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否認情緒的存在,向孩子表明自己也一樣難過、捨不得,如此可讓孩子知道情緒是自然的反應。
- 讓孩子了解,死亡是萬物都會經歷的過程,猶如四季的轉換,也像葉子從新生到凋零的過程。
- 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告訴孩子死亡是如何發生的,究竟是意外還是疾病造成的,這一切的經過是如何。
- 對於一些無法解釋的事情,要承認自己的限制,例如人死後到哪裡去的問題。太強調天堂的美好,會讓孩子困惑為何自己要留在世間!
- 允許孩子提出任何關於死亡的問題,好澄清他們自己的想像。例如:「是不是因為我不乖,媽媽才會死掉?」這類的問題。
- 尊重孩子自己接收死亡這件事的步調,勿一股腦將訊息抛出,使孩子負荷過重。
- 告訴孩子,當他們難過時,怎麼做可以好過一些,例如哭出來、寫出來、畫出來。
- 對孩子保證他們依然會受到關愛與照顧,並不是愛他們的人走了他們就沒有機會再擁有愛與關懷。
- 不要用簡化的語言來象徵死亡,例如:耶穌接他走了、他睡著了。孩子還不能理解這些話的涵義,他們會以為親人會再醒來,或以為睡覺便會死掉。
- 幫助孩子哀悼,告訴他葬禮的過程、時間及在儀式過程中會做的事及其意義。如果有事需要他做,必須事先和他溝通,並尊重他的意願。
- 幫助孩子告別,讓他可以向親人說再見,用莊重祝福的心送親人離世。
資料來源:蘇絢慧/一位社工師的安寧病房手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