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專科醫師/詹佳真
特徵
- 快速變化的情緒 沮喪 憤怒焦慮
- 不考慮後果的衝動行為
- 沒有能力事先作計畫 缺乏解決問題能力
- 挫折忍受度差 導致暴怒或攻擊行為
- 自我形象 人生目標 個人偏好混淆不清
診斷條件 - DSM IV
- 瘋狂努力地避免真實及想像的被遺棄
- 不穩定,激烈的人際關係,以非黑即白的二元觀點看待事物及人,經常在過度理想化及過度貶抑想法中交替著
- 持續對自我形象,長期目標,友誼,價值等的不確定
- 在花錢,性,物質濫用,商店偷竊,魯莽駕車,或暴食等行為 表現出衝動性
- 反覆自殺,威脅及自傷行為
- 情緒變換由極度憂鬱,易怒或是焦慮持續幾小時或至數天
- 慢性厭煩或空虛感
- 不恰當,激烈或無法控制的憤怒
- 在極度壓力狀態下會產生妄想或解離狀態
流行率
- 一般人:2% 心理健康中心個案:10%。 精神病住院患者:20%。 人格異常者中:30%至60%
病因學
生物學
- 腦中serotonin活動減低有關
- 邊緣系統過度活化
基因
- 欒生子 家族史的研究
- 不穩定的情緒 、 衝動 、 認同混淆 , 有明顯的家族史
環境因素
- 童年時高度的創傷經驗如:身體或性方面的虐待
- 嚴重的情感忽略:很多病人的雙親有衝動和憂鬱的特質
親職教育失能
- 孩子在得到依附及認同上有困難
辨識
- 經常生氣
- 對人際關係問題被拒絕失落等感受特別強烈
- 對孤單有強烈的恐懼感
- 強烈的依賴感
- 衝動行為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反覆的自傷行為
自然病程
- 20歲:情緒及衝動行為嚴重失控經常出入 醫院
- 30-40歲:在人際關係及社會適應上慢慢穩定
治療
治療目標
- 預防自殺或殺人
- 發展調節情緒和行為的能力
- 改善有害的成癮行為
- 穩定而統整的依附關係
- 以藥物治療焦慮憂鬱精神病症狀
- 建立或維持個案最佳社交或功能狀態
藥物治療
- SSRI: PROZAC, SEROXAT, LUVOX, CIPRAM,ZOLOFT 減少病人憤怒,衝動及情緒不穩定有效,提高自我控制功能,改善病人人際關係,減少自我懷疑及自貶的現象
- Mood Stablzier:lithium,vaproate,cabamazepine 可幫助病人情緒穩定
心理治療
- 危機評估:著重在解決病人此時此地的問題,因為病人傾向避免面對現實問題解決,
持續的治療:解決問題及社交學習避免退化性行為出現,以現實問題解決導向,克服過度幻想及逃避問題解決的方法 。
治療原則
- 設限:病人自傷或是對治療師及治療的傷害行為是被禁止的
- 清楚計畫:包括治療時間 次數 治療目標 請假方式 緊急狀況的求助管道
- 訂定契約
- 團隊工作
治療過程重複出現的議題
- 難以發揮同理心
- 過度理想化甚至愛上治療師
- 貶抑 分裂 操縱
- 被遺棄的焦慮
- 提供不實或片段的個人史
- 憤怒的情緒
- 過高的道德感以致憤世忌俗
- 衝動行為以降低壓力
- 職場上的人際關係
- 自殺自傷行為職場上的人際關係
- 短暫的妄想狀態及傷人殺人意念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理論
- 情感敏感脆弱的個體在一些特定環境(無效的環境)中長大,情感敏感脆弱的個體是指個體對壓力的自我反應程度過度敏感,且當壓力移除後仍比一般人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回到壓力前的水準。
- 無效的環境:個體的個人經驗及反應,被其生命中重要他人認為是不合格及無效的,孩子的真實感覺溝通不被回應。在此環境下一個情感脆弱的孩子,他不會有機會去體會自己真正的感受,也無法學會去相信自己對事物的反應,他被期待由他人得到指示該如何作,如何感覺及如何去處理自己的問題,孩子的行為便會變的兩極化及反向
治療期的病患反應
- 情感脆弱,他們對自己應對壓力的困難有覺察,會怪他人對他們有不實際的期望及作無理的要求
- 他們內化了無效的環境,對自己有自我無效的觀念,為自己設不實際的目標及對自己有不實際的期望,認為自己的反應是無效的,當他們經驗困難及未能達到目標時對自己生氣及覺得羞愧
- 他們傾向經驗創傷性的環境事件,因為他們的無功能生活方式
- 因為他們無法表達及面對情緒,因此傾向壓抑負向的感覺及失落和哀痛
- 他們積極找人幫自己解決問題,但對自己的問題解決卻很被動
- 他們依心情反應來反應現實
- 當面對痛苦時自毀被作為一個表達的方式來應對
治療者的信念
- 病人努力嘗試去改變自己,無時不刻
- 他們的行為模式是可被瞭解的,和他們過去事件及背景有關,他們的現在生活或許不值得活下去但是自殺不是適當的解決方式,較好的方式是去嘗試及讓生活更值得活下去
- 他們必須努力讓事情好轉,接受自己能將事情改善的責任
- 適度的治療師自我揭露是需要的,但是是因對病人的興趣而如此作清楚的定義及合約是必要的,在治療之中能提醒病人他的承諾及在治療中可視情況加以修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