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薩科齊打輸“巫毒娃娃”官司 法官認為很幽默


薩科齊(上)和羅雅爾圖像的“巫毒娃娃”。新華社/法新

法國總統薩科齊最近讓“巫毒娃娃”鬧得很煩心。一家廠商以他的肖像為原型做成玩偶供人扎針,他跟廠商打官司卻又被法官判了個敗訴。窩一肚子火的薩科齊決定再次上訴。

據法國媒體報道,薩科齊的律師在10月24 日向法庭提出起訴,控告“薩科齊巫毒娃娃”生產商K&B出版公司侵犯總統肖像權。巴黎高等法院29日駁回薩科齊提出的禁售訴求。法官裁決說,這種“未經薩科齊授權的肖像並不構成對人類尊嚴的侮辱,也不是人身攻擊”,屬于“表達自由的權限范圍內,體現幽默權”,因此認定巫毒玩偶的普及並不構成侵犯薩科齊的肖像權。

這是第一次有法國總統在侵犯肖像權的訴訟上敗訴。薩科齊的律師赫佐格指出,這項裁決不符合判決慣例,其中的某些條款無關于肖像權。上訴的聽證會可能會在31日或11月3日舉行。


法國K&B出版公司本月上旬發行了2萬套“尼古拉·薩科齊:巫毒手冊”藍色套裝,其中包括一個以薩科齊為原型的“巫毒娃娃”、一本56頁的充滿諷刺意味的傳記手冊和12枚用于刺娃娃的大頭針,並鼓勵讀者在巫毒玩偶上插針以袪除霉運。娃娃身上還印著一些薩科齊的“名言”,包括他主動與民眾握手遭拒後脫口而出的那句粗話“滾開,蠢貨”。這套價值12.95歐元的套裝9日在書店和網站上開始出售後熱賣,一度登上亞馬遜法國購物網站暢銷書排行榜榜首。K&B出版公司強調,這只是博君一笑的玩具。

10月22日,薩科齊的律師致信法國K&B出版公司,稱該公司使用薩科齊肖像制作成“巫毒娃娃”並鼓勵購買者針刺“薩科齊”等行為侵犯了薩科齊的公民權利,如不停止銷售將被告上法庭。但這封警告信並未獲得積極回應。說到做到的薩科齊隨後果然訴諸法律。這也是他去年當選後涉入的第六起官司。

去年在大選中敗給薩科齊的社會黨人賽格琳·羅雅爾也沒能逃脫被惡搞的命運。K&B出版公司同時推出了“羅雅爾巫毒娃娃”紅色套裝,但銷量不及薩科齊版。當她被問及是否有意對“羅雅爾巫毒娃娃”採取法律行動時,羅雅爾不忘借機取笑薩科齊,她說:“我有幽默感。”(康娟)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Hot cuppa makes you feel good about others

Feeling physical warmth doesn't just make us see others as warmer people, but also causes us to be more generous and trusting, say researchers (Source: iStockphoto)

Friday, 24 October 2008 ABC/AFP

Our judgement of someone's character can be influenced by something as simple as the temperature of a drink held in our hands, say US researchers.

Psychologist Professor John Bargh from Yale University, Connecticut and Dr Lawrence William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report their findings today in the journal Science.

Psychologists have long noted the importance of warm physical contact with caregivers in developing healthy relationships as adults. So Bargh and Williams decided to test the impact of warmth on the perceptions of adults.

To test their hypothesi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emperature, research assistants casually asked undergraduate test subjects to briefly hold either a warm cup of coffee or iced coffee as they wrote down information.

The subjects were then given a packet of information about an individual and then asked to assess his or her personality traits.

The participants assessed the person as significantly "warmer" if they had previously held the warm cup of coffee rather than the iced cup of coffee.

On personality scales unrelated to the trait of "warmth," the researchers found no difference in how participants who held an iced, versus hot, coffee responded.

In a second study, participants held heated or frozen therapeutic packs as part of a product evaluation study and were then were told they could receive a gift certificate for a friend or a gift for themselves.

Those who held the hot pack were more likely to ask for the gift certificate, while those who held the frozen pack tended to keep the gift for themselves.

"It appears that the effect of physical temperature is not just on how we see others, it affects our own behaviour as well," says Bargh.

"Physical warmth can make us see others as warmer people, but also cause us to be warmer - more generous and trusting - as well."

Echoes of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The research team built on earlier studies that show the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individuals also influence social judgment about others.

The experiment suggests that the warmth of an object or the distance that is felt between people amounts to more than simple metaphors. Both instances, researchers say, are literal examples of trust first experienced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during infancy.

"It's at the same time subtle and very powerful - a repeated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warmth that is learned over a lifetime," says William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marketing.

He says the research could have marketing implications because it shows just how strong the bond is between the physical and the psychological world.

"In a point-of-service or communications interac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customers are tied to the physical world in which buying behaviour occurs is important," says Williams.
"If you are running a promotion outdoors on a cold day, maybe giving away a warm cookie will help you make connections with consumers. It gives marketers and managers more tools to work with."

Brain imaging

Bargh says the power of temperature on character assessments has been backed up by recent brain imaging studies.

For instance, the experience of hot or cold stimulus has been shown to trigger strong activity in the insular cortex.

Researchers have also implicated the same area of the brain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 debilitating illness characterised by an inability to cooperate and near complete inability to determine whom to trust.

The study was funded by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讀者期望什麼? ◎王岫



作家或是從事文字工作的人,寫作的目的,除了賺取微薄的稿費(以目前國內的情況而言,稿費的確是微薄,所以除了報社的記者或主筆外,能以寫作為生的所謂的專業作家,據說全國不到三十人)外,只能說是自己的興趣或是心中一股隱然的任務感罷!興趣是自身的問題,但作家們心中隱然的任務感大概就是能對許多不認識的讀者表達他們的理想,提供他們所知的資訊,來服務別人。文字是他們的工具,他們期待能以正確的書寫,不屈不撓地將自己的情緒、感覺傳達給讀者。


作家們都熱愛文字,迷戀文字能夠聯結他們和讀者的心靈。


但作家們的書寫文字,能夠做到不只傳達到讀者,而且能擄獲他們的心(notonly to reach them, but also to keep them)嗎?在資訊氾濫,但寫作環境卻普遍不佳的現在,這無疑更值得作家們思考。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新聞學名譽教授彼得.雅各比(Peter P. Jacobi)長期觀察、研究雜誌文章的寫作,本身也是雜誌社的顧問,他最近在美國的《作家》(The Writer)雜誌寫了一篇「讀者期望的清單──十二個可以擁有讀者和擄獲他們歡心的方法」(A reader's wish list ; 12ways to please and keep your audience)的文章,對作家或文字工作者的寫作有不少期許。雖然雅各比的主要對象是雜誌上的文章寫作,但其實也有很多觀點與報紙或書籍的寫作是相通的;特別是他期勉作家們千萬要先去除兩個危險的觀念:第一,作家不要以為讀者還是我們寫什麼,他們就讀什麼的「沒有自由的聽眾」(captive audience);第二,也不要以為我們寫作傳達的信息一定是讀者需要的。


這兩個觀念,不僅作家或文字工作者需時時自我警惕,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的編輯們,其實也應引以為鑑。但雅各比在這篇文章的重點是設身處地把自己假想為讀者,提出讀者想要從閱讀雜誌文章中獲得什麼或得到什麼樂趣,以此來希望作家或文字工作者應掌握寫作的方向。


或許雜誌上的文章比較多元化,以至於雅各比代替讀者的期望也多到十二項,但無論寫短篇文章的報刊文字工作者,或長篇大論的書籍作者,還是都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思考。


雅各比模擬讀者的身分,提出期望能從作家的文章(或書中)得到的十二項收穫是:


一、學習(To learn);讀者希望閱讀能得到事實、資訊、知識,讓他們提升自己。但雅各比認為作家提供學習的資訊,不要像教科書一樣的填鴨式灌輸,一個好的作家,傳布好的知識,就像以一湯匙的糖水,哄誘著讀者,讓讀者能在甜蜜中又能吃進良藥。


二、享受(To enjoy);讀者期望能如沐春風地享受作家的風格、看待事物的眼光,從閱讀得到樂趣、驚奇或喜悅。


三、帶領旅遊(To take a journey);讀者希望閱讀能帶領他們到全新的境界,看到不同的風土人情;透過不同的時空,讓他們發現、探索。而且,作家們最好不只是運送(transport)他們,還能指引(guide)他們。


四、參與(To participate);讀者期望能分享作家的感覺、文章中的情境,讓他們能像顯微鏡一樣看到細微之物,像望遠鏡一樣看到遠處的風景。


五、認知主題,認知作家(To meet thesubject and, may be through the subject, tomeet the writer);讀者期望能從閱讀作品中更加認識作家,知道作家在講些什麼。


六、看到新事物(To see things afresh);讀者希望時時看到新的觀點、不同的遠見;作家們不能老是舊菜重炒,固執保守,作品要經常推陳出新,讓讀者有意想不到的新奇。


七、想像(To imagine);讀者期望透過閱讀,能有想像的快樂,在文章或書中,他們能飛翔,能徘徊,能暫時脫離現實,沉緬於奇幻,解除一些生活的苦悶。


八、了解(To understand);讀者期望能從文章或書中獲得解惑或了解;讀者也希望從閱讀中得到新的意義,好像從黑暗中走出,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


九、記憶(To be given something toremember);讀者期望閱讀後,總能留下一些值得記憶的的東西。英國女作家吳爾芙的《燈塔行》一書中便說過:「人生並不是像正在燃燒的火柴,而是這個過程。」人生就是各種記憶的彙集,讀者期望從作家的書中分享到更多美好的記憶。


十、信任(To Trust);讀者期望從作家的作品中獲得的都是正確、誠實的記述,期盼作家的思想能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更豐富。


十一、再有童心(To be made a childagain);讀者期望閱讀的作品能不世故、不偽善、不公式化,讓他們能像童真再臨般,感受不到壓抑、限制,也像孩童般善於接納。


十二、發現這些……(To find thesethings);讀者期望從閱讀中發現這些東西;像信仰、忠實、感覺、自信等理念。


彼得.雅各比這十二項讀者期望清單,固然看起來有點情意高遠,作家們大概也難以處處兼顧得到,但它的確像一個指標,督促著作家提筆時思考著應該走的方向。


2006年1月4日自由副刊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53歲男人 最懂羅曼蒂克年紀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根據一份研究調查發現,五十三歲是男人最懂得羅曼蒂克的年紀,而且大多數男人儘管從青春期就開始和異性約會,但都必須等到五十多歲,才會擁抱浪漫。換言之,若要講到示愛功力,老江湖肯定比小夥子吃香。


根據華納休閒飯店針對兩千名年齡從十八歲至六十五歲男子所做的調查,年齡五十一歲至五十五歲的族群中,超過四分之三相信,每天說「我愛你」是最浪漫的示愛招數。


五十多歲的男人也比較重視讓生活中多一些浪漫,而且比起少年郎,更傾向於給老婆或伴侶多一些驚喜。調查發現,這個年紀的族群有三十三%最近和伴侶共享浸了冰塊的香檳,二十八%為伴侶寫詩。此外,五十三歲男人中,有四十七%會用鮮花、巧克力與香水討好伴侶,而二十五歲男人只有二十四%會這麼做。


華納休閒飯店發言人佛華德說:「當男人到了五十多歲年紀的時候,他有滿腹的豐富經驗,而且在取悅女人的事物上更有智慧。他經歷了和伴侶的無數次爭執、犯了數百次錯,而且在男女關係的早期階段一路學到教訓。當一名男子到了五十三歲的年紀時,對於伴侶的心意更了然於胸,而且更可能會去努力經營關係。」

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考試沒教的事》第一課:同理心


教孩子關懷自己以外的生命,培養同理心,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記者林錫銘/攝影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2008/08/27

這一代的年輕學子面對的世界是他們父母不曾面對的新面貌:少子化之下,孤獨長大,獨立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工作品種不斷變換、物質欲望高漲;知識以光速傳送與增長、夢想空間無限延伸。

但他們準備好了嗎?
現代家庭提供孩子優渥的物質環境,學校教他們應付升學競爭,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是課本沒教、安親班不上,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

本報採訪專家學者,為讀者整理出下一世代該具備卻沒有學好的七門功課:

◎同理心
◎生活能力
◎表達與應對
◎挫折容忍力
◎感情功課
◎永續學習能力
◎當錢的主人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反正你快死」 黃春明心痛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如何培養同理心
  • 討論感覺。每天問孩子有什麼特別感受,藉此教他們了解別人也會經歷高興、滿足、痛苦、挫折、生氣、得意、驚喜及活力等情緒。

  • 適度規範。讓孩子知道不好的行為會有哪些情緒成本,藉此幫助孩子了解他們的行為會影響別人。可以用合理的獎懲,而不是用父母的權威來讓子女知道,有權力的人必須以公平與尊重對待弱勢的人。

  • 讚美孩子的良好行為。當孩子做了好事,就指出來,讚美他。你可以說:「我看到你幫助妹妹,你真是一個好人。」這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很好,也幫助他們把這項特質發展成主要個性。

  • 善用行為楷模。孩子天生崇拜英雄,藉著讚美英雄來強化這種天性,孩子會效法、學習別人好的行為。內化正面的價值與道德感。

  • 以身作則。孩子會把父母當作偶像,且深受父母行為的影響,這表示如果父母仁慈、無私、有同情心、有愛心,孩子也會一樣。

  • 提供道德指南。教導孩子明辨是非且做正確的選擇。這樣的討論攸關孩子倫理與道德的養成,且會鼓勵他們將規範內化。導引他們未來的行為。

資料來源:《我到我們的時代》天下雜誌出版

《考試沒教的事》第二課:生活能力

滿地玩具要自己收拾。做家事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照顧自己,成為獨立的個體。
記者林錫銘/攝影

別問媽襪在哪 「做自己主人」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2008/08/28

小餐館裡,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完全不動筷子,只盯著牆上電視看卡通;好不容易進廣告了,一旁穿著套裝的上班族媽媽趕快拿起湯匙送到男孩嘴邊:「寶貝,再吃一口,現在上廣告了。」

母子餵食圖 令人開眼界

一旁用餐的上班族李文敏看見這段「母子餵食圖」,不禁傻眼,霎時覺得前幾天同事高調誇獎自己小孩「才小六耶,就學會自己燒開水了」那種喜孜孜的表情,也就不算太誇張了。

許多描述現代小孩「生活失能」的故事,在親友間、報章、網路部落格都可以輕易發現。有母親抱怨,如果沒有把柳丁榨成汁,孩子絕不會動手拿切片的柳丁吃,「因為他不會」。

也有人記起,國中畢業旅行時,班上一位同學不會自己洗頭,因為他從小到國中,都是到美容院洗頭的。

有位讀者投書聯合報說,媽媽都 很喜歡買壽司,因為餵起孩子來方便,尤其是孩子月考時,她可以邊餵,孩子還一邊溫書;外出吃麥當勞薯條,手摸到的地方都有細菌不准孩子吃,結果餐盤上都是薯條尾巴。

少子化浪潮 個個都是寶

對孩子呵護備至,捨不得孩子動手,於是教養出許多尊貴的小王子、小公主,這是「少子化」浪潮之下衍生出的副作用,孩子生得少,每個都是寶。

教授洪蘭說,她到某所小學演講,看到一個小孩子到音樂教室上完課,不會自己穿鞋子,就坐在那裡放聲大哭。他的老師說,他一直就是這樣,因為家裡有菲傭幫他;到了小三,竟然不會自己穿鞋。

洪蘭大為驚嘆。她說,據報導說某位王子連牙膏都是侍從幫忙擠在牙刷上的,她的學生說:「哇,真好命。」洪蘭說:「不是,那是廢物!你一個人沒有辦法存活,時時要有個人幫你打理,依賴別人,不是很可悲嗎?」

「只要念好書 其他別管」

「只要把書念好,其他的都不用管。」是不少台灣父母的心態,能為孩子代勞的,不少父母都體貼設想,只求能「代子弟服其勞」。

台南縣歸仁鄉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描述,開學後的上下學時間,無論小學、國中或高中,學校附近就擠滿接送孩子的車輛,有的家長甚至還幫孩子背書包進教室;甚至,中午到教室餵孩子吃午飯。

學灑掃庭除 學解決問題

「這些照顧,是愛,還是剝奪?」謝水乾指出,現代許多父母太低估孩子的能力,什麼都捨不得孩子動手,結果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無微不至的照顧剝奪了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

一位國小老師說,整理教室、打掃校園是學校裡生活教育的一環,但有家長對她說:「別讓我小孩掃落葉、倒垃圾,天氣這麼熱,他會中暑。」

謝水乾說,灑掃庭除都是教育,做家事其實是「問題解決」的過程,必須思考步驟、輕重緩急、應對進退;「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打理,未來要如何完成職場上的任務?」這是父母無法代勞的。

洗碗又拖地 比電玩省時

「洗個碗,拖一下地,只要一、二十分鐘,不會比孩子打電動、看電視更花時間。」謝水乾說,更何況「時間管理」是該學習的重要觀念。

謝水乾引用美國學者的研究,追蹤一組青少年至成人期發現,童年時參與家務多的人,成年後獲得高薪工作的可能性比不做家事的孩子多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他這篇標題為「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工作機會高四倍」的文章,成了網路上的轉寄熱門。「工作機會」成了讓小孩做家事的有力動機。

建築師謝園說,廿年前她訓練兩個兒子煎煮炒炸、縫扣補丁,樣樣都來,她不想孩子長大後成了「生活白痴」;她希望「家裡沒有我,大小三個男的,一樣可以活得好好的。」萬一像魯濱遜漂流到荒島,至少能生火、煮食,還能縫衣補褲。

碗盤放哪裡 家人都要知

家裡碗盤擺放、藥品、襪子收哪裡,全家都要知道,抽屜外也貼了標示;在她家,不會有人高喊:「媽,我的手帕呢?」這類問題。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現在兒子的女朋友讚嘆不已。

灑掃庭除都是學問

例子:小學一年級的小康負責出門倒垃圾,他可以學到什麼?

●思考力:垃圾袋要怎麼綁,才會牢靠,不會沿路掉?

●分析、判斷:要選哪條路走到垃圾車?甲路線:路上張家有條狗很凶猛;乙路線:路燈很暗;丙路線:比較遠,但路燈比較亮。

●責任感:垃圾車還沒到,要放著就走,還是遵守「垃圾不落地」定,等到車子來了再丟?
資料來源: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

如何培養生活能力

●讓小孩自己來。穿衣、吃飯,生活事務儘量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動手,當小孩會說「我自己會」,就讓他試試。

●不同年齡,可以嘗試不同任務。比如小三可以學掃地、小四可以洗碗、遛狗等等,讓孩子有「家」的參與感。作家陳安儀的女兒小一就能自己烤麵包、泡牛奶,還為媽媽服務。

●別怕小孩做不好。老怕小孩掃地不乾淨、打破碗,他就很難學會。一個碗不比「成長」更有價值。

●父母要放手。華人父母太習慣「呵護」,作家龍應台反省:華人父母還會好意提醒成年孩子「不要上廁所」,是關心也是壓力。

《考試沒教的事》第三課:表達與應對


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公民素養的基礎;
合宜地說話與應對進退,拿捏分寸,由小學起。

記者林錫銘/攝影

嗯,對呀…口語表達太「可愛」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2008/08/29

詩人李進文有天接到某知名高中的學生來電:「請問你是李進文嗎?」他心想:「應該在別人的名字後面加個『先生』或『老師』吧?」但還是答了「我是」。高中生問他:「聽說你詩寫得還不錯,我們想請你當評審。」聽到前半句,李進文楞了一下。

讀名校 未必懂禮貌

事後回想,詩人不禁笑了起來:「你來邀我當評審,沒讀過我的詩,也要有禮地裝一下嘛。」表達尊重,該有更好的措辭。但他也納悶:這麼好的學校教出來的孩子,怎麼連基本的應對禮貌也不懂呢?

「五年級」世代的李進文回想,在沒有手機、電子郵件的年代,他和同學邀文壇前輩到校演講,總是戒慎恐懼,「要先寫信,還要親自拜訪、確認」,麻煩中卻多了儒雅餘韻。「現在溝通方便了,語言禮節也省略了。」

在大學任教卅年的散文家廖玉蕙在課堂上總是鼓勵學生發言,去年開學第一堂課,她請一位學生說說對某文章的評析,但他訥訥不能言,不論她怎麼引導、鼓勵,同學推他、拱他,廖玉蕙形容,這學生「東扭西扭,半個小時過去,他就是說不出來。」

說話課 學校沒這堂

臨下課前,她跟學生約法三章:「下次上課,你第一個發言喔。」結果,沒下次,這名學生退選了。

會說話,能如實、得體地表達自己,在重視溝通、講究行銷的年代,已是重要競爭力;但是,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及教育體制裡,很少重視「說話」這一課。

在家,小孩子的美德是「有耳沒嘴(台語)」;在學校,盛行的「紙筆考試」壓抑了許多基本能力,包括起碼的口語表達、應對禮節。

學說服 這都要訓練

「我都跟朋友說,你們以前在玩的時候,我都在葡萄架下練演講呢。」花旗銀行個人消費金融總經理管國霖日前建議社會新鮮人,說和寫的能力是很多年輕人都缺乏的;「在現代只會做事是不夠的,還要會包裝,要能說服別人,這些都要訓練。」

美國不同機構的調查也顯示,企業對大學畢業生最不滿意之處,首推「極差的書寫及表達能力」。

廖玉蕙指出,外國教育方式是鼓勵學生充分地表達自我,說話、報告,是重要的訓練;中國大陸年輕人的伶俐口才,早給世人深刻印象。「跟對岸學生一比,台灣學生說起話來真是太『可愛』了。」

無厘頭 應對失準頭

她曾經規定,上台報告不能一直講「對啊,對啊」,也不能拿「然後」當發語詞。結果學生不斷笑場,少了這些口頭禪,話都說不順暢了。

經常在校園演講的學者洪蘭也感嘆,「我們太少訓練孩子培養正確表達自我的能力了」,她憂心,面對全球化、兩岸人才競爭,「我們可能輸的,就在這點:我們許多孩子說不出自己的想法,也相對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影像媒介中成長的孩子,說話或許多了「無厘頭」式的隨興與創意,但應對的分寸卻失了準頭,他們還在尋找適切的語言表達自己。

宅孩子 難面對真實

教書卅年的廖玉蕙觀察,「這一代的學生比起卅年前,當然活潑多了,但是害羞、靦腆的學生仍占大多數」。她揣測,現代孩子對電腦飛快打字,真實情境中,話一出口,無法delete、也不能換個身分重來。

面對詢問,很多孩子成了「省話一哥」,只會答「還好啊」、「沒有啊」,這類「無可無不可」式的答話走天下。即使是求職,面談主管問「對某某工作有興趣嗎?」仍是:「還好。」專家建議,不如回答「我的專長是xx,但是任何領域我都願意試試看」。後者的說詞就漂亮多了。

太直率 得罪人不知

一位國立大學的教授說,研究助理常替他得罪人,對邀稿或演講邀約,助理會直統統地回答:「怎麼這麼晚才來約?」「都快下班了,你不能明天再說嗎?」不管對方是誰,就是「直率到底」。直到有人向教授抱怨,他才知情。

教授感嘆:應對進退得從頭教起,否則進了職場要吃大虧。但是他也懷疑:說話的措辭、應對的分寸,不是從小就該學到了嗎?

說話修鍊術

散文家廖玉蕙認為,懂得說話,這是現代人必學的一門科際整合的課,起碼包括:對環境的觀察、對人性的理解、專業知識、自信、足夠的語彙、邏輯清楚;還要用對方能懂的語言、能考量說了的後果。

多說

●從小可以培養:父母可以讓小孩說一遍剛剛讀到的故事,或者每天把今天高興的事有頭有尾地描述,就是很好的練習。父母可以多反問:為什麼呢?練習思考與表達。

●教室中練習:給孩子發言的機會,互相討論;不只是辯論、演講比賽的選手才必須學會表達。

多聽

●利用科技:作家的有聲書、網路下載名人演講影片(包括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演講都有網站可原音重現)。

●現場聽演講:看名家的臨場反應與措辭。廖玉蕙盛讚評論家王德威的演講,若謄寫下來就是搖曳生姿的散文。

多充實自己

●專業素養:內容比技巧重要。

●了解聽你說話的人:用他們能接受的語言敘說。

《考試沒教的事》第四課:挫折容忍力

不錄取 就跳樓? 學跟挫折做朋友

【聯合報╱本報記者鄭朝陽、梁玉芳】 2008/08/30

人生本有不如意,愛孩子就要協助他培養挫折免疫力,縮短復原期。記者林錫銘/攝影

公園裡,媽媽帶學齡前的兒子散步,兒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吃蘋果,吵著「我要吃那個!」媽媽真的上前跟別的小孩的家長要了一顆蘋果給兒子。

面對不如意 高難度功課

看到這一幕,政治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陳皎眉很驚訝,腦海裡立刻浮現役男在地上打滾、哭喊「這不是肯德基」的電視廣告。她說,這位媽媽雖然為了滿足孩子的欲望,幫孩子要到蘋果,卻失去機會讓孩子了解:人生的現實是「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面對這些「八九」,愈成高難度的人生功課。近年,年輕學子為了細微原因(考不好、口角、失戀、長青春痘)輕生的新聞,常讓社會驚嘆、讓家長心碎;結論不脫「挫折容忍力太弱」的「草莓族」責備論。但是,「草莓」又是誰培育出來的?

在台北市知名「貴族」學校任教的陳老師努力安撫班上午休時間吵鬧的學生,隔天家長來「溝通」:「不要強迫我的小孩做他不喜歡做的事,這樣會壓抑他的成長和學習。」

孩子太順遂 家長有責任

陳老師有一次勸學生吃掉營養午餐裡的紅蘿蔔,家長一樣要求老師別強迫小孩。「現在的家長實在太順著小孩了。」她無奈地說。

陳皎眉認為,有些年輕人缺乏挫折忍受力,其實跟父母過度呵護有關,事事順著孩子,「太順心的環境,孩子就學不到社會規範,也學不到如何處理挫折。」但人生原本就不完美。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父母的呵護大傘也伸張到校園,讓老師的管教動輒得咎,「老師反而要討好學生,讓孩子更自以為是」。

日本社會稱這類過度伸張權利的家長為「怪物父母」、「暴走父母」;學校演話劇,只有許多「白雪公主」,沒有「七矮人」,因為家長都求自己的孩子非演「白雪公主」不可。

沒遇過挫折 怎學會處理

薛承泰說,現代的職場競爭更形激烈,一路成長順遂的孩子反挫的程度也更大;最近有社會新鮮人求職面試被淘汰,轉身就跳樓自殺。這樣的死,比鴻毛更輕。

「要把挫折當成常態,讓克服挫折的時間縮短,培養免疫力。」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沒有遭遇過挫折,就學不會怎麼處理。

許多父母努力為孩子鋪設坦途,從小為孩子挑最貴、最好的學校,選最好的老師,並設法讓孩子得一些獎,進好大學;但出了社會,很多事是家長沒辦法操控的,孩子終究面對空前的挫折感。
王浩威奉勸父母,愛孩子就讓他多磨練,比如,「上大學的兒子要騎機車上課,父母就別用危險的理由不准」。

過度的讚美 自我不真實

有一派教養論建議父母要常稱讚孩子,但陳皎眉發現,「家長應用得太過頭,變成過度誇獎」,長久下來,孩子認識的是「不真實的自我」,只要表現不佳,挫折感和情緒起伏就很大。

「對孩子的讚賞,適度就好了」,陳皎眉說,父母讓孩子接納「有長處,也有缺點」的自我,才能面對真實世界。

王浩威觀察,媒體也影響部分年輕人的挫折忍受力。像「超級星光大道」等選秀節目,常見的賣點就是參賽者因失常而痛哭,努力打拚後終於敗部復活;製作單位塑造「挫折之後就是成功」的假象,歌頌成功,也用挫折來催淚,簡化了挫折的衝擊。

與失敗共存 成長維他命

有時,人就是得學著與失敗共存;結局不見得都會如人意。如果不懂得如何與挫折做朋友,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從此一蹶不振。

「正面思考是醫治挫折的良藥。」教育部訓委會主委柯慧貞說,焦慮症、憂鬱症患者面對挫折常難以招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正面思考能力。她建議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習慣,學習解決問題,讓挫折成為孩子成長的心靈維他命。

面對挫折備忘錄

●父母要學習「讓孩子為自己負責」。比如:孩子賴床屢勸不聽,父母與其生氣,不如讓孩子面對上學遲到的後果。

●讓孩子自己選擇,並承擔責任。選擇打電玩或是做功課,由孩子自己決定,並承擔後果。

●重視「過程」而非以「結果」苛責。換個角度,許多不如意也沒那麼嚴重。

●別當「怪物家長」,阻礙老師的適度教導。

●鼓勵孩子參與課外活動,有機會當志工更好。

●多看、多聽名人的失敗與挫折經驗,參考度比成功經驗高。

●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的能力,相信任何事情有正面意義。

家長隨堂考

Q:孩子學走路時跌倒大哭,你怎麼辦?

A.對孩子大叫:「,你怎麼那麼笨,趕快自己站起來!」

B.抱起孩子安慰:「哭、不哭,哭哭羞羞臉」

C.不管他,當做沒看見。

D.走到孩子的旁邊,對他說:「痛喔!試著自己站起來!」將手伸到孩子要花點力氣才能搆到的地方。

解答:D較正面。

A是責備,會讓對自己有負面評價;B讓孩子沒有機會自己面對挫敗,也壓抑哭的需求;C可能讓孩子覺得漠視;D試圖同理,也鼓勵孩子自己面對,卻不剝奪孩子展現自己的能力。

(資料來源:實踐大學心理輔導老師吳健豪製表/記者鄭朝陽)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考試沒教的事》第五課 親密關係

大人不准…愛與性 只能錯中學?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梁玉芳】 2008/08/31


怎麼告白?怎麼交往?怎麼分手?課本上沒有步驟說明,家長更不知從何教起。 記者林錫銘/攝影

在一場性別教育的演講中,一個國中生舉手贊成「國中生可以談戀愛」,政大心理系教授陳皎眉問:「你可以負責任嗎?」國中生對「負責任」的說法是:「如果和她有小孩,我會承認是孩子的爸爸。」陳皎眉再問:「你養得起孩子嗎?」國中生頓時語塞。

不讓你追 就該被殺千刀?

「難道拒絕一個人的追求,就應該被砍一百七十六刀嗎?」一封網路流傳的控訴信,是多年前一起情殺案的被害家屬心情。只因拒絕追求,女孩被小開開賓士車撞倒,再亂刀狂砍斃命。發狂的情節和今年的割喉毀容情殺案件,一樣令人驚心。

曾幾何時,談戀愛的風險大增,除了「分手」可能成了致命危機之外,不時出現的「少女廁所產子」新聞,讓大人驚覺:對於愛情、對於性,即使大人不准許、不討論,年輕孩子早就在「做中學」。

實踐大學心理輔導老師吳健豪觀察,青春交友、戀愛是青少年重大的情緒波動來源,從猜測「她喜歡我嗎?」「如何告白」到交往、相處與分手,課本上沒有步驟說明,學校頂多把兩性關係當營養學分,很多家長更不知從何教起。

學習愛情 只能看偶像劇?

兩性議題作家陳安儀說,從小學到大學,很少人上過交友婚姻戀愛課程,這很可怕,「在人生重要的大事上,我們竟然都是在錯誤中學習。」

陳安儀說:「我們對怎麼談戀愛這件事,都是從瓊瑤、羅曼史小說、偶像劇裡學來的,一點都不真實。」

兩性相處 瑞典小學就教

婦運團體一向推崇瑞典的兩性教育。瑞典政府認為,教導孩子性與親密關係是老師的責任,早在半世紀前,瑞典中小學全面實施性教育,教導孩子性與親密關係,並陸續出版《性教育教師手冊》給學校教師參考使用,台灣已有中譯本。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柯慧貞的親友常問她:「我兒子才念國中,最近交了女朋友,怎麼辦?」好奇又焦急的家長逼問兒子,卻一無所獲,女學生懷孕也不敢告訴大人,為什麼孩子不讓父母成為情愛問題的避風港?

我懷孕了 我敢跟爸媽講

柯慧貞認為,如果父母能放下威權,改扮輔導員,提供資訊讓她或他知道戀愛、懷孕後要面對的問題和責任,最後由孩子自行決定,就不致讓孩子孤立無援。

父母不能幫孩子過日子,但可以教他們該珍惜什麼。

陳皎眉也常見父母限制孩子交往對象,說是為孩子好,但什麼才是好?「只要孩子認為彼此真心相待,可共創幸福家庭,父母觀察對方也善良、有上進心,就要信任孩子的判斷力。」她說。

失戀經驗 願跟孩子分享

「分享也是教育。」吳健豪說,父母親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交友經驗,即使是失戀、離婚都是好故事,「孩子會知道,交友、經營婚姻沒有成功和失敗這回事,而是兩人的磨合程度。」
所以,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鼓勵大學生談戀愛,因為談了戀愛,「你懂得分享、關懷和負責。」走過愛情之後,會重新探索和認識自己,而且看清楚:不必把自己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
「我男友一天打二、三十通電話問我在哪裡、在做什麼。我快窒息了!」吳健豪發現,太黏情人的人常有心理壓力,導致異常行為模式,且壓力往往來自原生家庭,像在手足間被冷落,或失去至親,因此沒安全感。「談戀愛正好找出壓力點。」

他提分手 我學危機處理

情侶分手常教人痛徹心扉,但精神科醫師王浩威鼓勵年輕人應該多談戀愛、多練習分手,「這過程讓你學到如何跟別人相處,知道哪種人適合自己。」

陳皎眉也要年輕人切記:「你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別人也有拒絕的權利。」

今年七月發生的割喉情殺案,情侶相戀同居三年,一提分手,男友竟成「愛情恐怖分子」。中央警大教務長黃富源說,談分手是「人際危機處理課程」,「修得好一起成長,修不好可能一起毀滅。」所以,感情這門課能不好好修嗎?

他是不是恐怖情人

‧不尊重我:對生活、行動自由、財產,甚至性自主權的不尊重,都要提高警覺。‧挑剔、吹毛求疵:愛得濃烈,情人眼裡出西施,青春痘可以看成酒窩。當愛人開始對芝麻小事找麻煩時,就要小心。‧對小事暴怒:情緒反應不符合比例原則,例如只是牙膏多擠了點,卻被斥責浪費、揮霍等。

(資料來源/黃富源)

怎麼修好戀愛課

‧知道愛人與被愛是學習認識對方和自己的過程,不以成敗論英雄。‧父母在生活中分享戀愛經驗、相處之道,讓孩子有學習對象。‧與其禁止孩子談戀愛,不如開誠布公談論親密與性。‧當孩子的情感後盾,即使情場失利,也有家人支持,不致對人生絕望。‧國中到大學可開設交友、戀愛、婚姻課程,討論人際互動與兩性交往議題。

(製表/記者鄭朝陽) 【2008/08/31 聯合報】

《考試沒教的事》第六課 永續學習能力


小男孩對螃蟹好奇,上市場買了蟹、也買書,對照學習得津津有味。就算考試不考,「獲得新知」本身已是樂趣。
記者林錫銘╱攝影


5小時:23分鐘 張忠謀與你的差別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2008/09/01

小男孩對螃蟹好奇,上市場買了蟹、也買書,對照學習得津津有味。就算考試不考,「獲得新知」本身已是樂趣。

去年成功大學醫學院的畢業典禮上,成大校友、作家龍應台告訴台下學弟妹:廿餘年寒窗結束,不是學習的終結,而是「站在制度性學習的終點,自主性學習的起點」。

強烈動機與紀律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如何自主學習、讓知識再生,已是現代人面對競爭、不被淘汰的重要技能。當求知路上不再有教室、沒有課表、沒有考試、不須再拚文憑的時候,更讓人體驗求知的美好滋味;這需要強烈的動機與紀律。

六十一歲的木雕家吳榮賜,幾年前曾是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出名的「阿伯學生」,「同學都笑我,年紀一大把,念完出去已經『無效』了。」

吳榮賜說自己「半世人不識字」,木雕作品常出國展覽,他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英國劍橋大學的校長『辦桌』請我,我連開口跟他說聲謝謝都沒辦法,實在真『見笑』。」吳榮賜決定發憤讀書。

創意幽默多讀書

出了校門之後,閱讀與網路是接觸新知的重要管道。

前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說,他對年輕人唯一的忠告是:多讀書,所有新時代所需要的創意、領導能力、品格、幽默感,都在書裡了。

認知學者洪蘭也指出,現代腦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閱讀可使大腦神經連結綿密,迴路活化得深,一個迴路運動電位的流動容易激發另一個神經迴路,變成「靈光一閃」,想出新點子,或是「舉一反三」,能增加創造力。在講求創新的現代社會,這是一項重要的助力。

但是,「過多的紙筆考試,打壞了學生找書來看的好胃口。」洪蘭說。

平凡與拔尖差別

一項調查指出,就算八成的台灣人都認為讀書很重要,卻有四百五十萬台灣人不看書,每周讀書的時間只剩二點七二小時,平均每天只花廿三分鐘看書。

被年輕人視為偶像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他每天花五小時讀書。對照前述調查,「五小時」和「廿三分鐘」,或許就是平凡者與創業家的差別。

張忠謀主張:要有計畫、有系統、有紀律地讀。劉炯朗也說,讀書要有計畫,有計畫才有效率;以自身經驗為例,比如他要學習新的基因新知,先弄清楚什麼是DNA,再明白幹細胞,然後理解科技與倫理間的關係,再研究相關法令。

進入網路時代,「閱讀」活動的媒介不再只是紙本書,網路更是資訊浩海。只可惜,網路常被汙名化,只因大部分人拿網路當殺時間的玩具,或是交網友的聯誼所,忽略了網路更是自我教育的利器。

18分鐘心靈滋養

創設網路創意網站「大小創意齋」的知名建築師姚仁祿,早早擁抱網路帶來的知識衝擊。點開筆記型電腦,他擷取靈光啟發的網站包括TED.com,其中收錄數百位名人的演講,「世界上一流的腦袋,用十八分鐘講解最厲害的見解」。

姚仁祿說,不論來者是諾貝爾獎得主、總統,一樣十八分鐘見真章;不用出國、不用付費,在自己螢幕上就能透過演講實錄,向這些偉大心靈汲取養分,錯過豈不可惜?

出版人郝明義在著作「越讀者」中,以「第三類文盲」形容那些「不知如何利用『網路』與『書』享用閱讀所帶來的樂趣與機會」的人;他與讀者共勉:「千萬不要以為識字、上網,讀過大學就沒事了」,當人類文明愈高,我們更該在意自己閱讀的,是人類智慧菁華,或者糟粕。

資訊不代表知識

文化評論家南方朔直言「資訊並不代表知識」。他認為,網路上有許多片面的知識,甚至垃圾資訊,一天花好幾小時在網路上的大有人在,但可能「只是裝了一腦袋垃圾」。

南方朔指出,網路媒介當道,朝生暮死的知識太多了,「我們更需要有系統的、恆定的知識價值觀」,因為那是穩住人生核心價值的基本功。

學習精進術

多讀書:

─從小可以培養: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接觸書本、陪伴孩子讀書,並且和孩子討論、分享想法,訓練他們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養成閱讀習慣:讓孩子選擇愛讀的書,廣泛閱讀受益無窮。

多思考:

─讀書筆記與評論:閱讀之後寫下讀書筆記或評論,無論認同或批判,都有助於反芻書中義理,並進一步獨立思考、與作者對話。

─內觀的能力:閱讀或安靜冥想,都是一種往內思考的內觀能力,有助於保持心性的澄明。

涉獵既深且廣:

─知識的深度:有計畫、有效率、有系統的學習,循序漸進打好知識的蹲馬步工夫。

─知識的廣度:看起來有用、沒有用的都要學習,像海綿般廣泛吸收,有一天就會發現,無用之為大用的奧秘。

永續學習的能力:

可以帶來知識再生的力量,讓我們的一生保持源源不絕的學習動力。起碼包括:基本知識與經典文獻的涉獵、養成閱讀與思考的習慣、凡事好奇的心、懂得吸收前人的智慧、能向內觀照的安靜、以知識和智慧作出人生的決策。

《考試沒教的事》第七課 當錢的主人


讓孩子學習支配零用錢、記帳、儲蓄,都是培養理財素養的基礎功課。
記者林錫銘╱攝影



駕馭欲望馬車 別急著吃棉花糖

【聯合報╱記者賴素鈴、梁玉芳】 2008/09/02

讓孩子學習支配零用錢、記帳、儲蓄,都是培養理財素養的基礎功課。

一位國中生向班上同學炫耀他價值七萬元的手表,但同學不領情,反嗆他:「我這支表只有五百元,但是功能比你的好。」

到這所國中推廣「理財素養」的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陳琬惠見狀,心下一陣暗喜:「剛剛真的沒白講了。」

價錢與價值差別

在消費至上時代,要擺脫物欲糾纏,當錢的主人,大人得教小孩看清「價錢」與「價值」的差別;「炫耀」、「同儕壓力」不該是消費的動機。

「太多人談『理財』,卻窄化成『投資』;重要的該是教孩子管理欲望,懂得如何延遲享受、控管風險」,陳琬惠說,要過「財務自由」的生活,「錢滾錢的投資,該是最後一環。」

欲望失控成卡奴

有線電視眾多頻道裡,教人買股票、購物的頻道占了大半,不斷刺激人的欲望;財經雜誌鼓吹「一億人生」、「三千萬才能退休」,金錢成了唯一衡量人生成就與構築安全感的元素。現實卻是,大半的人當不了郭台銘、成不了名媛,卻淪為「卡奴」。

學習「當錢的主人」,是現代人非常欠缺的一門人生功課,許多年輕孩子還未準備好,問題就已橫在眼前。高中生一個月上萬元的手機話費,有家人幫忙付掉;清寒學子一踏出校門就面對助學貸款還錢的難題。

檢視現行的國小到國中的教科書,談及「理財」的內容極少,某版本的內容卻讓陳琬惠倒抽一口氣,教科書上寫著「理財應詢問專人」,下頭配張「理專(理財專員)」的照片;但是「理財該是自己做功課,聽信理專或電視上的『老師』,風險太大」。

猶太人八歲存錢

理財作家夏韻芬曾撰文分享猶太人怎麼教孩子理財:送股票給剛滿周歲的小孩;三歲時教孩子辨認硬幣和紙鈔;五歲讓他們知道錢如何賺來的;七歲得看懂商品價格,教他「錢能換物」的觀念;八歲教他們儲蓄;十一歲到十二歲,則要能看穿電視廣告的假象,並執行兩周以上的開銷計畫,懂得正確使用銀行的術語。

「為什麼廿年前,沒人教我人生理財課?」作家陳安儀感嘆,她大學時代就很會賺錢,別人兼家教一小時的鐘點費三、五百元,她去補習班教作文的薪水一個月有兩萬多,媽媽還給她房租費、零用錢,但她「一毛錢也沒存下來,全買東買西,花光了。」

陳安儀算算,如果她從大一就懂得每個月存五千元、買基金,大學畢業不但拿到文憑,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早該到手了。

陳安儀說,年輕孩子不會明白,人到四十,那種「不知還可以賺多久」的危機感。家累、責任,都讓她感慨沒有早早學會「當錢的主人」這一課。

零用錢學會理財

許多理財專家建議,零用錢是讓孩子學習支配金錢及管理欲望的第一課。父母可讓孩子記帳、自主決定花多少、存多少,學到儲蓄及財務規畫,更能學到延遲享受。研究證明,「不急著吃棉花糖的人」較易成功,而一拿到棉花糖就吃掉的人,可能會累積債務。

但是,不少父母給太多零用錢了,「有小學生一星期有一千元零用錢,全部花光光」,書包裡全是CD及遊戲機。陳琬惠認為,國中生一周零用錢五六百元就夠了;小學生手上有一千元,是「太超過了」;多到超過需要,就不懂得珍惜。

教孩子看穿廣告

看穿廣告的意圖、不接受促銷宣傳的洗腦,是年輕人對抗旺盛消費欲的金鐘罩。此外,「記帳可以檢視消費行為。」財智協會發現,切實記帳的大學生每個月的消費額會有效遞減。

隨著年紀及收入漸長,投資之前須有「風險規劃」,為自己及家人存一筆「緊急預備金」;再認識各種投資工具,為人生目標如結婚、出國、買屋,選擇不同理財途徑。

如同日本暢銷漫畫「貧窮貴公子」說的,主角山田太郎的「家訓」第一條是「千萬不要借錢,因為還不起」;更重要的是「不要借錢去消費」、更「不要借錢去投資」。

胡亂投資成黑洞

理財作家何宗懿建議,如果沒先學到「財務管理」的基本功,就貿然投資,拿本應交學費或有其他用途的「死錢」作投資,一旦失利被套牢,就得另尋方法填坑,結果財務黑洞就越來越大。

財務自由備忘錄

「當錢的主人」,你必須:能養活自己、能養活家人、能讓財務不失控。

先理債再理財、行有餘力才談投資;不做好高鶩遠的發財夢,別追著錢跑。

家庭理財教育

●經驗加值:父母可以討論自己管理財務的成功、失敗經驗,提供孩子借鏡。

●讓孩子理解「選擇的有限性」:買了這個,就不能買那個。

●練習記帳:孩子也有自己的收支簿,共同討論。

●父母給錢要有方法:有限度、有計畫的給錢,不讓孩子覺得理所當然。

●重拾儲蓄美德。

●沒有白吃的午餐:例如讓孩子用勞務賺取零用錢,或使用者付費,嘗試讓孩子負擔部分家用。

個人財務管理

●落實財務控管:做好個人財務報表,弄清自己的所有資產與負債,以及收入、支出的現金流向。

●擬定個人預算:實用的老話:量入為出。

●延遲享樂:「不急著吃棉花糖的人」可以獲得成功,而一拿到棉花糖就馬上吃掉的人,可能不斷累積債務。

●嚴格分配比例:不論資金用來投資或支付貸款,都必須恪守在所得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