound of the Heart
/ John Welwood



註解:

現代家庭生活無活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接觸和空間,托兒、利用電視電腦為照料小孩的工具、不穩定的婚姻、忙碌和壓力,都跟我們迫切需要如嬰兒與母親的緊密連繫適得其反。

父母使孩忙這忙那、時間占得滿滿的、成天讓他們開開心心的,像這種情況也跟孩子需要花時間待在「非結構性行為」的狀態唱反調。

格林堡(Greenberg)和米契爾(Mitchell)形容溫尼考特需要空間的觀點是:「母親若不苛求,孩子便得以享有不拘形式和自由自在的獨處經驗,這種能力對長成穩定和獨特的自我十分重要…嬰兒得以去經驗…一種自我運作境界…自然浮現。」

「不拘形式和自由自在的獨處經驗」的干擾──溫尼考特的用語為侵入(impingement)──迫使孩子突然從「自我運作」中斷,孩子就會:「從靜止的境界扭轉過來,被迫反應…照外界提供給他的條件去塑形。過長的侵入會將嬰兒的經驗切碎,他出於需要,必須過早被迫跟他人的要求同步,他跟自己天然的需要和姿態失聯…並且從抱怨出發,(發展出)虛假的自我。」


(Jay R. Greenberg, Stephen A. Mitchell/ 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