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依附與親密關係 --王大維 著


人是群體性的動物,一輩子都無法脫離人際關係而生存。因為要產生出一個全新的個體,必須要經由一男一女的結合,因此人類的生命可以說是奠定在兩性的親密關係之上。光有兩性結合還不足以讓新生命成長,在母親懷胎十月及嬰兒呱呱落地之後,嬰兒與父母親的親密情感則是決定孩子是否能身心健康的關鍵因素。等到孩子逐漸長大,他與手足以及同儕之間的關係則成為生活重心。直到孩子成年,他也開始追尋兩性親密關係,並製造出下一代,如此生生不息。

由此可知,人是一直生活在親密關係之中的,這些關係包括兩性、婚姻、親子、手足、同儕…等。心理學家指出,這些社會關係若經營得當,一個人的身 心也比較健康。本文從依附的觀點來探討深層的親密的人際互動關係。

幼兒時期的親子依附

在心理學與諮商輔導的理論中,有不少學者針對親密關係的主題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論述,然而若要涵蓋人一輩子的親密行為,則不能不提到John Bowlby。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關係才是影響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在他的臨床經驗觀察中發現,那些行為偏差的兒童與父母(尤其是母親)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而且似乎在嬰兒期的時候,主要的照顧者(通常是母親)與孩子之間並未建立一種品質良好的互動關係,他稱這種關係為「依附」。

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把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安全依附型」,這類嬰兒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母親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但當母親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第二種是「焦慮/抗拒型」,這類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視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第三種則是「焦慮/逃避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接觸。

這些依附關係是由照顧者與孩子共同互動所產生的,然而心理學家指出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在未來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的發展,都較其他兩種類型的孩子還要好,因此嬰兒時期的親子關係可說決定了日後孩子的發展。

成年時期的親密依附

1987年兩位社會心理學家Hazan與Shaver突破性地把原本應用在兒童期親子關係的「依附」概念,延用至成人的親密關係,他們認為早期的依附關係會在孩子腦中形成一「運作模式」,孩子帶著這運作模式長大,並進而影響他與人際互動情形。例如幼年是安全型依附的人,傾向會與情人建立相似的關係,當情人離去時雖然會引發難過,但當兩人相聚時,又會快樂地彼此相待。抗拒型依附的個人在相同情況下,則容易引發嚴重的困擾,不太能忍受分離,當情人回來時,即使心中想要親近對方,但行為卻表現出排斥與抗拒,造成關係緊張。逃避型依附的個人則是甚少表露情緒,當與情人分離時不會表現出不悅,當相聚時則出現冷淡與逃避,這種舉動常讓對方不知所措。

  由此看來,成人的人際親密關係與兒時的親子關係是有很大的關聯,而且是連續的。所以社會上這麼多為感情受困的案例,可能代表著生命更早期的人際關係是有困擾的,一直延續到現在。因此,當遇到親密關係的困擾時,拼命地看書學習兩性溝通技巧,或是一昧地告訴自己「下一個男(女)人會更好」、「天涯何處無芳草」並沒有太大的用處若是不清楚自己的依附風格,很可能還是會一再落入重複的模式中,繼續在感情中受傷治本之道是必須去探索你更深層的內在動力,覺察自己的依附風格在目前人際關係中式如何運作,如此才有可能修補不量的親密互動品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