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學信
譯者/魏玉琴
編按:隨著時代變遷,昔日所信奉的客觀真理不再成為唯一的判準,「後」現代以超越或遠離對現代文化認同之姿興起,由解構主義所主導的「去中心化」方案解放了多元的可能性,於是,變動與多元成了後現代社會的文化特徵。雖然台灣社會之現代化尚未臻於成熟,但後現代卻已開始向我們叩門,此可由大眾文化價值、生活方式、消費主義及各方面多元化論述得到印證。成長於新社會的XY世代們,自然不能自外於這股思潮,事實上由許多以X世代為主的小眾媒體所發表的「顛覆性」論述中,均不難發現後現代思潮的痕跡。在後現代思潮逐漸取代現代主義的同時,教會界應如何回應後現代所拋出的挑戰呢?
在二十世紀末葉,第三個千禧年來臨的前夕,許多巨大的改變代表了世界歷史的轉捩點。普林斯頓神學家艾倫(Diogenes Allen)說道:
巨大的知識革命正在發生,其巨大的程度有如將現代從中世紀區隔出來一般。現代世界的根基正在崩塌,我們正進入後現代的世界。啟蒙時代(約在公元1600~1780年)所漸漸推進的原則,也是形成現代精神的基礎,如今正在崩潰之中。【Diogenes Allen, Christian Belief in a Postmodern World (Louisville, Kentucky: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1989), 2)】
當然,現世總是處處出現一些可辨識的記號,可以證實後現代世界的黎明來到。當我們密切觀察台灣近來的趨勢,在知識、社會文化與政治的處境中,不能不體認到最令人注目的,不是年輕人當中出現了所謂的新新人類,而是那些老一輩的、中生代的,也像年輕人一樣,漸漸被吞噬在後現代主義的浪潮中。
然而,我們不能太天真地不假思索就將許多美法的後現代理論用於台灣,像是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傅柯(Michel Foucault)、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 或是羅逖(Richard Rorty)等大師的理論。就如同我們常注意的,現代的台灣長久以來一直扮演旁觀者的角色,往往觀看西方的思想與意識型態不斷地登陸,卻不會認真地上前迎戰,或是將它涵化到中國的傳統思想中。當這些具有西方淵源的思想或主義被熱情地輸入,總是後浪推前浪,一個接一個地,遲早會被用盡,然後就煙消雲散於受污染的城市空氣之中。儘管台灣文化在許多方面顯然都深受西方的影響,但實際上卻並未真正被這些進口的西方思想與意識型態所觸及。這種特別的事實使得我們很難以明確的方式來評估台灣目前的處境。
我們最多只能稍有信心地說:當代的台灣社會狀況是:前現代仍逗留在中國社會文化生活的若干層面,現代也尚未達到其成熟的程度,而後現代卻已開始向我們的生活叩門。這點可從大眾文化價值與生活方式,消費主義與高科技效率的資訊社會中得到清楚的見證。在當代台灣所能看見的,是在前現代、後現代間推移的複雜聯盟。
目前台灣的後現代化處境其實是很負面的。過度的物質主義乃是建基於現代「發展」與「成長」的意識型態。在台灣,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成為主導的生活型態。接續在過度的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之後,乃是極度渴望快速與不斷的改變,同時也顛覆舊有的事物。人類學家米德(Margaret Mead)提醒我們:我們乃是愛慕新潮的一代(neophilia)愛戀新的事物。的確,當代的台灣具備了後現代社會中的迅速與不斷改變的特徵。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如果以上我對當前時代的分析是正確的,包括到目前為止所有提及的事物與建議,那麼什麼是後現代主義?這個辭彙的定義非常豐富,幾乎沒有人能夠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或許因為後現代主義就是這麼一個充滿歧異的文化運動。因此要尋求一個明確的定義是徒勞無益的,因為後現代主義的特徵之一就是它刻意不願使任何事物客觀化。字首的「後」(post)本身就是重要的線索,它是指一條隨後而來的通道;這條道路是通往超越或遠離與現代化認同的文化。就基本與概括的意義來看,後現代乃是跟在現代之後,也就是在現代之後。
既是這樣,什麼又是現代主義和它的應許?為什麼到了後現代,這些應許竟讓人感到幻滅?在文藝復興時期,強調人是真實世界的焦點,首度表達了現代主義的文化。到了十七世紀,建立在啟蒙時代的思想之上,強調個人的自主本質,透過科學的方法與理性的運用,人可以建構一個和諧的生命整體。到了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更進一步提供了工具與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化的發展。這些工具與社會結構包括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官僚層級的組織、現代化的國家體制、以及根植科學知識的現代科技。【參見Stanley J. Grenz, A Prime on Postmodernism, (Grand Rapids, Michigan: W.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對於現代主義的盼望與期望達到高點,人們相信現代主義有潛力透過科技發展來改善生活品質。歐登(Thomas Oden)描述這種處境是「現代化的妖魅」;這種妖魅乃是以「科技的彌賽亞主義、啟蒙時代的理想主義、數量化的經驗主義、以及不可避免的歷史進步所帶來夜郎自大的狂想」為其主要的特徵。【Oden, After Modernity...What? Agenda for The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Publishing House,1989)】這一切「現代化的妖魅」目前正都受到後現代的挑戰,它的根基也在搖搖欲墜之中。
何謂後現代主義?
那麼,什麼又是後現代主義?它的主要特徵有哪些?在我們往下討論後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徵之前,容我們先作一個簡短的定義:
如今我們正從現代化的夢魘中,亦即從操縱人的理性與對總體 性(totality)的迷戀中覺醒;進入後現代意義浮動的多元化世界中,也就是身處生活方式與語言遊戲的異質範圍,已經放棄了使它本身總體化與合法化的懷舊渴望。【Terry Eagleton, "Awakening from Modernity",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20 February 1987.】
在這簡短的定義,我們碰到了許多後現代主義的關鍵思想。那就是對現代化的反彈,特別是「總體性」的系統;稱許某些更加意義浮動、多元化、混合的事物。同時也懷疑歷史和「懷舊的渴求」。根據這個基本定義,現在我們開始討論它的某些基本特性。
後現代的世界似乎對科技有更冷靜的看法,比較不會被科技的應許所迷惑。就像政客為了選舉般,科技也承諾了過多它不能承受的應許。因著科技的進展,這世界已經沒有更好或更安全的地方可居住。人類所生產的可怕武器使我們縈懷罣心,其潛力足以毀滅整個地球。儘管科學家有能力餵飽世界,但每天仍有許多人淪為餓殍。科技不能清除世界的惡;儘管醫學已有極大的突破,但愛滋病的流行正嘲笑著現代的醫學技術。後現代主義者宣稱,他們了解科技在我們社會的正確地位,並且努力不去天真地相信科技可以解決社會所有的問題。
後現代主義也慶祝理性之王的遜位,並讚賞現代主義與客觀、理性的戀愛事件已告終結,不再認為它們是真理唯一的判官。後現代主義也質疑是否真有客觀的理性存在,因為人自己的經驗往往會為理性著色。它也懷疑是否僅憑客觀的觀察就可以提供任何事物的解釋,更不用說是真理了;因為感官的資料是高度主觀的,某些人所看到的未必是另一人所見的。後現代以懷疑面對一切客觀化的真理,但它仍然對真實世界的不同理解抱著開放的態度。真理是相對的,全在於你向誰求問。就宗教、哲學或倫理的事物而言,這人與那人的觀點都一樣有效。
「解構」也主導了後現代的方案,意謂著現代生活的「去中心化」。現代主義的範型乃是尋求一個中心,但轉移到後現代時,便主張根本沒有中心,只有多元的可能性。後現代主義所讚賞的是相對主義或多元主義。相對主義已經被人接納為人類狀況的本質,特別是德希達將它與解構聯結在一起。他懷疑理性的能力是否能達到「總體性」的論述,也就是對真實的某些層面提供普世性的解釋。基本上,德希達是想要消除「原道中心主義」(logocentrism):要在真實的事物與我們語言呈現之間畫出一條清楚的線,是不可能的。德希達的主要焦點乃是書寫的語言與文本(text)。他想讓我們不要太快就假定,我們可以發現文本中固有的意義,而且可在其中找到固定的意義。文本總是提供進一步的脈絡、相關事物和處境;也因此就一直有提供進一步的意義的潛力。根據這樣的進路來讀文本,其背後有兩項原則:任何書寫而成的內容都會傳達作者不曾表達或可能不想表達的意義。其次,作者無法適切地將他首要的意思放入文字之中。【Allister E. McGrath, A Passion for Truth (England: Apollos, 1996), 186.】
另一個界定後現代的特徵,就是它帶來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的死亡。法國哲學家李歐塔對後現代的定義是「對後設敘事不肯輕易地相信」【〔Jean-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他所指的就是不要相信任何有意告訴你的話,說道:「事情就是這樣的。」所有後設敘事都不過是主宰的面具,馬克斯主義與其極權主義的觀點就是最好的例證。李歐塔辯稱權力的組織是透過偉大的敘事來支持他們的宣稱,並藉由故事顯示出他們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除此之外,傅柯透過他對醫院、監獄和性的漫長研究,顯示個人如何漸漸被歸類、劃分到各類範疇之中;他們的生活細節與行為如何漸漸合乎規律。這一切都闡明「客觀知識」或「真理」,乃是出自掌權者的利益。事實上,他認為知識與權力已經成為同義詞。透過認同逼人就範的標準,「真理」可以支持鎮壓系統。因此,傅柯相信客觀真理或道德的想法是必須受到挑戰的。對後現代而言,沒有什麼敘事可以聲稱適用於每一個人。我們可能沒有綜覽全局的看法,但我們仍可以得到某些觀點;這是從我們自身所處位置得到的觀點。多樣的觀點,產生了豐富的理解。
後現代主義與教會的回應
後現代主義代表對現代主義的反動與抗議;它也道出了一個時代的終結,與另一項新事物正從地平面升起。那麼,基督教會該如何回應必須生活於其間的後現代世界呢?當我們在面對後現代主義,如果只是像鴕鳥把頭埋在沙中,盼望這些法國的否定論者(negativism)走開,這可不是好的選擇。當然,我們不要把他們妖魔化為無神論者,像是不合聖經的思想家所作的。我們也必須避免另一個極端,就是接待他們有如基督教最好的朋友。後現代的思想提供給福音派的,不只是嚴肅的挑戰,更是福音前所未有的機會。
從積極面來說,福音派可以發現與後現代的共通點,就是一致地拒絕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和科學化方法。但很不幸地,福音派往往不假批判地接受了現代的觀點:認為知識是有其確定性與客觀性,這種客觀性可由理性建構。這種啟蒙時代的影響對福音派是非常深遠而廣泛的。福音派傾向於看待聖經乃是一本純粹命題真理的資料來源,而忽視或未能體認它的敘事性質。同時福音派的屬靈觀往往過於理性,僅根植於他對聖經經文的了解;而對聖經中屬靈觀也包含了關係、情感與想像力等各層面並沒有等量齊觀。我們的「清晨靈修」就是很好的例證,靈修就是讀經與應用。在我們的護教與佈道中,花了太多精力在闡明基督教信仰的可信度;這個假設的瑕疵就是認為,人人都會同意那些合理的事物。我們對「福音真理」的理解往往過於理性,以致未能充份體認耶穌基督就是那「真理」。即使在的講道中,也往往浸潤在理性的陳述與分項式的大綱。長久以來,許多基督徒認為自己是合乎聖經的,其實是澈頭徹尾地理性主義。我們認為自己是神的兒女,但最後卻發現我們只不過是啟蒙時代的兒女。
後現代的批判有其正面的貢獻,但也有其負面的影響:要求放棄任何對普世化真理的信念。這種放棄所帶來的就是面對在當代爭奇鬥豔的知識景觀中,對於各種關乎真實的不同解釋,失去了可加以評估的最終判準。於是相對論統管了一切處境,一切觀點同樣的有效。李歐塔拒絕後設敘事是不可採納的。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不只是將彼此衝突的局部敘事(local narrative)集大成,更相信有一後設敘事將所有人涵蓋在其中;這個敘事就是神在這世界中的救恩行動。耶穌基督是這後設敘事的中心;我們不能容許基督教的地位降格為只是諸多信仰之一。
後現代的挑戰是不容忽視的,基督徒必須承擔這樣的挑戰。要分辨一項新的運動綱要是一回事,介入其中又是另一回事。將福音帶入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環境中,所要求的就是成為門徒的裝備;基督徒必須背起十架,跟隨基督進入這後現代的世界。
(作者任教於中華福音神學院,現在英國進修。)
譯者/魏玉琴
編按:隨著時代變遷,昔日所信奉的客觀真理不再成為唯一的判準,「後」現代以超越或遠離對現代文化認同之姿興起,由解構主義所主導的「去中心化」方案解放了多元的可能性,於是,變動與多元成了後現代社會的文化特徵。雖然台灣社會之現代化尚未臻於成熟,但後現代卻已開始向我們叩門,此可由大眾文化價值、生活方式、消費主義及各方面多元化論述得到印證。成長於新社會的XY世代們,自然不能自外於這股思潮,事實上由許多以X世代為主的小眾媒體所發表的「顛覆性」論述中,均不難發現後現代思潮的痕跡。在後現代思潮逐漸取代現代主義的同時,教會界應如何回應後現代所拋出的挑戰呢?
在二十世紀末葉,第三個千禧年來臨的前夕,許多巨大的改變代表了世界歷史的轉捩點。普林斯頓神學家艾倫(Diogenes Allen)說道:
巨大的知識革命正在發生,其巨大的程度有如將現代從中世紀區隔出來一般。現代世界的根基正在崩塌,我們正進入後現代的世界。啟蒙時代(約在公元1600~1780年)所漸漸推進的原則,也是形成現代精神的基礎,如今正在崩潰之中。【Diogenes Allen, Christian Belief in a Postmodern World (Louisville, Kentucky: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1989), 2)】
當然,現世總是處處出現一些可辨識的記號,可以證實後現代世界的黎明來到。當我們密切觀察台灣近來的趨勢,在知識、社會文化與政治的處境中,不能不體認到最令人注目的,不是年輕人當中出現了所謂的新新人類,而是那些老一輩的、中生代的,也像年輕人一樣,漸漸被吞噬在後現代主義的浪潮中。
然而,我們不能太天真地不假思索就將許多美法的後現代理論用於台灣,像是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傅柯(Michel Foucault)、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 或是羅逖(Richard Rorty)等大師的理論。就如同我們常注意的,現代的台灣長久以來一直扮演旁觀者的角色,往往觀看西方的思想與意識型態不斷地登陸,卻不會認真地上前迎戰,或是將它涵化到中國的傳統思想中。當這些具有西方淵源的思想或主義被熱情地輸入,總是後浪推前浪,一個接一個地,遲早會被用盡,然後就煙消雲散於受污染的城市空氣之中。儘管台灣文化在許多方面顯然都深受西方的影響,但實際上卻並未真正被這些進口的西方思想與意識型態所觸及。這種特別的事實使得我們很難以明確的方式來評估台灣目前的處境。
我們最多只能稍有信心地說:當代的台灣社會狀況是:前現代仍逗留在中國社會文化生活的若干層面,現代也尚未達到其成熟的程度,而後現代卻已開始向我們的生活叩門。這點可從大眾文化價值與生活方式,消費主義與高科技效率的資訊社會中得到清楚的見證。在當代台灣所能看見的,是在前現代、後現代間推移的複雜聯盟。
目前台灣的後現代化處境其實是很負面的。過度的物質主義乃是建基於現代「發展」與「成長」的意識型態。在台灣,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成為主導的生活型態。接續在過度的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之後,乃是極度渴望快速與不斷的改變,同時也顛覆舊有的事物。人類學家米德(Margaret Mead)提醒我們:我們乃是愛慕新潮的一代(neophilia)愛戀新的事物。的確,當代的台灣具備了後現代社會中的迅速與不斷改變的特徵。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如果以上我對當前時代的分析是正確的,包括到目前為止所有提及的事物與建議,那麼什麼是後現代主義?這個辭彙的定義非常豐富,幾乎沒有人能夠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或許因為後現代主義就是這麼一個充滿歧異的文化運動。因此要尋求一個明確的定義是徒勞無益的,因為後現代主義的特徵之一就是它刻意不願使任何事物客觀化。字首的「後」(post)本身就是重要的線索,它是指一條隨後而來的通道;這條道路是通往超越或遠離與現代化認同的文化。就基本與概括的意義來看,後現代乃是跟在現代之後,也就是在現代之後。
既是這樣,什麼又是現代主義和它的應許?為什麼到了後現代,這些應許竟讓人感到幻滅?在文藝復興時期,強調人是真實世界的焦點,首度表達了現代主義的文化。到了十七世紀,建立在啟蒙時代的思想之上,強調個人的自主本質,透過科學的方法與理性的運用,人可以建構一個和諧的生命整體。到了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更進一步提供了工具與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化的發展。這些工具與社會結構包括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官僚層級的組織、現代化的國家體制、以及根植科學知識的現代科技。【參見Stanley J. Grenz, A Prime on Postmodernism, (Grand Rapids, Michigan: W.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對於現代主義的盼望與期望達到高點,人們相信現代主義有潛力透過科技發展來改善生活品質。歐登(Thomas Oden)描述這種處境是「現代化的妖魅」;這種妖魅乃是以「科技的彌賽亞主義、啟蒙時代的理想主義、數量化的經驗主義、以及不可避免的歷史進步所帶來夜郎自大的狂想」為其主要的特徵。【Oden, After Modernity...What? Agenda for The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Publishing House,1989)】這一切「現代化的妖魅」目前正都受到後現代的挑戰,它的根基也在搖搖欲墜之中。
何謂後現代主義?
那麼,什麼又是後現代主義?它的主要特徵有哪些?在我們往下討論後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徵之前,容我們先作一個簡短的定義:
如今我們正從現代化的夢魘中,亦即從操縱人的理性與對總體 性(totality)的迷戀中覺醒;進入後現代意義浮動的多元化世界中,也就是身處生活方式與語言遊戲的異質範圍,已經放棄了使它本身總體化與合法化的懷舊渴望。【Terry Eagleton, "Awakening from Modernity",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20 February 1987.】
在這簡短的定義,我們碰到了許多後現代主義的關鍵思想。那就是對現代化的反彈,特別是「總體性」的系統;稱許某些更加意義浮動、多元化、混合的事物。同時也懷疑歷史和「懷舊的渴求」。根據這個基本定義,現在我們開始討論它的某些基本特性。
後現代的世界似乎對科技有更冷靜的看法,比較不會被科技的應許所迷惑。就像政客為了選舉般,科技也承諾了過多它不能承受的應許。因著科技的進展,這世界已經沒有更好或更安全的地方可居住。人類所生產的可怕武器使我們縈懷罣心,其潛力足以毀滅整個地球。儘管科學家有能力餵飽世界,但每天仍有許多人淪為餓殍。科技不能清除世界的惡;儘管醫學已有極大的突破,但愛滋病的流行正嘲笑著現代的醫學技術。後現代主義者宣稱,他們了解科技在我們社會的正確地位,並且努力不去天真地相信科技可以解決社會所有的問題。
後現代主義也慶祝理性之王的遜位,並讚賞現代主義與客觀、理性的戀愛事件已告終結,不再認為它們是真理唯一的判官。後現代主義也質疑是否真有客觀的理性存在,因為人自己的經驗往往會為理性著色。它也懷疑是否僅憑客觀的觀察就可以提供任何事物的解釋,更不用說是真理了;因為感官的資料是高度主觀的,某些人所看到的未必是另一人所見的。後現代以懷疑面對一切客觀化的真理,但它仍然對真實世界的不同理解抱著開放的態度。真理是相對的,全在於你向誰求問。就宗教、哲學或倫理的事物而言,這人與那人的觀點都一樣有效。
「解構」也主導了後現代的方案,意謂著現代生活的「去中心化」。現代主義的範型乃是尋求一個中心,但轉移到後現代時,便主張根本沒有中心,只有多元的可能性。後現代主義所讚賞的是相對主義或多元主義。相對主義已經被人接納為人類狀況的本質,特別是德希達將它與解構聯結在一起。他懷疑理性的能力是否能達到「總體性」的論述,也就是對真實的某些層面提供普世性的解釋。基本上,德希達是想要消除「原道中心主義」(logocentrism):要在真實的事物與我們語言呈現之間畫出一條清楚的線,是不可能的。德希達的主要焦點乃是書寫的語言與文本(text)。他想讓我們不要太快就假定,我們可以發現文本中固有的意義,而且可在其中找到固定的意義。文本總是提供進一步的脈絡、相關事物和處境;也因此就一直有提供進一步的意義的潛力。根據這樣的進路來讀文本,其背後有兩項原則:任何書寫而成的內容都會傳達作者不曾表達或可能不想表達的意義。其次,作者無法適切地將他首要的意思放入文字之中。【Allister E. McGrath, A Passion for Truth (England: Apollos, 1996), 186.】
另一個界定後現代的特徵,就是它帶來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的死亡。法國哲學家李歐塔對後現代的定義是「對後設敘事不肯輕易地相信」【〔Jean-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他所指的就是不要相信任何有意告訴你的話,說道:「事情就是這樣的。」所有後設敘事都不過是主宰的面具,馬克斯主義與其極權主義的觀點就是最好的例證。李歐塔辯稱權力的組織是透過偉大的敘事來支持他們的宣稱,並藉由故事顯示出他們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除此之外,傅柯透過他對醫院、監獄和性的漫長研究,顯示個人如何漸漸被歸類、劃分到各類範疇之中;他們的生活細節與行為如何漸漸合乎規律。這一切都闡明「客觀知識」或「真理」,乃是出自掌權者的利益。事實上,他認為知識與權力已經成為同義詞。透過認同逼人就範的標準,「真理」可以支持鎮壓系統。因此,傅柯相信客觀真理或道德的想法是必須受到挑戰的。對後現代而言,沒有什麼敘事可以聲稱適用於每一個人。我們可能沒有綜覽全局的看法,但我們仍可以得到某些觀點;這是從我們自身所處位置得到的觀點。多樣的觀點,產生了豐富的理解。
後現代主義與教會的回應
後現代主義代表對現代主義的反動與抗議;它也道出了一個時代的終結,與另一項新事物正從地平面升起。那麼,基督教會該如何回應必須生活於其間的後現代世界呢?當我們在面對後現代主義,如果只是像鴕鳥把頭埋在沙中,盼望這些法國的否定論者(negativism)走開,這可不是好的選擇。當然,我們不要把他們妖魔化為無神論者,像是不合聖經的思想家所作的。我們也必須避免另一個極端,就是接待他們有如基督教最好的朋友。後現代的思想提供給福音派的,不只是嚴肅的挑戰,更是福音前所未有的機會。
從積極面來說,福音派可以發現與後現代的共通點,就是一致地拒絕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和科學化方法。但很不幸地,福音派往往不假批判地接受了現代的觀點:認為知識是有其確定性與客觀性,這種客觀性可由理性建構。這種啟蒙時代的影響對福音派是非常深遠而廣泛的。福音派傾向於看待聖經乃是一本純粹命題真理的資料來源,而忽視或未能體認它的敘事性質。同時福音派的屬靈觀往往過於理性,僅根植於他對聖經經文的了解;而對聖經中屬靈觀也包含了關係、情感與想像力等各層面並沒有等量齊觀。我們的「清晨靈修」就是很好的例證,靈修就是讀經與應用。在我們的護教與佈道中,花了太多精力在闡明基督教信仰的可信度;這個假設的瑕疵就是認為,人人都會同意那些合理的事物。我們對「福音真理」的理解往往過於理性,以致未能充份體認耶穌基督就是那「真理」。即使在的講道中,也往往浸潤在理性的陳述與分項式的大綱。長久以來,許多基督徒認為自己是合乎聖經的,其實是澈頭徹尾地理性主義。我們認為自己是神的兒女,但最後卻發現我們只不過是啟蒙時代的兒女。
後現代的批判有其正面的貢獻,但也有其負面的影響:要求放棄任何對普世化真理的信念。這種放棄所帶來的就是面對在當代爭奇鬥豔的知識景觀中,對於各種關乎真實的不同解釋,失去了可加以評估的最終判準。於是相對論統管了一切處境,一切觀點同樣的有效。李歐塔拒絕後設敘事是不可採納的。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不只是將彼此衝突的局部敘事(local narrative)集大成,更相信有一後設敘事將所有人涵蓋在其中;這個敘事就是神在這世界中的救恩行動。耶穌基督是這後設敘事的中心;我們不能容許基督教的地位降格為只是諸多信仰之一。
後現代的挑戰是不容忽視的,基督徒必須承擔這樣的挑戰。要分辨一項新的運動綱要是一回事,介入其中又是另一回事。將福音帶入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環境中,所要求的就是成為門徒的裝備;基督徒必須背起十架,跟隨基督進入這後現代的世界。
(作者任教於中華福音神學院,現在英國進修。)