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你又在玩心理遊戲了嗎?



  小娟認識了小強,兩人陷入熱戀並結婚,剛開始一切都很美滿,過了幾個月,似乎過了蜜月期,小強開始對他惡言相向、拳打腳踢,還常醉酒晚歸、甚至吃軟飯。雖然如此,兩人仍維繫著婚姻,小強越來越誇張,小娟就越來越包容。這種狀況持續了兩年多,小娟突然申請強制離婚,離開家庭。小強傻了,瘋狂求對方原諒他,越是求她、越是拒絕,他陷入心情低落、被拋棄的感覺,甚至自殘、自虐。

  奇怪的是,小強以前也有幾次類似的經驗,每次他都對自己說:「再也不要這樣了。」每次卻又再犯;相同的情形,小娟也經歷過兩次,也曾有過幾個好男人,可是沒多久就變的品行不良,長久積怨難消,憤而離開對方。

  大家有無這樣的經驗,和別人的互動經常是在很不舒服的感覺下結束的,然後問自己類似的話:「為什麼我總遇到這樣的事呢?」「我以為他不是這樣的人,怎會…」這些話是不是覺得很面熟呢?沒有錯,這便是心理遊戲,是一種人跟人相處時一連串互動與溝通的模式,往往造成一些「可預期」的結局,更是造成心情不好、關係破碎的BUG。

  一般而言,心理遊戲有以下五個特徵:
  一、是一再重複的,盡管人事時地物不同,互動仍是最熟悉、相似的模式。
  二、自我無法覺察的,且往往是不自知的在玩遊戲,只有在結束時,才會自問:「為何又這樣…」之類的問題。
  三、遊戲結束時,會經歷不正確的感覺,比如自我批評、懊惱。
  四、參與遊戲的人,會藉由行為動作傳遞非字面資訊,進而誤導對方。動機不同,行為便不同。如:一個經常尋求丈夫幫助的人,動機或許只是希望被照顧、重視,而非問題本身如何解決。
  五、過程往往是很混亂的、突然的,如小強小娟角色互換一樣的突然,婚姻存在時,小娟對小強予取予求,結束時,小強卻變成事事附和小娟;家暴、婚暴家庭的互動模式也是很明顯的例子。

  所有的心理遊戲並非都是負向的。遊戲當中,只要在造成親友嫌隙的懸堐邊緊急煞車,也可能是生活中很好的潤滑劑。但是,如果是以人生舞台、花費多年去經營遊戲的話,建議你自我覺察、反省,找出生命最經典的心理遊戲,嘗試去改變、創新它,一定可以脫離陰霾、迎向陽光。

作者: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周鉦翔心理輔導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