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督導者與被督者的權力遊戲
權力遊戲本來就是一種阻礙合作的遊戲,是一種微妙的、不容易覺察的對抗與競爭的形式,其發生往往是因為缺乏信任與共識。在權力遊戲中,一個巴掌拍不響,總是要雙方共同參與,只是參與者不是夥伴,而是對手,兩造都想取得優勢,都想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在這過程中,使用的策略與戰術錯綜複雜,無論結果誰贏,從督導的效力來看,每個人都是輸家,因為在權力遊戲的狀況下,永遠也無法達到專業督導的目的與功能。
督導者的遊戲(Hawthorne, 1975)
一. 棄權遊戲
這遊戲牽涉到將行政決策的責任和專業的投入轉讓給其他人,在這些情況中,督導蓄意混淆專業身分和個人身分。根據Hawthorne(1975)與Kadushin(1979),演出棄權遊戲的督導者會有五種說法:
1. 「上頭不允許!」
2. 「我好可憐!」
3. 「我真的跟你們是同一個的!」
4. 「這個問題很好,你應該繼續發掘更多問題」
5. 「我很詫異你竟然真的這麼說!」。
二. 權力遊戲
有些遊戲是根據權力的行使而不是卸責。Hawthorne(1975)指出以下權力遊戲的說詞:
1. 「記住誰才是老闆!」
2. 「小心我告發你!」
3. 「我有經驗聽我的準沒錯!」
4. 「我只是試著要幫你!」
被督者的權力遊戲(Kadushin, 1979)
被督導者用來操縱其督導者的四種策略:操作需求度、重新定義關係、降低權力不等的狀態,以及掌控情勢。
一、 操作需求度
1. 「一起與組織作對」或「唆使顛覆」
2. 「你要對我好,因為我對你好」
二、 重新定義關係
1. 「保護弱勢」或「善待我,別打我」
2. 「我們是朋友,別對我打分數」
3. 「民主、平等」
三、 降低權力不等的狀態
1. 「『杜斯妥也夫斯基』,你沒聽過吧!」
2. 「那你對這件事瞭解多少?」
3. 奚落督導者
四、 掌控情勢
1. 投督導者所好
2. 先認錯以博取同情
3. 裝天真
4. 「是你叫我這麼做的!」
5. 「督導說什麼我聽不懂!」
6. 「沒關係,我自己扛!」
如何處理權力遊戲
當督導者與被督導者之間缺乏合作與信任時,就容易有權力遊戲發生。這種遊戲本身不是相互合作的。正如Kadushin與Harkness(2002)指出的,處理權力遊戲最簡單、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就是拒絕加入遊戲。在權力遊戲中,一定有遊戲雙方,只要有一方拒絕參與,遊戲就無法持續下去。
當督導玩棄權遊戲時,被督導者可以明確而堅定地表達其對專業引導的需求。當督導行使其職權時,被督導者有時也會採取強硬的態度。但根據作者的經驗,衝突總是以不愉快收場。督導者應該發展出均衡的職權,有責任提供專業引導;被督導者應該將討論的焦點放在專業實務上,而不是個人行為。
社會工作督導脈絡與概念--心理出版社 by Ming-sum T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