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和孩子談生死,會不會太沈重了?
紀:兒童生死教育是近年來生命教育推動中的重要課題。或許有人問:「和孩子談生論死會不會太沉重?他們還那麼小!」殊不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死亡的事情;例如:寵物死亡、爺爺奶奶去世,或是父母兄姊、親友的死亡,甚至是重病兒童自己的死亡……。與其避而不談,不如坦然真誠和孩子聊聊,或許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關懷與智慧型的關愛。
以往在台灣地區,對孩子談論生死的經驗相當不足。通常在學校裡不談死亡,在家中碰到親人死亡的事情,家長面對孩子的提問及孩子的哀傷,常是以忽視、隱瞞、恐嚇或敷衍的態度處理。因此,孩子對死亡的認知,多半來自民間的道聽塗說或透過大眾傳播媒體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錯誤的認知。
孩子認為死亡可能是醫療失敗的結果、或認為死亡是血腥與暴力、或認為親人的死亡是自己詛咒而造成,往往自責內疚、或認為親人的死亡是自己做錯事或不乖的懲罰而深感不安。孩子喪失親人已是很大的創痛,再加上對死亡的錯誤認知而產生內疚及罪惡感,造成孩子的二度的傷害,我們於心何忍?
讀者:孩子心智尚未成熟時,如何抒發心中悲傷?
紀:成年人常會誤解兒童對死亡不大懂,不會傷心,或是過一陣子就好了。其實一個有愛的人,就會有哀傷,但往往被忽視且不易被查覺,尤其是無預期的悲傷,例如:親人自殺或意外死亡,傷慟往往會植得很深很深,且難以拔除。又親人死亡時,成年人自己也會陷在極度哀慟中,無暇顧及孩子。尤有甚者,成人常會不自覺將自己的哀傷及憤怒發洩到孩子身上,這無異是雪上加霜。
當孩子年紀尚小,心智尚未成熟時,面對喪失親人的傷痛及思念,往往不知如何抒發,更不會調適自己的情緒。有時兒童悲傷的症狀是在兩、三年後才逐步呈現;像是學習情緒低落、隔離自己、無法集中注意力、情緒常失衡、對外在的刺激反應遲鈍、常有被遺棄的感覺、或是對許多事表現得毫不在乎、掩飾自己、或是常做噩夢、尿床等。
因事隔兩、三年,我們很不易將這些現象和喪失親人的事件相聯結,多半以學習障礙及情感因擾的治療方式處理,因而錯失了對症下藥的治療時機。
如果兒童對死亡的無知、焦慮及恐懼無法得到適當的引領及調適,一旦碰到死亡事件,心情失落的傷痛及情緒的壓抑,常會以異常行為及特別的方式反應出來,會嚴重影響到兒童身心的健康及健全人格的發展。
讀者:爺爺奶奶的愛對孩子有何影響?
紀:無論是東方或西方的家庭,有一件事情是相同的,就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孫子女的疼愛都是那麼的深刻、溫馨、和煦及細膩,以至於當老人家去世時,孩子的傷痛是可想而知的。
我曾在生死教育課程中讓大學生寫他們最懷念的人,幾乎百分之七十的學生最懷念的人都是袓父母或外公、外婆,只有極少數的學生是四位老人家仍健在的,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歷喪親之痛,因此而深深地思念老人家的愛、或多麼不捨老人家的離去、或內疚沒有在老人家生前多陪陪他、或遺憾沒有早點告訴他「自己好愛他」、或懊惱如果早點知道有關生死的……就不會……,言下都有諸多的遺憾及心痛。有的大孩子寫到後面甚至淚流滿面或泣不成聲,多麼令人不忍。
通常為孩子疏導爺爺奶奶去世時的衝擊與困擾,繪本是很好的媒介,像是《精彩過一生》、《爺爺有沒有穿西裝》、《爺爺的牆》、《馬堤與祖父》、《想念外公》、《地球的禱告》、《好好哭吧!》、《再見,愛瑪奶奶》、《牛奶糖的樹》、《阿嬤再見》、《葬禮之後》……等,都是很貼切的繪本。透過閱讀,能提升孩子的認同感與角色投射。
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人能顧及孩子所想要知道的事,以及孩子需要知道的事,針對孩子的認知、情緒發展及個別差異等,與孩子談生論死,是家長、教師及輔導者等應善盡的責任。
讀者:家長很想去幫助孩子,卻又擔心自己的認知不夠或溝通的方式不適當,反而造成孩子的傷害及困擾,是嗎?
紀:親人去世時,孩子是滿心疑惑,常會問:「人為什麼會死?」、「人死了去哪裡?」、「他會回來嗎?」、「他好嗎?」,這些是不容易回答的問題,而本書提供了多元答案,以因應不同年齡、不同個性及不同處境的孩子所提出的疑問。
親人過世時,孩子會難過、悲傷、生氣、害怕或孤單是正常的,但孩子如果是保持著愉快的心情也是被允許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個人表現悲傷的方式也不同。例如:親人過世,有的孩子去踢球、或彈鋼琴、或騎腳踏車……等,都應該要被認同,成人需要學習去接受,而不是罵孩子:「你爸爸剛剛去世,你還有心情踢足球!」殊不知,這正是孩子抒發悲傷的另一種方式。
提問者/紀潔芳(吳鳳技術學院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