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婚姻裡的性主張--Ma Li


【婚姻的澈念】
婚姻關係,是有生命的,
細心經營則如花園果林,忽視荒廢遲早變沙漠冰原。

關係一旦不經營,即荒廢死去,這是一種澈念
(澈念、諦念,生死學的概念)

所以:
一個保留不分享的深層內在,親密死去一些,
一次不”同在”的說話,親密又死去一些。

內在的分享與身體的親密,是關係花園的陽光雨水,
親密的流動,來自於心靈與身體的交流與敞開。

所以,無論生活如何巨大,把時間精神空出來,給親密關係。
家庭的核心,是夫妻關係,有了夫妻才有孩子,
夫妻同心同在,親密交融,生活的沈重與巨大,也能帶著笑攜手前進。

同心與同在,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親密花園是真花真樹,不是塑膠花可以不澆水無陽光空氣密閉。

即使是老夫老妻,也安排時間約會吧~
當作是第一次約會,或此生最後一次親密,
慎重且珍惜,放在記事本上,請假或託人照顧小孩。

無論是:說話、身體交融….(女生次序)
或:性愛、輕鬆聊天…..(男生次序)
都好。

女人有個普遍的坑洞是「害怕不被愛」
男人有個常見的坑洞是:「害怕不重要」
專心凝視,深情撫觸,敞開聆聽,暢快地嘿咻,
不僅增加親密,還抒解壓力,促進身心健康。

〈無論多忙,無論多累,無論多窮,無論孩子多需求,夫妻都要約會〉,
這是仿照生死學〈因為必死,所以認真活著〉的澈念。


**********************


【性與男女】
我不是男人,也許男人的部分說得不傳神。
透過工作上的聆聽,透過生活裡有2個大小男人,
算是田野調查好了。

男人,2歲,就會勃起了。
在每日早晨,酣睡過後,身體甦醒的訊號,
老公說:「那是生理現象,與性無關。」

所以,性與男人,生理因素攸關重大,無法忽視。

女人,2歲,就會撒嬌了。
在爸媽不開心時,小女孩會敏銳感知,會體貼可愛,
我說:「女人是水,與情感在一起。」


在〈男女大不同〉裡,提到男性需要食物裡的多巴胺,
若多巴胺匱乏,會感受低價值感,極度渴望勝利與刺激,
無法專心聆聽太太說話,容易被辣妹勾引。

在〈男女大不同〉裡,提到女性需要食物來增加血清素,
若血清素低,會感覺不被愛,無重要感,
會拼命給予照顧別人,然後生悶氣怨恨低價值感。

提這本書,想呈現:
〈男人愛刺激,需求快感〉,〈女人愛說話,需要被關心〉
這是生理演化因素,無法忽視喔!

在婚姻的困境是:
每日疲憊到底,孩子終於睡著;
女人想說話,男人想做愛。

新好男人逐漸明白,得陪太太說話,若只要性,很冒險:
…..被拒絕,或自覺索討的無味。
但事實是,一天的精力快被乍乾的情形下,寧可睡覺,也不愛說話。

新好女人逐漸感受,原來自己也不是無慾望,
學會主動挑逗,應該是重要的吧!
但事實是:一天的工作家庭,心裡的憂煩,好想傾訴。 他一副很累想睡覺,聽話不專心的樣子,算了吧! 把慾望收起來比較簡單。


這尷尬怎麼辦?
無論是生理或社會學習〈男人的親密管道,大部分依賴觸覺〉
無論是生理或社會學習〈女人的親密啟動,得從心理開始〉
當夫妻在一天將盡,體力所剩無多,需求親密卻又沒默契,怎麼辦?

男人得學會:
把自慰當運動,抒解壓抑的性能量,於是能在親密與性的節奏裡,彈性自如。

女人得學會:
把自慰當能力,學會取悅自己的身體,於是 能在親密與性的舞曲中,暢快放鬆。

男人得學會:
接觸與擁抱,可以很單純,未必與性相關,
分辨親膚需求與性需求的不同,享受接觸的深層好能量而未必涉及性。
並認知敞開自身的脆弱,與自尊無關,是人性自然的流露,
深深的接納與愛自己,即使是挫折無雄風的自己。
切記:女性的需要又頑皮又尊重的語言挑逗,如詩人般地表達你的欣賞與凝視。

女人得學會:
如何在媽媽與家庭主婦的角色下,依然是鮮活的女人,
如何在被需求很多的擁擠中,騰出時間給自己。
若要在睡前短時間點燃熱情,白天得暖身,運用視聽媒材,讓自己大腦裡有性。
深深的接納與愛自己,即使是有慾望或自覺不美的自己。
切記:對渴望敞開,對身體的自信,融合式的歡愉能力,就是男性的催情素。


慢慢地,男人會發現,原來能敞開分享,是多麼放鬆與美好。
慢慢地,女人能經驗,原來身體的纏綿,更是靈魂的低語。


**********************


【〈同在〉的奧秘】

對我而言,
親密,是一曲身心靈合奏的舞曲;
同在,則是統合音樂的指揮。

同在,意味著〈全神貫注地活在當下〉
同在,意味著〈與自己連結,然後朝你敞開〉
同在,意味著〈有我,有你,有我們〉

夫妻的結合,若是同在,則能攜手渡過生命的各種挑戰與美好,
生活的同在,一起吃飯生活玩耍,分享樂趣與沈重;
責任的同在,教養孩子算帳購物爭論,分享價值觀與差異;
社會的同在,分享與支持,工作的擔子、原生家庭的故事、朋友的點滴;
情感的同在,感同身受彼此的情感,感動落淚憤怒無助,都有人懂;
身體的同在,接觸,或遊戲或深情或激烈,是當人的歡暢,
靈性的同在,讓最真的自己敞開,融入對方的此在;
大我的同在,社會意識,大我的付出,共同的夢想……

這一層層的同在,也許有先後次序,
越下面的,越有支持力,越能支持關係渡過各種危機。
(觀點,關係的危機在於個人自我認同轉變的時機,是否能與配偶分享.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shu/3/1275611689/20061116145228/)

但有意思的是,婚姻裡需要的,經常是全面的關係,
而性關係,也就是身體的同在,在這層級裡,有明顯的意義。

因為,所謂的分享,基本上是語言的形式,
但語言,某種程度,與深層意識(或曰靈魂)的距離甚遠,
語言能表露的,通常是自我或人格層次(除非用心,用詩或故事的語言),
而靈魂的渾然無言,靜默沈靜,圖畫舞蹈、或全神貫注的接觸,反而更能交流。

所以,婚姻裡的性關係,是全然同在的重大拼圖。

真是這樣嗎?
怎麼女人到了後來,經常覺得性只是義務,
男人到了後來,因為被拒太多,性與挫折的連結再也分不開。
(不好意思,以中產階級雙薪家庭,平凡男女為取樣)

真是這樣嗎?


**************************


【性與關係的階段發展】

在關係花園的引用裡,將親密關係分成以下階段:

〈浪漫期〉:魅惑的性──如果可以,真想整天做愛
浪漫期,兩人都還在投射的階段,並未認清彼此,
對彼此都還抱著美好想像與尚未落空的期待,
也就是,我眼睛看見的你,其實是我自身想像的投射,這是種物化的能量。
在這樣的互動下,最容易引發激情浪漫,
性是最魅惑的吸引力。


〈權力爭奪期〉:權力的工具──床頭吵,床尾合
權力爭奪,是彼此認清對方的樣貌後,
抗拒接納對方的現況,
試圖爭論,企圖改變對方,一場搶主控權的歷程,
有些伴侶戰火鮮明(如玫瑰戰爭的電影)
有些伴侶看不到戰火,悶在底層燒。
二者都努力要一份〈符合期待的愛情〉與〈訂作的情人〉

這個時期,性有時候成為權力鬥爭的工具,或籌賞,
或關係的潤滑劑。

這時候的性,有激情,是關係衝突的抒壓好方法。
有時候,爭奪權力的戰火也會帶到性關係裡。


〈朝向整合的失敗,權力爭奪的熄火:冷漠/超越/分手〉:
………………………………………………..複雜的性──好久沒有嘿咻了。
吵累了,不想吵,卻無法接納對方的原貌。
雙方,無法有真實的親密和欣賞。
但有許多原因,繼續在一起,生活責任照顧小孩…..
卻只是,許多話,懶得說。
在分手前,表現上看起來,好像還是美滿家庭,
但關係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這時候的性,經常帶著複雜的感受,
在自身需求與伴侶義務之間,擺盪翻攪。

這時期,最危險的,莫過於將性需求往外放送。
這是外遇,也是關係真正破裂的主要因素。



〈整合期〉──深情溫柔──缺少一點火花
整合期是看到無法接納伴侶的樣貌,原來是自身的陰影。
透過自愛與接納全然的自己,同時也欣賞了伴侶,
兩人的關係可以敞開,並函容彼此的差異。
一起朝向更整合的人格前進。

在此階段,由於太人性了,失去了物化能量,
性趨於溫柔深情平穩,但有時會少了浪漫期的激情與刺激。



〈承諾期〉與〈共同創作期〉:好玩合一──創作的藝術
當兩人朝向整合走,自然會進入這兩個階段。
兩人承諾形成一共同體,有共同的理想,互補短長,共同合作。

這時候,會經歷,「一種很新鮮充滿活力的創作能量」
於是,新的性激情會出現(彼此用更新的自我交會),
也準備進入下一圈的循環,新的浪漫期開始。


**************************


【只在關係裡,滿足性需求的許諾】

也許,我真是個保守的女人。
但我更堅持:整合的自己。

人,除非分裂,無法將性、生活分開與兩人共享。
因此,許諾整合的自己,就許諾完整的關係。

以下,是我對展說的話:
「我的底線很清楚,若你打我,我們就離婚。」
「若你一夜情,立刻對我說,我願意試試看往前走,但我沒把握。」
「若你外遇了,且有感情。 我想,我們無法維持原來的關係,除非滄海桑田,我們再次選擇彼此」
「我許諾,性需求只你分享。」
「若被強暴了,請陪我一起渡過。」
「我要你人在心就在; 若你心不在,我會立即分享我的失落。」
「若你心回不來,我會與你一起面對,調整現實,讓你可以身心合一的歸屬。」


***************************


【在性裡,學習愛自己與愛別人】

什麼叫做愛自己?
是喜歡欣賞接納取悅,此時此刻自己的全部。

什麼叫做愛別人?
是喜歡欣賞接納並取悅,此時此刻對方的呈現。

給彼此一個全神貫注的性,在裡面學習,是朝向這目標的捷徑喔!

全神貫注是重點。
但有時候,生活的繁瑣,我們很難全神貫注。

所以,需要一點事先準備,還有一點儀式空間。
事前準備:
….閱讀討論與性相關的好書(不只是情色言情小說喔!)
….學習與身體在一起:自發舞蹈、自發運動,接觸遊戲
….學習喜歡自己的身體:凝視、觸碰、繪畫、款待自己
….讓心思的性想像活躍,培養情色能量:
………尋找能啟動自己想像力的活動、媒體或文字
(A片勾引的是性能量,不是情色能量)
….兩人之間,單純的享受時空(不談錢孩子工作親戚)


儀式空間:
…專程的約會時空
…用心佈置的空間
….約好,純然為性交流而在一起。
幽會旅館、巧克力、食物、精油、音樂、按摩、情話色語….都可以玩一玩。

*********************


【小結】:
嗯….以上,是肺腑之言,
無論是愛孩子的父母,
或是渴望親密的伴侶,
彼此性融洽,絕對值得投資。

生活是全面的,
靈魂的渴望得編織入現世生活,
身體是個很神秘的管道,
灌注愛,就會得到回應。

人生難得有值得玩一輩子的好遊戲,夫妻間的性遊戲,強力推薦。



(資料來源:相遇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shu)

外遇 離婚 與多重關係--Ma Li


書寫,對我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昨日,用三本書的概念,回顧生命的情愛糾葛,
寫完後,呼吸變深了,
心靈的感受是,天空變晴朗了,
如同今日讓人驚喜的陽光一般。

我終於準備好,可以在明日,
講這大主題:〈外遇、離婚、與多重關係〉

演講對我言,不是知識傳遞,而是生命的敞開,
若我無法清晰地看見與面對生命裡類似的經驗,
我如何去講,別人生命裡如此深刻重大的主題呢?


*********************
一份有許諾的婚姻,又發生外遇,意味著什麼?
*********************


早上,我問了自己這問題,然後寫得昏頭茫然,迷路了,
於是,我找展求助,請他聽我說話。

最後,展給了我,他上課的架構,
我補充了自己擅長的靈魂渴望,吃飽飯後將之整理如下。

△,展提的架構,是三角形模式。
三角形有3個點,分別代表:「自我。婚約。社會」

----------自我----------
------/--------\---------
--/-----------------\----
婚約______社會

嗯~ 接下來,是我的理解與詮釋:

婚約(或親密的承諾),
是一個兩人(面對兩個家族)的約定。
是一份,〈在親族見證下,在神前,許下的諾言〉
即使不是教堂的婚禮,沒有誓約的儀式,
迎娶時祭拜祖先,燃放鞭炮,都象徵,對那”看不見且更大的”,宣告與祈福。
這份許諾,主要精神,是相互扶持,不離不棄。

若加入,《關係花園》一書所謂,〈親密的許諾〉
則是:許諾將心朝對方敞開分享,並在彼此分享時與對方”積極同在”。


**********************


這份許諾,通常也在社會的見證下完成,
社會對伴侶的影響,取決於伴侶內在吸納的社會規範。
(若 訴諸法律 或實施 親友的道德譴責,則是強迫施行社會影響力)

於是,伴侶心內的某些力量,從社會學習而來(或稱制約),
或引領 或規範著 伴侶們的抉擇與行為。
若心自然敞開,由良善、公義、慈悲的力量引領,則社會,給予兩人祝福;
若心是封閉的,由罪惡、恐懼、羞恥的力量規範,則社會,給予兩人詛咒。
這是存在於伴侶內心,隱形的承諾。


**********************


這兩種承諾,最後都由個人的自我來決定,而反應或行動。

自我,表面上也就是〈人格〉,天性與教育互動經年累月養成的;
人格,在我們前面的論述裡,有人格面具、人格坑洞等結構;
人格,是我們的天性適應社會的形貌,組合成個人獨特風格。

但在我的心裡,人,不只是自我,
自我只是個容器,容器裡裝的是靈魂;
靈魂在容格的說法,是一百萬歲,函容全體生命的集體心靈。
靈魂,超越自我而存在,
但靈魂卻得依賴自我容器,才能在現世以”人的故事”展現。

所以,展的三角形架構,被我擴充成樹形結構。


------------自我---------------------覺
------/---∥∥---\---------------知
--/-------∥∥-------\-----------意
婚約__∥∥___社會------識
------------∥∥---------------------↑
▂▂▂▂∥∥▂▂▂▂▂(地面)
﹏﹏/﹏∕靈﹨﹏\﹏﹏﹏﹏↓
﹏/﹏∕﹏魂﹏﹨﹏\﹏﹏﹏無
/﹏∕集體潛意識﹨﹏\﹏﹏意識

自我,通常受制約於記憶,以及最早的學習,也是社會規範所在。
而靈魂層面,服從於更大的規範,
靈魂,在我的理解裡:
是,活著去愛,敞開去經驗,而後,回歸完整,
靈魂經常要,擁有更完整豐富的人格,能將靈魂的獨特性展現。
用我常說的話是,活出真我來。

集體潛意識,則帶著更混沌的所有,
種族存活,與生命合一的動力;以及所謂的累世業力。
海寧格所謂,更大的秩序與良知,愛的序位,也在此層次運作。


********************


有了以上,樹形模式,我們再問一次:
一份有許諾,在神的見證下的婚姻,發生外遇,透露了什麼?

我的看法是:

自我,在婚約許諾時,是有信心遵守婚約的。
生活的腳步前進,生命發展往前進展,
自我需要容納的內容越來越多:
配偶的需求、自我發展、經濟、孩子、親族………

於是,自我開始吶喊:『不夠了,不夠了』
那是生命遇到困頓,原先的自我格局不夠容納,人感受到壓力之時。

有時,則是生命的際遇,人生的意外導致地底的能量湧上:
至親去世,家庭生變(孩子夭折、車禍意外、失業、重病….)
自我面臨,若不改變,無法適應生存的時機。

或生活平順得過,自我的容量其實是夠的,
只是人活得太平順呆板認真,失去了熱情活力,
(這通常是中年危機的典型)
某種無意義感,某種情感需求、某種孤單,某種對年老或死亡的恐懼…..
靈魂的能量湧上來,想尋找熱情。
連自我都阻擋不了。

於是,當時許下婚約的”自我”無力應變或阻擋,
某種”破局”出現,從地底而來的靈魂能量擁湧而上,
原來的自我認同瀕臨破碎,新的自我認同還在找出路,
這是我理解的:〈外遇時機的人格狀態〉

這時候,如果婚約中的兩人,擁有真實的許諾,
也就是,《關係花園》的親密許諾,
每每在自我脆弱,靈魂能量湧現,
每每在人格恐懼無助,熱情尋找出路之時,
都朝伴侶開放,都得到伴侶無論斷的同在,與情感支持,
於是,靈魂得以有所依存,親密的力量支持著變局往前,
關係的強度,足以支持,人生的困局、變革,或靈魂尋找熱情的旅程。
而,外遇,無任何空隙,能進來。

但若,婚約裡,無真實的親密許諾,
兩個人,共同奮鬥,卻不一定同心,
兩個人,彼此照顧,卻只觸及生活層級,
則無法應對,擁湧的,自我認同危機,靈魂能量洶湧的轉變時期。

這時候,【外遇、身心疾病、意外或上癮,會在此時接手,來管事情】。


*************************


書寫至此,我停手凝視螢幕,喘息不已,覺察手腳的冰冷,
我的緊張,在說什麼?(我反身自問)
是我寫錯了,還是我畏懼於文字裡透露的真實?

我停下來,將自己浸泡在《胡德夫》的歌聲裡,召喚我靈魂的自由,
我敲擊著各個情緒的穴道,疏通內在阻塞的能量,
於是,我觸碰到眼角的濕潤,心裡的凜然。

凜然,上面【】裡的那句話,讓我凜然;
我稱【外遇、身心疾病、意外或上癮】為死亡的輕吻。

死亡的輕吻出面管事,強迫舊的自我死亡,以痛苦的方式,為新的自我催生。
外遇,只是其中一種……
外遇,只是其中一種,一種方式…..
外遇,只是其中一種,一種方式,而已……


*************************


外遇的能量,如此強烈,有時,非凡人能阻擋。
然而,外遇的能量有了,凡人如何應對,
過程裡的故事是美麗是醜惡,則攸關人格平日的情操與份際。

《關係花園》的親密分享,在這裡會說:
分享,包含浪漫的觸動;
分享,若得到同在與支持,關係裡的敞開與親密,
足以支持浪漫止於觸動而不行動。 (如同分享暴力的念頭一般)

分享的敞開與同在,帶來探尋,尋找更深更深的人格整合,
這本就是外遇動力追尋的:自我的新生。

然而,凡人難以做到如此分享;
聆聽者也很難做到無論斷的全然同在,同時敞開自己的脆弱與傷處;
外遇的動念者,在分享後,也很難安在於伴侶的傷痛與脆弱,繼續陪伴。

這是,外遇的念動,終於變成行動的背景。


*************************

在電影《甜蜜蜜》裡,老實純淨的黎明,孤身到香港奮鬥
(像極了現在的台商婚姻的兩地分離)
即使他的夢想是:賺了錢把家鄉的未婚妻接到香港結婚;
他還是與新認識的張曼玉,相愛做愛相扶持,形成了強而濃烈的親密連結。
這外遇,是生命取暖,在異地尋找相伴,個人回應孤單無助的內在方式。

黎明單純的舊自我,到了五花十色的香港,需要轉變(學英文是象徵),
張曼玉,是他在異地的朋友,帶路人,某種人格陰影相遇的楷模。

這部電影的主角們(四人:黎明、張曼玉,還有他們各自的另一個伴侶)
都有可以讓故事發展至美麗的質地,這也是電影,賺人眼淚之處吧!
四人關係,歷經8年的糾葛;在時間的祝福下,最後,恢復秩序;
愛,於是流動。


*************************


另一部電影《失樂園》,改編自度邊淳一情色美學的小說。

男女主角強烈而纏綿的激情相遇,最後雙雙殉情收場,
愛欲、道德和死亡的纏綿糾葛,讓我觀看時得張口呼吸,氧氣才足夠。

男主角尋求外遇,回應中年無意義感,即將垂老的失落;
女主角尋求外遇,綻放濃烈的情感,一種燃燒的渴望;

我難道滿足於這樣,就這樣過完一生,然後死去嗎?
這是每個中年人的吶喊,
死亡的輕吻,以外遇開始,終結於死亡的大吻。

〈在即將乾枯時,奮力一搏〉這是男女主角如櫻花般的豔麗,
也是日本魂魄裡回應生命困頓的精神。

他們人格展現出來的樣貌,是美麗,是醜惡?
繫乎觀眾自身的生命際遇,導演留給觀眾很大的詮釋空間。

*************************

最後,在電影《麥迪遜之橋》裡,農場中純樸堅毅的家庭主婦,
在橋上遇到男主角,像是終於遇到靈魂伴侶一般,
這也是自我認同需要轉變嗎?

主角難道不是過得安穩平順,毫無困難?
農場的生活,與大地接觸,難道也有人格坑洞嗎?

在我的詮釋,是靈魂尋求整合,強烈的美感與心靈需求,
為乾枯的平穩生活,尋找水源;
而橋上的相遇,則是生命遇上了瀑布。

女主角無法抗拒,兩人的一夜情,充滿了感官的飽實感和心靈的融合感。
但她的人格出面選擇,為了保有丈夫與兒女,在農莊輿論的安寧,
她沒有回應男主角私奔的邀約,她留在農場裡,繼續平靜過完一生。

她保存秘密不再行動,直到死後,兒女們才從信裡得知母親曾有的悸動。

那一夜情,讓她乾枯許久的靈魂,活生生地活了起來。
〈無法忽視的泉湧,不阻攔〉是靈魂的特質;
〈保有它,讓生活回歸平靜〉則是農婦人格的堅毅。


這故事美麗動人卻又讓人無法不深思,
是人格與靈魂在交織得最緊密的故事,
在自我─婚約─社會的三角形,
以及樹形模式裡,樹根往下的靈魂動力,
全然編織進來了。


***********************


這3個取樣,真的足以描繪外遇的內在歷程嗎?
難道外遇不就是慾望而已?

人性,在我這兒,是全然的豐富,
有些看起來只有慾望的外遇,
在我心裡,依然可以觸碰到,他們的誠實魂魄與堅毅;
當我,願意信任且接納,人性裡的謊言失節與軟弱。

人,豐富到什麼都有,
能展現哪一面向,通常是互動出來的。

**********************


我願意相信,大部分的婚約,
在親族與神的見證下,都是真誠的。

而人格,是否能隨著生命的擴展,順利的死亡與新生,
需要我們溫柔而堅定地互持自己靈魂尋求熱情的渴望。

關係,是否能陪伴兩人不停死亡與重生,
跨越衝突,進入整合而又再次浪漫,
需要我們堅定而真誠地,敞開和與伴侶同在。


(資料來源:相遇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shu)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團體治療中的療效因子


  團體治療如何來幫助病人?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對此能夠準確肯定地回答的話,那麼對於心理中最困難、最多爭議的問題,我們也就掌握了解決問題的中心原則。一旦這個原則被確定以後,根據治療需要就可以找到相應的理論基礎,而治療師就可以根據這些理論基礎來制定相應的措施和策略。

  治療性的改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而且隨著人類各種體驗的複雜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可以將這種相互作用稱為“療效因數”。在治療體驗中,可以概括地分為11個主要的因數:

(1) 希望重塑(Instillation of hope)——治療者在治療前對參加團體治療能夠獲助的高度期待。

(2) 普遍性(Universality)——我們每個人的困境會有相似性,在人的處境方面,我們不是孤獨的。

(3) 傳遞資訊(Imparting of information)——治療師提供教導式指導以及治療師或其他成員給予的忠告。

(4) 利他主義(Altruism)——團體的參與者通過在團體中的付出而有所獲得。

(5) 原先家庭的矯正性重視(The corrective recapitulation of the primary family group)——早期的家庭關係會在團體中重現,並在團體中得到矯正。

(6) 提高社交技巧(Development of socializing techniques)——在團體中,將會習得社交技巧。

(7) 行為模仿(Imitative behavior)——團體的參與者會在某些方面認同治療師,並會有行為的改變。

(8) 人際學習(Interpersonal learning)——通過成員間的互動,瞭解深層的人際關係和交往的方式。

(9) 團體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成員們在團體中感覺溫暖、舒心,有歸屬感、團體的價值感。

(10) 宣洩(Catharsis)——個人情感、情緒等的釋放。

(11) 存在意識因數(Existential factors)——對於生命的基本看法,生活的態度。



  這些療效因數的區分是人為的,它們之間也是相互依賴的。團體治療的成功也有賴於對這些療效因數的把握和運用。



姜啟壯 整理自Irvin D.Yalom 《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



治療團體中的療效因子


(1) 利他思想(Altruism):透過其對團體成員的協助而感受到自己蠻好的地方或學習到自己的某些正向優點。

(2) 團體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團體成員經驗到的一種「大家在一起」的感覺,即團隊(團結)精神(esprite de corps)。成員有被接納及不再和旁人隔離開來的感覺。

(3) 普同性(Universality):成員接收到其他成員也有類似問題及感受,因而降低了那種特異且獨一無二性(uniqueness)的感覺。

(4) 人際學習(吸收進來的部分)(Interpersonal Learning-Input):成員透過他人分享對牠的觀感看法而使他更清楚了解自己問題的本(性)質。

(5) 人際學習(表現出丟的部分)(Interpersonal Learning-Output):團體提供成員有機會以一種更能適應的方式和他人關聯交往。這是一種「人際實驗」形式。

(6) 引導指示(Guidance):指透過治療師或其他成員傳遞分享資訊及給予建議。

(7) 情緒傾洩(Catharsis):指成員對過去或此時此地所發生的狀況透過情緒的釋放而達到緩解。這些情緒包括:憤怒、情感、悲傷以及哀,而在過去這些是很難或不可能讓它釋放出來的。

(8) 認同模傲(Identification):指的是成員認為他就像團體中另一位成員或治療師,因而在行為上傲效他。

(9) 家庭重現(Family Re-enactment):指在團體中重現某些原初家庭(不良)經驗而給予矯正重整的機會。

(10) 自我了解(Self-Understanding):成員儘可能了解到其行為的某些機制及其起源,因而可稱為「具心理上的病識感」。

(11) 希望灌注(Instillation of Hope):成員看到其他人進步了或正進步中而覺得團體是有助益的;因而對團體能幫助他產生樂觀的希望。

(12) 存在因素(Existential Factors):指成員終究要接受他必得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之事實。


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 陳登義 醫師 86年11月28日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永遠可以給予安慰-楊育正


【聯合報╱楊育正】2008.05.20 03:52 am

  2000年夏天,我帶著即將完成國家衛生研究院婦癌專科醫師訓練的六個學員,到美國參加美國婦癌醫學會,並參訪美國西岸的幾個主要癌症中心。參訪結束前,訓練計畫的國際老師,著名的婦癌專家里奧‧拉加西(Leo Lagasse)教授在洛杉磯家裡設宴款待我們。拉加西教授年近七十,精神奕奕,臨床上仍極活躍,並積極從事援助第三世界醫療的人道醫療活動,極受人尊敬。晚宴結束,大家閒聊時,我向他請教照顧癌症病人的困境,並舉我照顧過的吳小姐為例。

  吳小姐第一次來看我時才三十出頭,在一家大醫院剛開完刀,當時無法切除已經散布在腹腔內的卵巢癌,由於手術時腸子受傷,腹部的引流管還不斷有腸液流出。醫師告訴家人可以開始安排後事。

  我在醫院已工作多年,處理這樣的疾病已有相當經驗,更由於醫院裡外科同仁長久以來合作良好,整個手術團隊成績一直不錯。吳小姐轉來不久就再次手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後經過化療,此後又過了健康而快樂的五年,五年之中,她不但恢復工作,生活平順,並常藉著門診返診時和其他病人的互動,鼓勵心理脆弱的新病人。我們在這段期間建立了很深的醫病友誼。

  不幸有一天,吳小姐返診時告訴我,她接連咳嗽了幾周,胸部X光檢查,發現肋膜積水及肺部轉移病灶,並進一步確認是卵巢癌復發。她問我還有多少機會。當卵巢癌復發,尤其是已有遠端轉移時,幾乎沒有治癒的機會,我據實以告,並說明我們這時的治療,目標應該在控制病情、延長生命,並改善生活品質。

  然而吳小姐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決定去尋求她和家人所要的痊癒機會。她也真的找到幫她「包醫」的中醫。我和我太太都努力的勸她要繼續正規治療,卻無法改變她的決定。有一天她又來到急診,呼吸急促,形銷骨立,經過最後的支持療法,我們都知道時候已近。當天我在門診時,收到病房護士通知,吳小姐想要回家了,我匆匆趕到病房,她已經躺在推車上,就在走廊,用盡最後的力氣,以微弱的喘息聲,在醫師的耳邊說出感謝和道別。

  我請教老教授,當我們自己一再重複面對這樣令人心碎的時刻,而無以自處時,如何教導在座的其他年輕醫師,投注感情於工作?

  那一刻,我清楚的看到老教授的眼眶瞬間泛紅,眼角有晶瑩的淚珠閃爍,我知道我們有相同的經驗和哀傷。然而我不記得他有答案……


  七年後,我參加精神科方俊凱醫師的研究計畫:「以照顧癌末病人之醫學倫理,建構醫師靈性成長課程」,在引導之下,使我可以具體審視自己行醫生涯的成長經驗,並進一步瞭解自己身為醫師的深層意義。醫師只能偶爾治癒疾病,經常可以解除痛苦,但永遠可以給予安慰。


  遇到困境時,有些人可能選擇只扮演有限的身體醫治的角色,抽離情感;有些人期待隨著時間可以解決一切的問題,然而使人成長的不是時間,是用心,是投入,是痛苦試煉後的反思。經過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從技術層面的追求,昇華為對全人的關懷;從無力的嘆息,轉變為超越知識和制度障礙的努力,而我們會給所愛的人不拘形式的靈性關懷,就像遠藤周作的小說《深河》中,那位背負著印度教教徒,到恆河中去做臨死前洗滌的天主教神父。

  昔日猶太教徒不許在安息日工作,但《聖經‧馬可福音》第三章,記載耶穌在安息日治病,違反了當時的律法,卻是愛的教導。如果我們不懂所有的戒律和律法,也沒有世俗的成就,可以帶著我們豐豐富富的愛心,去面對最後的審判嗎?


我們期待自己終極的生命形式是什麼?

春日已渺,

我在歡樂和痛苦交會的泉源處,

數算

秋天最後的 落葉。






【2008/05/20 聯合報】

《我的十字架 》一位醫生談臨終、悲傷與生死


【聯合報╱楊育正 2007.06.24/25 】

從臨床醫生 到社會公益服務的醫生

請先談談您的醫師生涯。

這是我第三十年當婦產科醫生,在前面的階段,我大多數做產科,那時候,我可以說是在所有的醫院接生最多的醫生。我最多一個月接生了一百八十六個。在我鼎盛的年輕歲月,經常每個月接生超過百人,現在已經沒有人趕得上了,因為現在的出生數目已經下降了。在我後半段的生涯裡,我主要做婦癌研究,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擔任第四屆婦科腫瘤醫學會的理事長。

我最驕傲的其實是最近五年來,擔任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的董事長,從一位臨床服務的醫生,變成研究教育的醫生,再變成社會公益服務的醫生。這樣的過程,擴大了我的視野、個人的成就感,以及我自己對於人生的滿意度。雖然,我最終的核心價值(core value)還是在服務病患,但是這樣的過程讓我看到,我生命裡面的豐富。

照顧末期病患的影響

開始照顧末期病患之後,對您生活的實際影響是什麼?

有一天,當我醒來時,我看見身旁怎麼躺了一個年老的女人,那位女人,在我不知不覺的歲月當中,已經從青春變成垂垂老矣的「老」婆了,而我居然不曾清楚地參與這樣的演變過程,而是突然之間發現的,心中充滿了愧疚。

您問,照顧癌末病人對我的生活有沒有干擾?那真是非常干擾的。我的太太,有一次跟我提到:「為什麼要把自己弄得這麼忙?你能不能量力而為?」當天是禮拜六,隔天,禮拜天早上我帶她一起到醫院查房。我說:「你陪我去看一下我的生活。」當她看到一個又一個重症病人看到我時,顯現出那麼需要我的感覺,從此就沒有再抱怨過。

通常我早上五點多起床開始工作,吃晚餐的時間都在晚上九點。早上五點起床工作已經是我數十年以來的生活習慣。

面臨病患的死亡

照顧很久的病患死亡之後,您通常會有哪些反應?

有一位……(停頓五秒)未婚的小姐,她在三十幾歲的時候,在其他醫院開刀,open and close,卵巢癌,不只是open and close,而且把腸子弄破了,轉到這裡來。我因為有很好的合作夥伴,我的同學是大腸直腸科醫師,手術做得非常好。所以我能夠放心而大膽地去做手術,腸子的問題他會替我解決,我們一向合作得很好。

這位小姐,在其他醫院被宣布放棄,說要準備後事。她被宣判說:「你的生命恐怕只有三個月了。」所以她的家人把她轉到馬偕醫院來。我們的手術非常成功,她過了很快樂、幸福而健康的生活,整整五年。後來復發,她問我還有多少機會。我照實情告訴她,當卵巢癌再復發時幾乎沒有治癒的機會。我們幾乎是告訴她說,不會恢復了。我們能夠改善妳的生活品質,延長妳的生命,但是不會治癒。然而她決心去尋求她和她家人要的痊癒,她們決定去吃中藥。不但是我一再勸她,我太太還幫我到她家去勸她,希望她還是做正規的醫療。

但她決定尋求中藥的幫助,最後連呼吸都衰竭了,因為肺部轉移,才住到馬偕醫院治療。經過最後的支持性療法,她覺得、我們也覺得她已經到了終點。她在走廊推車旁跟我道別,說她要回家去了。

像這樣的經驗不只一次了。我立刻可以想到除了這位小姐以外,還有許多同樣的病人。另有一位小姐,她是有小孩的。這是一位非常理性的小姐,她說,對她來講生命的終點她已經沒有遺憾,她的孩子慢慢長大了,先生這輩子對她這麼好。她只有一個顧慮,就是她覺得當她離開時,她先生會受不了。這也是讓我覺得照顧這樣的病人,長期存在著心理的負擔。

就在前幾天,我還有一個病人……我隨便都可以想到,每一提到都能讓我流淚的病人。我經常要忍住這樣的淚水,因為我要讓年輕的醫生知道,我們投注感情卻要能夠堅強地面對。我知道我們的住院醫師,我的fellow年輕主治醫師、colleague們,他們在牆角流淚。我告訴他們我們該做的都做了,我們都做了。


我的十字架 醫師無知是為無德

是什麼樣的想法讓您覺得,心裡憂傷但是淚水卻必須忍下來?

我有一句話,寫在一本書的序言裡,我把這句話當成我的十字架,叫作「醫師無知是為無德」。其他行業你沒有知識,賺不到錢,做得不好,那是你個人的事情,事業的失敗。但是醫生沒有知識是沒有道德的。

因為我們一定要commit to the patients,說我們會給病人最好的治療。沒有做到,就是一種沒有道德的行為。我跟我這些年輕的醫生,都很盡力在做,所以我們可以心安理得,但免不了惆悵。因為我們只不過是現代醫學的一個代表,是現代醫學所能做的事情的一個出口。我們卻沒有超過這樣水準的能力,不會做得比現代醫療水準更高,因為那個能力還不存在,可是我們都盡力在做。我們也做研究,也發掘問題,希望明天會更好。當我們這樣做,這些不斷的……由於疾病而去世的老病人變成老朋友,都是我們很大的憂傷,所以我才說,我們需要憂傷輔導。

面對生死問題

您建議病人用什麼態度面對生死關頭?

病人的淚水不需要忍下來。莫瑞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或是其他的生死書譬如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書》,甚至我們醫院醫師所寫的《破繭》、《越過邊境》,我覺得都是處理生死問題的代表作。

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書》是從某一種假設的信仰,對於生命的假設,但是無法證實,這樣的做法可以處理生死問題。佛教用許多不同的名詞來說明這些東西就是真理本身。

如果你假設其中一個為真,這個系統就會成立。我們在過去的數學題裡面,就是老師要求證什麼,如果中間有一個假設是真的,它整個系統就可以成立。問題是那個假設永遠不會被證實,佛教對生死的處理我的看法是這樣。

《破繭》或者《越過邊境》,寫的這位醫師經常勸重症病人說,不要擔心,反正有來生。他給病人一種虛幻的承諾,這我沒辦法接受。

但是,莫瑞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提到的,當情緒來的時候,他不談來生、今生,你該哭的時候就放聲大哭,哭完之後擦擦眼淚,繼續過下一天,這是我現在對病人採取的態度。我跟病人說,在時間長河裡,其實我們不論一年、十年、一百年,都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所以就理智的立場,你要爭執的是當下。

這個時候,譬如說我的病人,我都跟他說:「你今天在化療,可是妳明天、後天是要生活。你化療要做什麼?就是為了延長生命,要過生活。你不要因為準備,或是處理化療以後這些事情,而讓很多快樂在追求快樂當中失去。」

發掘照顧末期病患的成就感

很多醫生說,「我不要做癌症,因為治療癌症常常很挫折。」是嗎?你會為了治療失敗而認為那是挫折嗎?

本來病患會痛苦十分的,結果經過你的手,他的痛苦只剩下四分、三分,你要為剩下的三分負責嗎?如果一個病人本來會在三年之內去世,經過你的手,他活了八年,而且他還看見他的小孩子結婚、成家立業,又生了孫子,這樣讓他的人生更少缺憾的時候,你不認為那是你的成就嗎?而他最後疾病的復發是你的挫折嗎?這是我不斷提醒自己的。

我想,同樣的情緒,即使是我們的父母、親人去世的時候,都要再想一次。當父母親人去世的時候,我們通常在想,我有沒有虧欠?所以很多悲傷輔導,引導他們走出來的時候,發現家人的去世,身為他最親的家屬通常會有罪惡感,覺得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對病人也是這樣。我的意思是,我們難免哀傷,一定會的。可是哀傷的同時,你要處理這樣的情緒,不要讓它變成心理上的長期障礙。我看到我的年輕醫師在牆角垂淚,我也希望跟他做這樣的交換,說「We didn’t do anything wrong, and we will be good to the patients.」,但是我們仍然哀傷,我們仍然不捨,這就是人世間的常態。

悲傷的調適:運動、認知轉換與交託上帝

哀傷的時候,您用過哪些方法幫助自己?

不管是哀傷還是不哀傷,任何負面的情緒,我們常常說,我們不能去改變刺激(stimulation),不能改變認知(cognition),但是我們可以去改變反應(response)。同樣的情境,有些人會比較樂觀,有些人會比較不樂觀,重點是你看到事情的哪一面,而這在於選擇。情境都一樣,我們要怎麼選擇,可以有精神層面的解釋,也可以有生理層面的解釋,叫作腦啡(endorphin)。

所以我第一個方法是一定要放鬆。早上我五點起床,處理一些事情,五點四十分出門運動。運動之後沐浴薰香然後上班,我看到每一位小姐、每一位同事,都覺得很可愛。每天都帶著愉快的心情來上班,這其實可以講得更多,但是需要三個鐘頭來分享。所以我先打住,第一個就是運動。

第二個就是我剛剛提到的理性分析的結果,可以使我自己有更正面的看法。第三個當然是要信仰的支持,因為一旦有信仰的支持,你會發現,你不是那個掌控生命的人,你不過是這世代醫療水準的代表,一個出口。可是在這個世代醫療水準的上面,其實還有一個incredible的God在那裡,如果有這樣的宗教信仰,會使你在人的盡頭可以交託。〈馬太福音〉所講的「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當你盡力了以後,最後就是交託的時候。

什麼是你人生最大的價值?要先問核心價值是什麼,我認為是「成長」。所以我要不斷追求成長,在工作的選擇上,這個工作讓我繼續成長,那個沒有,所以這個是比較好的,以核心價值去衡量……

工作中創造成就感

病人怎樣回饋您對他們的照顧?

在工作的過程中,去創造或發掘成就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有成就感,才做得下去。這個成就感可以是有形的。有一位媽媽去世了,已經照顧她八年的婦人的女兒,處理完所有事情以後,還不忘再送三盒水果給年輕醫生和年老醫生,對我們來說是多大的感恩,多大的成就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事情人家記得,所以我收到水果就在記事本寫下「感恩」。

還有一位,是我照顧六、七年的卵巢癌的病人,她已經去世了。去世以前很有情緒,她說她已經知道她到了盡頭,所以要安樂死,我們做不到。我說,我可以給你安樂,就是可以給她不痛苦。

她就在鬧脾氣當中,去世了。我們都很遺憾,因為前面這段時間,我們非常用心照顧她。她肚子一抽水都是抽一、二個鐘頭,我跟我的年輕醫生親自去抽。其他醫生都是插一個管子讓它自己引流,這樣抽得不乾淨,病人沒有被照顧的感覺。我們親手抽,10㏄、10㏄這樣抽,每一、二天,二、三天就抽幾千㏄的水出來。她當時非常感謝,後來有點鬧脾氣。她最後託了一位病友,在臨終以前交代,等她去世以後一定要請她來跟我表示,對於我對她這樣的長久照顧表達感謝之意。

我說我當然知道!我當然知道鬧脾氣不是她的真心,可是她還是託人來講,然後我跟她的代言人一起在門診室流淚。我寫下這樣的感恩,這就是成就感。

靈性的定義與成長經驗

您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經驗,在靈性方面的成長、轉變?

其實我沒有很具體地思考過,因為你現在問了,我才立刻去組織的。所以我必須先做一個但書,就是要跟你分享蘇東坡的一段話:「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一個人拿了玉璧要來收買我,我可以說「不要」,我可以把它摔破,但是當我在廚房裡打破一個碗,明明這個碗價值很輕啊!我可以碎千金之璧,為什麼一個碗打破我要惋惜?因為初念淺,轉念深。立刻的反應不過是人的本能,卻不是真正思考後的行為模式。我因此先做個但書,因為我這個答案是立刻回答的。

我是藉由照顧癌末病人,一次又一次地,讓我重複思考這個問題。說到人到底是什麼,生命到底是什麼?藉由這樣的機會,使我能夠思考、體驗。就像我一開始說的,我早前很滿足於接生,作為婦產科醫生,我可以看到出生的喜悅,最後我是在照顧重症的病人,癌症。對所有的經歷,我都認為有神在指引,這種經歷誰比我更多?

安寧病房的醫師呢?沒有,他們都沒有完整看到,或者是靠近地、一再地觀察到生命出生的時候。安寧病房的人有完整看到如何接近生命的終點嗎?沒有。因為他們是病患已經決定要到終點了,才參與的。而我們是一路陪著病人,從有希望到沒有希望,所以我們更密切而真實地經歷這一切。

就這樣的經驗,我對靈性成長的定義就是對於最終生命形式的一種認知。這樣近距離的觀察,確實給我自己很大的成長,使我認識到生命的有限,認識到生命的不可控制,人對自己生命的無奈、無力感。這種認知,我認為有助於在日常生活中,判斷什麼該執著,什麼不該執著;什麼是有價值,什麼是沒有價值。

我這樣子回答你的問題,甚至希望你做成紀錄的時候給我一份,我再做一次整理。我現在立刻的反應,雖然不是本來已經形成的文字或語言,但我自己覺得還不錯,覺得……如珠吐光,還照珠體,雖然是在回答你的問題,但覺得自己還再一次的受益。



醫師對自己的死亡準備

您曾經想到過自己的死亡嗎?

我身上都帶著遺書上班,沒有人知道我的遺書放在哪裡。我高血壓又慢性肝炎,有一段時間已經到了我自己認為沒有什麼藥。所以,這是沒有人知道的,過不過得了今天也沒有人知道。

If I do not wake up tomorrow……這是今年四月寫的,我希望我的小孩能讓神和他的父母都榮耀。我希望他們照顧他們的母親,但是不要住在一起,我希望小孩能夠互相照顧,為了紀念他們的父親,最後我希望他們為我唱聖詩第249首。因為其實我對自己的生命和內涵都非常滿意,沒有什麼不完整的東西。

當時怎麼會寫下這一封?

男人四十歲就該寫遺書了,我已經拖延太久了。

這其實也不是突然寫出來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研擬才變成這樣的。可是我後來想要改聖詩,我後來覺得400首更好。你問這樣的問題有什麼延伸的問題嗎?還是我的回答已經超過你的需求?

您回答的包含了很多,像是死亡的準備……我訪談過的人當中,有一些也寫過遺書,但是他們寫得比較接近遺囑。

喔,交代什麼財產要如何處理……因為我沒有很多財產,雖然我家世不錯,自己也做得不錯,但是沒有很多財產可以引起什麼問題,特別是太太還在,聽她的就可以。所以我沒有交代這些物質的東西。

給年輕醫師的建議

如果請您給年輕的醫師建議,在照顧末期病患的靈性方面,您覺得哪些事情是重要的?

其實,我自己的fellow這些人,我相信他們都有注意這樣的問題。但是很多醫生沒有帶著感情來上班,更不用談到靈性。

我曾經讀到一本書,那本書叫作The passage,中文翻作《新中年主張》。那本書有兩個問題share,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你的中年?很多人說中年就是我看清楚我要什麼東西,看清楚我要走的路的時候。

我不是的,當我中年的時候,我很清楚地認知,什麼東西是我這輩子做不到的。我不會無意義、無效而不合理地去追逐那些我不該擁有的東西。有人看清楚自己要走的方向,他還是很自大的。我是很謙卑的,當我到了這個時候,有些東西是我這輩子再也追求不到的。

第二是,什麼是你人生最大的價值?要先問核心價值是什麼,我認為是「成長」。所以我要不斷追求成長,在工作的選擇上,這個工作讓我繼續成長,那個沒有,所以這個是比較好的,以核心價值去衡量。

靈性也是一樣的,我會提醒年輕醫生,在工作崗位、在工作環境上,每一天都注意自己的靈性成長。除了這一點,剩下的就是方法,照顧病人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同理心,醫師是用感情投入,日日在追求靈性的成長,用同理心去照顧癌末病患。我也是經由你這樣的詢問再一次地整理出答案來,我認為該做而我確實有在做。

訪談後,醫師分享心得:「與人分享快樂,我們會更加快樂;向人傾訴創痛,卻可以減輕悲傷。」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自我狀態的肯定面與否定面


CP
批判型父母

追求理想
有良心
維持秩序
重道德
有責任心


易持有偏見
對任何事保持懷疑態度
支配性強
排斥他人
獨斷

*************************

NP

撫育型父母



認同對方
有同情心
可負起保護、養育之責
包容別人


過度保護
過度干涉
推卸責任
侵犯他人的自主性
縱容他人

**********************

A

成人



有理性
處事合理
沈著冷靜
根據事實
客觀作判斷


機械般的
精打細算
枯燥無味
面無表情
冷漠感

**************************

FC

自由型兒童



天真爛漫
好奇心很強
重視直覺
活潑
富創造力


以自我為中心
任性
旁若無人
粗野
情緒激動

*******************************

AC

順應型兒童



富協調性
妥協性很強
乖寶寶
順從
慎重


過於謙虛
依賴心強
作不必要的忍耐
缺乏自主性
隱藏敵意



李素芬老師工作坊講義
(本表摘自TEG模型)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7個好習慣 搶救你的免疫力



本篇文章摘自: 商周特刊優勢系列 健康特刊
作者:孫秀惠

當越來越多沒有特效藥的傳染病出現時,21世紀最好的醫藥就在我們的體內,每個人都可以用「心」增加自己的免疫力。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李德博格(Joshua Lederberg)曾指出,因為病原體的變異,加上人類旅行頻繁,會使得許多傳染病呈現的形態超乎過去研究的理解,也使得原先發展出的疫苗失去作用。

舉最典型的SARS(急性嚴重呼吸道症候群)為例,2003年在全球爆發時,許多人走在路上都疑神疑鬼,不知道周邊哪一位路人可能就是潛伏帶菌的患者。台灣的口罩銷售量遽增3倍,忙碌的上班族,匆匆擠進電梯,聽到裡頭有人咳嗽一聲,所有人都暫時停止呼吸,回到座位上開始焦慮:我會是倒楣的下一個嗎?

像這樣「無藥可醫」的病,在未來很可能越來越多,包括癌症、禽流感,一些稀奇古怪的傳染或非傳染病名詞,很難不讓人緊張。然而緊張歸緊張,你若發現自己因此而十分焦慮、常常擔心自己或家人感染,那麼該設法放鬆一下心情了,因為,根據研究,緊張焦慮會讓人唾液裡面的抗體比率大幅下降。而唾液正是抵擋呼吸道傳染病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也就是說,你正在破壞自己身上比口罩更有用的防護罩——你的免疫力。

例如,SARS在香港爆發時,香港牛頭角淘大花園社區出現嚇人的集體感染,E座住戶被強迫隔離。在這當中,卻有一位婦女,家中雖然有四人染上SARS,在她身上經過測試卻找不到任何感染跡象。對於這樣的現象,醫生的解釋也就是:「可能她的免疫力就是比較好。」

別讓壓力、不快樂、混亂作息 折損你的免疫力

免疫力可能是21世紀最好的醫藥,而且是上天賜給我們常駐在身體裡面的保護天使。

用最簡單的概念來說,免疫力像是一組抗病兵團,在每一次病毒入侵時,以精密無比的方式聯合作戰。兵團的組織成員包括哨兵「干擾素」,發出警戒訊號;特遣部隊「殺手細胞」,最早抵達前線進行殺敵任務;作戰指揮官「T細胞」,帶動特異性免疫反應,啟動免疫細胞群組總動員;其他包括巨噬細胞、B細胞、補體等,像是主力部隊,各負吞吃病菌、產生抗體等等任務。

除了少數基因異常的人,每個人的體內都有這些細胞和機制,免疫力是大部分人與生俱來的力量。可是為何有人連SARS都不怕,有的人健保卡1年都用不到,有些人卻無「疫」不與?這個謎團,醫療界也一直不斷尋求解答。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魯斯克於1996年和97年,曾經連續2年在冬末春初流行感冒盛行的時節,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區3棟辦公大樓的上班族進行免疫力研究。研究顯示,生活形態具體影響了上班族對感冒的免疫能力。

魯斯克發現,那些2年都沒有感冒的人,共同的特徵是:1、他們與配偶的關係都十分良好;2、他們都有固定運動,或個人相當喜歡且常常進行的興趣活動;3、他們都有信仰。從這份研究顯示了一件重要的訊息:免疫力與人類身、心、靈的健康有著密切關係。

「許多人常說要『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其實,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恢復』我們原有的免疫力。」這是美國哥倫比亞醫學院網站上,關於免疫功能解釋的第一句話。我們的免疫兵團之所以戰力微弱,常常是因為我們的身、心、靈的平衡出問題,削弱了它們的力量。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壓力、不快樂和混亂的作息。

多年前,美國發現了第一宗與感冒症狀相似的病例,後來,它正式命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這些人永遠都睡不飽(或睡不好),強烈的疲勞感持續半年或更長一段時間之後,則是出現輕微發燒、咽喉痛、淋巴結腫大、集中力降低、全身無力等等症狀。同時患者體內荷爾蒙代謝失調、神經系統調節功能異常,呈現整體免疫力減低的現象,這又使他們更容易染上流行性感冒或其他濾過性病毒引起的疾病,最後往往連醫生都不容易搞清楚真正的病因。

增進身、心、靈正向循環 重建體內自然防線

過去10年陸續有更多的單位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發現背後真正因素,則是患者工作壓力過大,或者個性過度要求完美,身、心無法放鬆所導致。

美國學者巴托普就發現,人格傾向具有「高度權力欲望」或者「受到壓抑」的人,他們做為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線gA抗體明顯下降,所以較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

尤其是常常需要世界各地跑來跑去的白領菁英,現在不僅因著他們的移動能力,面臨了比非移動族更高的全球性傳染病風險,而且他們又是工作最忙碌、壓力係數最高的工作族群,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生病,已經是群體而非個體的問題。

根據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科恩,對包括匹茲堡、費城、波士頓、華盛頓在內的美國東岸8個城市的500名企業中、高階主管的健康研究發現,這群人3個月內曾經罹患感冒的比率約47%,幾乎是美國人的整體平均約27%的2倍。另外,這群人罹患過敏、氣喘的比率(與免疫力也有關係),也比平均指數要高。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系則曾經做過一項有趣的非正式研究,發現一些業績長期不佳或老是被上司責罵的日本上班族,無論是流行性感冒、皰疹或病毒型腸胃炎的染患比率都比較高。

其實,若是從生理的角度來解釋,這些發現也都不令人訝異。

少發脾氣、多大笑、不要憂慮 用「心」就能抗病

人類的腦子當意識到外來壓力訊號(包括緊張、焦慮、恐慌、氣憤等等),腦下丘就會傳遞信號給腦垂體分泌激素,引導腎上腺素分泌來對抗;如果壓力是長期出現,腦子還會命令身體製造一種由膽固醇轉化而來的皮質類固醇,這是一種壓力蛋白(stress proteins),如果在身體內累積過高的量,就會阻撓免疫細胞兵團的運作。

此外,根據許多醫學研究,上班族若是因工作造成生活作息混亂,令身體無法充分休息,或造成失眠的問題,體內的T細胞與巨噬細胞的數目都會下降,免疫力也會水降船低。

反之,身、心、靈正向的循環,則能恢復甚至增進自體正常的免疫能力。

全球最大的健康組織凱色永久醫療計畫(Kaiser Permanent Medical Care Program)主持人大衛索柏,在他的「身心健康通訊」當中,提出了幾點用「心」增加免疫力的秘訣:

1、少發脾氣、多信任人:因為根據研究,「敵意」低的人,血液的帶氧腺體數目也會增加,帶氧腺體就像高速公路的開道車,可以讓人的免疫細胞快速抵達病菌入侵現場。

2、多開懷大笑:大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哥倫比亞大學一項對民眾觀賞歡笑錄影帶的研究也發現,開心一下會增加口水分泌,並且增加唾液中的抗體。

3、多幫助人:一項針對2,700名美國社區志工的調查顯示,這群人罹患憂鬱症及傳染病的比率,比沒有擔任志工的人少2.5倍。做善事之後,腦啡釋放的量會提高,從而增加快樂、減少因憂愁造成的壓力蛋白。

4、增加親密接觸:例如,按摩或擁抱。邁阿密大學研究發現,每天接受45分鐘的按摩,1個月後免疫細胞數目明顯增加。而許多醫師的經驗也發現,無論幼兒或成人,若是常常有人充滿關懷的撫摸、擁抱他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都會增強。

5、回歸信仰:據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固定參加宗教聚會,或有禱告靈修生活的人,體內的interleukin-6蛋白(會削弱免疫力),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要低。而教友的支持網,也是減少壓力的重要因素。

6、建立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時間的壓力是有毒的,因為會快速累積皮質類固醇。但在同一時間要做多少事,卻要看個人;動作快的人被要求慢慢來,反而會增加壓力。

7、不要憂慮太多:聖經有一段經文「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經過醫學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憂鬱症患者也有更高的骨質疏鬆比率,而且體內T細胞與殺手細胞的比率都比一般人要低3成以上。

此外,最常被提到的增加免疫力的方法,其實都不新鮮,卻是許多人忽略的:固定運動與好好睡覺。

固定運動與好好睡覺 簡單增強免疫力

誘發睡眠的化學物質,與刺激免疫系統細胞的化學物質是相同的,所以睡不好與不好好睡覺的人,體內的T細胞數目也比較睡眠足夠的人要少。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每晚熟睡(睡眠中段最深沈的時間)少於2小時的人,罹患癌症與免疫系統疾病的可能性比熟睡時間超過4小時的人,要高出30%。

而美國疾病管制局則鄭重指出,每個成人最能夠增加免疫力的運動量,是每週3天,每次30分鐘到45分鐘,做令心跳可以輕微加速的運動。持續超過3個月之後,免疫力就會增加。而太少或者過激,都反而會減少或抑制免疫力。

增加免疫力,簡單嗎?似乎也不難,就是一句「平衡的身心靈」。然而,我們體內的保護天使,是否因為我們的疏忽而奄奄一息呢?癌症、狂牛症、禽流感、SARS上身,也許不是個人能力所能控制,但是鍛鍊我們的免疫力,用心就可以做到。

(本文節錄自《商業周刊》第8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