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邊緣性人格疾患「自我」從缺


節錄取材自「張老師月刊」May, 2002, Vol:293, P.53-57



引言


人內心的自我,往往像照鏡子一樣,忠實的反映在人的行為舉止上;了解自我,才能讓人有所省思、洞察和改變的能力。如果一個人不曾了解真正的自我,只靠著與人互動的感受來面對生活,並且只接受正面評價,對負面的感受,往往歸咎於外界的敵意、惡行或迫害。這種人格特質,就屬於典型的「邊緣性人格」。


特徵

邊緣性人格患者性格的內在結構相當不穩定,所以根本沒有真實的自我,其自我都是透過別人的堆砌而來的,而且只接受正面評價,排斥否定的評論。當患者聽到外界溢美之詞,就認定是自己的才能成就使然;如果感受到負面的評價,那就是別人所害。所以這類人通常只怪罪別人,絕不會責怪自己。而且判斷事情的標準,全憑自己的主觀感受,一點都不給別人置喙的餘地。

只因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去面對「自我」的課題,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反省能力或自我改變的意願。所以,當他們碰到生活壓力、衝擊或人際關係的不順遂,往往會感受到強烈的空虛與徬徨,表現出類似「燥鬱症」的臨床症候,甚至出現非理性的自虐、自殺或殺人等毀滅性行為,藉以得到內心的平靜,或報復那些迫害、欺負自己的「壞人」。

成因

舉凡遺傳、家庭環境或從小到大的心理傷害,都可能是導致這種人格的遠近因素。

歷程

邊緣性人格疾患在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最為嚴重,若在長期有效的治療下,多半在40歲以前就能完全控制病情。

治療

面對很棘手的邊緣性人格病患,一定要多方面、多管道治療,才能有所成效。除了心理治療外,使病患有機會瞭解自己,並學習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有時,與病患發生衝突,反而是有效治療的契機。由於邊緣性人格病患無法接受負面的態度,所以適度地給予一些挫折或挑釁,絕不能一直投其所好,否則會造成患者的行為更退化。在病患情緒無法控制時,配合藥物或住院治療,以緩和情緒衝動或避免自殘的行為發生。

此外,家人的鼓勵、信仰的寄託、適當的休閒、還有「必要的挫折」,都是幫助患者的可行方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